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哲专利>正文

新型磁悬浮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85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磁悬浮列车,它主要包含一种磁悬浮系统和一种磁悬浮的非接触式推进系统。磁悬浮系统由车载或路铺的两排“ㄇ”型磁铁(1)和一个车载或路铺的呈闭合环路的狭长长方形线圈(2)构成,线圈(2)的两条长平行边各通过一排“ㄇ”型磁铁的开口不接触地插入“ㄇ”型磁铁中,悬浮列车的非接触式的推进系统主要由轨道中央镶嵌着均布磁体的磁啮条(3)和列车车底镶嵌着均布磁体的磁啮链带(4)或磁啮轮构成,磁啮条(3)被无接触地插入磁啮链带(4)中,两条或者多条磁啮链带相互平行地排布固定在基带(13)上,磁啮链带(4)通过基带(13)套在链带轮(10)上,车载电机与链带轮(10)的转轴(9)联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悬浮列车,特别是指一种新型磁悬浮列车。 技术背景磁悬浮列车是一种新型高速的现代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有运行速度快、乘坐舒适、无污染、低噪音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投资大、造价高、轨道路面平整度要求高、技术要求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磁悬浮列车投资大、造价高、轨道路面平整度要求高、技术要求 高等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磁悬浮列车。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是 1.该新型磁悬浮列车主要由,线圈(2),磁啮条(3),磁啮链带(4),小着陆轮(5),列车小着陆轮着陆和运行的小导轨(6),磁体(7),机车或车箱(S),转轴(9),链带轮(10),路基(ll),基带(13),轨道梁(14),车载电机以及一套高精度电子调整系统组成。 2.所述的新型悬浮列车主要由悬浮系统和推进系统组成,下面分别对其进行描述 所述的磁悬浮系统由车载或路铺的两排"n "型磁铁(1)和一个车载或路铺的呈 闭合环路的狭长长方形线圈(2)构成,线圈(2)的两条长平行边分别通过一排"n"型磁铁 的开口不接触地插入"n "型磁铁中,每排"n "型磁铁都由无数个"n "型磁铁构成,两排 "n"型磁铁(1)相互平行,且磁铁的大小、个数和磁力大小都相等,两排"n"型磁铁的相邻 磁铁相互对齐,第一排里的每个磁铁与另一排相对应的磁铁对齐,"n "型磁铁与"n "型磁 铁之间可有适当的间隙或者加一层间隔片。车载或路铺的两排"n"型磁铁(l)表示两排 "n"型磁铁(l)既可以采用车载的方式又可以采用路轨铺设的方式,而车载或路铺的呈闭 合环路的狭长长方形线圈(2)表示该线圈(2)既可以采用车载的方式又可以采用路轨铺设 的方式,列车底部安装磁啮链带(4)以及供停车和紧急着陆时用的小着陆轮(5)。给"n" 型磁铁(1)的线圈("n"型磁铁(1)如果为永磁铁则不必通电)和线圈(2)通电后(图 中的符号〇〇表示电流从里面流向外面,符号X则表示电流从外面流向里面),"n"型磁 铁(1)的磁场与线圈(2)中的电流相互作用产生一股强大的推斥力或者吸引力,推斥力或 者吸引力使"n"型磁铁和线圈(2)接近或者分离。 所述的悬浮列车的推进系统主要由轨道路面中部的磁啮条(3)和车底的磁啮链 带(4)或者磁啮轮构成,它将均布磁体的磁啮条(3)铺在路轨中央并且尽量使其延长到与 路轨等长,磁啮条(3)垂直于路基,磁啮条由长条形基底和等间隔的沿长度方向排布于基 底上的磁体构成,磁啮条上的磁体的磁轴交替排列并且和磁啮条垂直,同时在列车底部安 装均布磁体的磁啮链带(4),磁啮条(3)被无接触地插入磁啮链带(4)中,磁啮链带(4)为 闭合环带,每个所述磁啮链带上等间隔地镶嵌偶数个磁体,所有磁体的磁轴都与链带带面 平行,磁啮链带中的磁体的极性交替排布,相邻两磁体之间的距离和上述的磁啮条上两相 邻磁体间的距离相等,两条或者多条磁啮链带相互平行地排布固定在基带(13)上,平行排 布的磁啮链带上的磁体互相对齐,其磁体的磁轴方向相同,磁啮链带(4)通过基带(13)套 在链带轮(10)上。磁啮链带可以为两条也可以为多条,磁啮条可以为一条也可以为多条, 磁啮链带与磁啮条相互啮合的方式为磁啮条无接触地插入两条磁啮链带之间,其磁体的磁轴方向与磁啮链带的磁轴方向相同,并且使磁啮链带上的磁体尽可能地与磁啮条上的磁 体等高。此外,车载电机与链带轮(10)的转轴(9)联接。 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它具有以下优点 1.经济该新型磁悬浮列车是靠线圈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升力来实 现列车的悬浮,列车结构比普通磁悬浮列车简单,将线圈(2)的一组长的平行边作轨道,轨 道像普通铁路的轨道只是一组平行的线圈,轨道非常简单,所以铺设的成本低,维修简便; 轨道线圈(2)不接触地插入"n"型磁铁(1)之间,"n"型磁铁(1)与线圈(2)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吸力总是与轨道路面垂直同时能够保证列车在任何速度下都能稳定地处于轨道中 心行驶,所以该新型磁悬浮列车可无须专门的导向系统,同时,磁啮链带与磁啮条中磁体的 相互吸引和排斥实际上也起着一种简单的导向作用,2.