一种推管装置及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57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推管装置及操作方法,其中,所述推管装置包括水平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垂直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和自动推管组件,水平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包括底座框架和水平直线导轨副,底座框架上表面装有水平直线导轨副,在水平直线导轨副的水平滑块上表面装有垂直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垂直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包括龙门框架、垂直直线导轨副和垂直升降执行元件,在龙门框架的两垂直支柱一侧壁上装有垂直直线导轨副,垂直直线导轨副的垂直滑块外侧表面上装有自动推管组件,自动推管组件包括箱体、推管机构和压管机构,箱体的内部空腔上下部分别装有压管机构和推管机构,垂直升降执行元件与箱体顶部通过连接板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机械化自适应自动推管装配工序。自适应自动推管装配工序。自适应自动推管装配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管装置及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换热管装配
,尤其涉及一种推管装置及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超大型EO(环氧乙烷)反应器属于化工核心装备,其内置换热管总数高达一万根以上,现有换热管装配工作主要依靠人工推送完成,存在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时间周期长和推管效率低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现有化工设备管件装配工序通过人工推送完成而存在的强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和效率低的技术缺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推管装置,包括水平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垂直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和自动推管组件,所述水平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包括底座框架和水平直线导轨副,所述底座框架上表面装有所述水平直线导轨副,在所述水平直线导轨副的水平滑块上表面装有所述垂直直线往复运动组件,所述垂直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包括龙门框架、垂直直线导轨副和垂直升降执行元件,在所述龙门框架沿水平直线往复运动方向的两垂直支柱一侧壁上装有所述垂直直线导轨副,所述垂直直线导轨副的垂直滑块外侧表面上装有所述自动推管组件,所述自动推管组件包括箱体、推管机构和压管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空腔下部装有所述推管机构,上部装有所述压管机构,所述推管机构与所述压管机构之间设有空隙且用于放置换热管,所述垂直升降执行元件的推杆头部与所述箱体顶部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包括水平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垂直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和自动推管组件在内的推管装置,实现了机械化自适应自动推管装配工序,从而替代现有人工推送反应器内置换热管装配工序,大幅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工成本,显著提高推管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一是具备快速、高效的管孔定位能力,即操作人员先通过移动水平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水平直线导轨副带动垂直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和自动推管组件沿水平方向接近反应器换热管安装板上的任一换热管安装孔位置,再通过垂直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垂直升降执行元件和垂直直线导轨副带动自动推管组件沿垂直方向移动至反应器内置换热管安装孔位置并找正推管位置;二是具备自适应微调换热管悬浮水平位置、高度位置和角度位置,比如针对已局部插入管板的换热管,在推管过程中容易出现卡阻别劲现象,此时换热管对自动推管组件会施加一个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会传递并作用在垂直直线导轨副和水平直线导轨副上,随后通过垂直直线导轨副和水平直线导轨副的自身悬浮滑移特性实现自动微调自动推管组件上的换热管水平位置、高度位置和角度位置,从而有效降低或消除推管阻力,以便顺利将换热管自动推送安装到位。
[0006]进一步地,所述垂直升降执行元件采用垂直升降气动执行元件,所述垂直升降气动执行元件包括升降气缸、升降手动气动换向阀、升降气动减压阀、升降空压站和升降压缩
空气管路,在所述垂直直线导轨副的两垂直导轨之间且在所述水平直线导轨副的水平滑块上表面装有呈竖向放置的所述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顶部的气动推杆头部与所述箱体顶部之间通过Z字形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龙门框架的两所述垂直支柱另一侧壁上分别装有所述升降手动气动换向阀和升降气动减压阀,所述升降手动气动换向阀与所述升降气缸的两气口相连,所述升降气动减压阀一端与所述升降手动气动换向阀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升降压缩空气管路与所述升降空压站相连。
[0007]所述升降手动气动换向阀和所述升降气动减压阀通过所述升降空压站和所述升降压缩空气管路共同控制所述升降气缸的气动推杆沿垂直方向的伸缩行程及伸缩高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垂直升降执行元件采用垂直升降电动执行元件,所述垂直升降电动执行元件包括升降电动缸、升降变速箱和升降电机,在所述垂直直线导轨副的两垂直导轨之间且在所述水平直线导轨副的水平滑块上表面装有呈竖向放置的所述升降电动缸,所述升降电动缸顶部的电动推杆头部与所述箱体顶部之间通过Z字形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龙门框架的两所述垂直支柱另一侧壁上分别装有所述升降变速箱和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动缸与所述升降电机之间通过所述升降变速箱相连。
[0009]所述升降电机通过所述升降变速箱带动并控制所述升降电动缸的电动推杆沿垂直方向的伸缩行程及伸缩高度。
[0010]进一步地,所述垂直升降执行元件采用垂直升降液压执行元件,所述垂直升降液压执行元件包括升降液压缸、升降手动液压换向阀、升降液压减压阀、升降液压站和升降液压油管路,在所述垂直直线导轨副的两垂直导轨之间且在所述水平直线导轨副的水平滑块上表面装有呈竖向放置的所述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液压缸顶部的液压推杆头部与所述箱体顶部之间通过Z字形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龙门框架的两所述垂直支柱另一侧壁上分别装有所述升降手动液压换向阀和升降液压减压阀,所述升降手动液压换向阀与所述升降液压缸的两液口相连,所述升降液压减压阀一端与所述升降手动液压换向阀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升降液压油管路与所述升降液压站相连。
[0011]所述升降手动液压换向阀和所述升降液压减压阀通过所述升降液压站和所述升降液压油管路共同控制所述升降液压缸的液压推杆沿垂直方向的伸缩行程及伸缩高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推管机构包括两个V形滚轮、两个滚轮转轴、四个轴承挡圈、两个轴承盖、两个轴承透盖、四个深沟球轴承和两个水平推管执行元件,所述箱体沿水平直线往复运动方向的两端下部外壁处分别并列装有两个所述轴承盖和两个所述轴承透盖,所述轴承盖中心与所述轴承透盖中心共线,所述轴承盖内侧的所述箱体侧壁上和所述轴承透盖内侧的所述箱体侧壁上均开有轴承安装阶梯孔,两所述轴承安装阶梯孔内均分别装有所述轴承挡圈和所述深沟球轴承,两所述深沟球轴承之间装有所述滚轮转轴,在位于所述箱体内部空腔的所述滚轮转轴中部套装有所述V形滚轮,在位于所述轴承透盖一端的所述箱体外壁上设有水平推管执行元件安装座,所述水平推管执行元件安装座上装有所述水平推管执行元件,在位于所述轴承透盖一端的所述滚轮转轴贯穿且延伸出所述轴承透盖外侧面并与所述水平推管执行元件的输出端相连。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并列设置的两个所述水平推管执行元件带动两个所述滚轮转轴及其上的两个所述V形滚轮转动,进而推动放置在两个所述V形滚轮上的换热管沿水平方向移动直至安装到位。
[0014]进一步地,所述滚轮转轴与所述V形滚轮之间通过平键相连,所述滚轮转轴与所述水平推管执行元件之间通过花键相连。