技术要求低该磁悬浮列车主要依靠"n"型磁铁(1)和线圈(2)相互作用产生的电磁(安培力)吸力或斥力来悬浮,列车的上浮和下降有较大的空间范围,列车运行对路面的平整度要求比普通磁悬浮列车的要求低,因为该磁悬浮列车的线圈(2)是不接触地插 入"n"型磁铁(1)中,列车上浮和下降时,线圈(2)就会伸入"n"型磁铁(1)略多或略少, 列车在一个比较大的浮降范围内而不会接触轨道线圈(2)和路基轨道梁,所以对路轨平整 度等技术的要求相对普通磁悬浮列车低。 3.安全性高该磁悬浮列车的悬浮主要依靠"n"型磁铁(1)和线圈(2)相互作用 产生的电磁力(安培力)吸力或斥力,列车的上浮和下降有较大的空间范围,列车运行对路 面的平整度要求比普通磁悬浮列车的要求低,故而安全度高;而且该新型磁悬浮列车上装 有供停车和紧急着陆时用的小着陆轮(5),即使列车路面沉降过大或者列车电源系统发生 故障或遇意外事故,悬浮的列车也可以落在小着陆轮上慢慢停下来,并由拖车拖走,不会影 响其它悬浮列车在轨道上的运行,所以乘坐该新型磁悬浮列车安全舒适。附图说明 附图1至附图7为新型磁悬浮列车的实施例1 ,其中 附图1为新型磁悬浮列车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为"n"型磁铁(l),线圈(2) ,磁啮条(3),磁啮链带(4),机车或车箱(8),轨道梁(15)。 附图2为新型磁悬浮列车实施例1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为线圈(2),磁啮条(3) ,小着陆轮着陆和运行的小导轨(6),磁体(7),轨道梁(15)。 附图3为新型磁悬浮列车的推进系统正视图,磁啮条为(3),磁啮链带(4),磁体 (7),转轴(9),链带轮(IO),基带(13),轨道梁(15)。 附图4为新型磁悬浮列车的推进系统侧视图,磁啮条为(3),磁啮链带(4),磁体 (7),链带轮(10)。 附图5为新型磁悬浮列车的磁啮链带与磁啮条的啮合图,磁啮条为(3),磁啮链带(4) ,磁体(7),转轴(9),链带轮(10)。 附图6为磁体的磁轴方向及两磁极图,磁体为(7),箭头代表磁轴方向,磁轴方向 为(12) , N代表北极,S代表南极。 附图7为新型磁悬浮列车下部的"n"型磁铁分布图,"n"型磁铁为(l),两排"n" 型磁铁(1)相互平行,且磁铁的大小、个数和磁力大小都相等,各排"n"型磁铁的相邻磁铁相互对齐,左排的每个磁铁与右排相对应的磁铁对齐。 附图8为新型磁悬浮列车的实施例2,图中为"n"型磁铁(l),线圈(2),磁啮条 (3),磁啮链带(4),机车或车箱(8),轨道梁(15)。 附图9(a)为所述新型磁悬浮列车实施例3的悬浮原理图。图中"n "型磁铁为(1) ,线圈(2),磁啮条(3),磁啮链带(4),机车或车箱(S),路基(ll),轨道梁(15)。 附图9(b)为所述新型磁悬浮列车实施例3的导向原理图。图中为"n"型磁铁(1),线圈(2),磁啮条(3),磁啮链带(4),机车或车箱(S),路基(ll),"n"型导向磁铁(14),轨道梁(15)。附图9 (c)为所述新型磁悬浮列车实施例3的"n "型导向磁铁(14)与"n "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磁悬浮列车,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含一种磁悬浮系统和一种磁悬浮的非接触式推进系统:所述的磁悬浮系统由车载或路铺的两排“ㄇ”型磁铁(1)和一个车载或路铺的呈闭合环路的狭长长方形线圈(2)构成,线圈(2)的两条长平行边分别通过一排“ㄇ”型磁铁的开口不接触地插入“ㄇ”型磁铁中,每排“ㄇ”型磁铁都由无数个“ㄇ”型磁铁构成,两排“ㄇ”型磁铁(1)相互平行,且磁铁的大小、个数和磁力大小都相等,两排“ㄇ”型磁铁的相邻磁铁相互对齐,第一排里的每个磁铁与另一排相对应的磁铁对齐,“ㄇ”型磁铁与“ㄇ”型磁铁之间可有适当的间隙或者加一层间隔片;所述的悬浮列车的非接触式的推进系统主要由轨道路面中部的一条或者多条磁啮条(3)和列车车底的磁啮链带(4)或者磁啮轮构成,它将均布磁体(7)的磁啮条(3)铺设在路轨中央并且尽量使其延长到与路轨等长,磁啮条(3)垂直于路基,磁啮条由长条形基底和等间隔的沿长度方向排布于基底上的磁体(7)构成,磁啮条上的磁体的磁轴交替排列并且和磁啮条垂直,在列车底部安装均布磁体的磁啮链带(4),磁啮条(3)被无接触地插入磁啮链带(4)中,磁啮链带(4)为闭合环带,每个所述磁啮链带上等间隔地镶嵌偶数个磁体,所有磁体的磁轴都与链带带面平行,磁啮链带中的磁体的极性交替排布,相邻两磁体之间的距离和上述的磁啮条上两相邻磁体间的距离相等,两条或者多条磁啮链带相互平行地排布固定在基带(13)上,平行排布的磁啮链带上的磁体互相对齐,其磁体的磁轴方向相同,磁啮链带(4)通过基带(13)套在链带轮(10)上,车载电机与链带轮(10)的转轴(9)联接,列车底部安装供停车和紧急着陆时用的小着陆轮(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哲
申请(专利权)人:袁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