[0015]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推管执行元件采用所述水平推管液压执行元件,所述水平推管液压执行元件包括水平推管液压马达、水平推管液压站和水平推管液压油管路,在位于所述轴承透盖一端的所述箱体外壁上设有水平推管液压马达安装座,所述水平推管液压马达安装座上装有所述水平推管液压马达,所述水平推管液压马达通过所述水平推管液压油管路与所述水平推管液压站相连,所述水平推管液压油管路上设置有水平推管三位四通手动液压换向阀,所述水平推管三位四通手动液压换向阀用于控制所述水平推管液压马达的正转、反转和停止动作。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并列设置的两个所述水平推管液压马达带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直线往复运动组件(1)、垂直直线往复运动组件(2)和自动推管组件(3),所述水平直线往复运动组件(1)包括底座框架(1.1)和水平直线导轨副(1.2),所述底座框架(1.1)上表面装有所述水平直线导轨副(1.2),在所述水平直线导轨副(1.2)的水平滑块上表面装有所述垂直直线往复运动组件(2),所述垂直直线往复运动组件(2)包括龙门框架(2.1)、垂直直线导轨副(2.2)和垂直升降执行元件,在所述龙门框架(2.1)沿水平直线往复运动方向的两垂直支柱一侧壁上装有所述垂直直线导轨副(2.2),所述垂直直线导轨副(2.2)的垂直滑块外侧表面上装有所述自动推管组件(3),所述自动推管组件(3)包括箱体(3.1)、推管机构和压管机构,所述箱体(3.1)的内部空腔下部装有所述推管机构,上部装有所述压管机构,所述推管机构与所述压管机构之间设有空隙且用于放置换热管(4),所述垂直升降执行元件的推杆头部与所述箱体(3.1)顶部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升降执行元件采用垂直升降气动执行元件,所述垂直升降气动执行元件包括升降气缸(2.3)、升降手动气动换向阀(2.4)、升降气动减压阀(2.5)、升降空压站和升降压缩空气管路,在所述垂直直线导轨副(2.2)的两垂直导轨之间且在所述水平直线导轨副(1.2)的水平滑块上表面装有呈竖向放置的所述升降气缸(2.3),所述升降气缸(2.3)顶部的气动推杆头部与所述箱体(3.1)顶部之间通过Z字形连接板(3.16)固定连接,所述龙门框架(2.1)的两所述垂直支柱另一侧壁上分别装有所述升降手动气动换向阀(2.4)和升降气动减压阀(2.5),所述升降手动气动换向阀(2.4)与所述升降气缸(2.3)的两气口相连,所述升降气动减压阀(2.5)一端与所述升降手动气动换向阀(2.4)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升降压缩空气管路与所述升降空压站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升降执行元件采用垂直升降电动执行元件,所述垂直升降电动执行元件包括升降电动缸、升降变速箱和升降电机,在所述垂直直线导轨副(2.2)的两垂直导轨之间且在所述水平直线导轨副(1.2)的水平滑块上表面装有呈竖向放置的所述升降电动缸,所述升降电动缸顶部的电动推杆头部与所述箱体(3.1)顶部之间通过Z字形连接板(3.16)固定连接,所述龙门框架(2.1)的两所述垂直支柱另一侧壁上分别装有所述升降变速箱和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动缸与所述升降电机之间通过所述升降变速箱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升降执行元件采用垂直升降液压执行元件,所述垂直升降液压执行元件包括升降液压缸、升降手动液压换向阀、升降液压减压阀、升降液压站和升降液压油管路,在所述垂直直线导轨副(2.2)的两垂直导轨之间且在所述水平直线导轨副(1.2)的水平滑块上表面装有呈竖向放置的所述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液压缸顶部的液压推杆头部与所述箱体(3.1)顶部之间通过Z字形连接板(3.16)固定连接,所述龙门框架(2.1)的两所述垂直支柱另一侧壁上分别装有所述升降手动液压换向阀和升降液压减压阀,所述升降手动液压换向阀与所述升降液压缸的两液口相连,所述升降液压减压阀一端与所述升降手动液压换向阀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升降液压油管路与所述升降液压站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管机构包括两个V形滚轮(3.3)、两个滚轮转轴(3.4)、四个轴承挡圈(3.5)、两个轴承盖(3.7)、两个轴承透盖(3.8)、四个深沟球轴承(3.10)和两个水平推管执行元件,所述箱体(3.1)沿水平直线往复运动方
向的两端下部外壁处分别并列装有两个所述轴承盖(3.7)和两个所述轴承透盖(3.8),所述轴承盖(3.7)中心与所述轴承透盖(3.8)中心共线,所述轴承盖(3.7)内侧的所述箱体(3.1)侧壁上和所述轴承透盖(3.8)内侧的所述箱体(3.1)侧壁上均开有轴承安装阶梯孔,两所述轴承安装阶梯孔内均分别装有所述轴承挡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鹏李玉波李志杰艾丹凤朴明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