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超广场改建绿色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80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商超广场改建绿色施工工艺,涉及广场改建施工技术领域。为了减少固体废弃物垃圾,包括:搭设施工场地;规划施工方案;结构的拆除施工;结构改建施工;审核;其中,所述S3步骤中的结构的拆除施工中,包括: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控制,通过规划下料技术措施,准确下料,尽量减少建筑垃圾,每个工作在结束该段施工工序时,在递交工序交接单前,将该工序的垃圾清扫处理,收集建筑垃圾废弃物的落地砂浆、混凝土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控制、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能够大大减少建筑垃圾,减少资源损耗,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更利于后续废弃资源的进一步回收处理,提升了环保性。提升了环保性。提升了环保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商超广场改建绿色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广场改建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商超广场改建绿色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通过对旧建筑的改造,可以减少拆除旧建筑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如运输建筑垃圾、处理建筑垃圾等;在改造的过程中可以将质量较差的建筑屋顶、以及腐化严重的屋架进行改造,保留坚实的墙体,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旧建筑的价值,实现节约能源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改善城市建设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但目前的改造施工工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较多,以至于无论从回收利用方面,还是从垃圾分类处理方面都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此,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商超广场改建绿色施工工艺。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商超广场改建绿色施工工艺,包括:S1:搭设施工场地;S2:规划施工方案;S3:结构的拆除施工;S4:结构改建施工;S5:审核;其中,S3步骤中的结构的拆除施工中,包括: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控制,通过规划下料技术措施,准确下料,尽量减少建筑垃圾,每个工作在结束该段施工工序时,在递交工序交接单前,将该工序的垃圾清扫处理,收集建筑垃圾废弃物的落地砂浆、混凝土材料;提高墙、地面的施工平整度,一次性达到找平层的要求,提高模板拼缝的质量,避免或减少漏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收集废弃模板、钢筋头、木方、木胶合板,利用废弃模板钉做维护结构;利用废弃的钢筋头制作楼板马凳,地锚拉环;利用木方、木胶合板来搭设道路边的防护板;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可回收材料中的木料、木板输送至胶合板厂、造纸厂回收再利用;非存档文件纸张采用双面打印或复印,废弃纸张最终与其他纸制品一同输送至造纸厂回收再利用;将废钢材统一输送至钢铁厂回收再利用。
[0005]优选的:S2中,规划施工方案包括:材料选择:施工中采用的材料应确保绿色、环保材料;临建设施采用彩钢板搭设,为可拆迁、重复利用材料;施工所用的混凝土砂浆采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结构工程使用散装水泥;
施工方式: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设计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采用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聚氨酯硬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抹中的一种;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办公设施与围挡的设计:模板支撑采用工具式支撑;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先利用已有围墙,在未封闭区域加装可重复使用的围挡来达到封闭要求。
[0006]进一步的:S2中,规划施工方案还包括:材料节约方案设计: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在满足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增加立杆间距和水平杆步距;优化施工流程,增加材料的流转次数,减少材料一次性投入量;对于砌体、石材贴面进行排版,减少材料损耗量;材料输送方案设计:材料采用大型卡车进行运输,利用塔吊进行吊放,合理布置车间和堆场,减少材料的场内转运量;钢筋配料方案设计:对于模板、钢管材料,提前进行配模;优化钢筋配料下料方案;钢筋制作前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减少自行加工浪费现象。
[0007]进一步优选的:S3、S4步骤中,结构改建施工的资源再生利用包括:

利用建筑余料,钢筋余料制作养护保护笼;

钢管余料用于临边,洞口边的安全防护;

模板木方余料用于洞口等的封堵;

用混凝土余料制作预制构件或进行场地硬化;

砌块与厂家联系进行回收;

砂浆落地灰及时收集使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S2步骤中,规划施工方案还包括: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规划预防与纠正措施;使用工况良好的电器设备,并经常保养,避免因设备老化增加损耗;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S4步骤,结构改建施工包括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保温工程和防水工程,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包括:钢筋工程,钢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方式;进场钢筋原材料和半成品采取防潮、防污染措施;对钢筋加工产生的粉末状废料和废料进行收集和处理,不得随意掩埋或丢弃;模板工程,对于模板及脚手架施工回收散落的铁钉、铁丝、扣件、螺栓材料;对于短木方进行叉接接长,对于木、竹胶合板的边角余料进行拼接和利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还包括:混凝土工程,混凝土采用泵送、布料机布料浇筑;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声振捣设备,同时采取围挡降噪措施;混凝土采用塑料薄膜加保温材料覆盖保湿、保温养护;养护用水采用回收的基坑降水或雨水;清洗泵送设备和管道的污水经沉淀后回收利用,浆料分离后作室外道路和地面等垫层的回填材料;
砌体结构工程,砌块运输采用托板整体包装,减少二次搬运;砌块湿润和砌体养护使用检验合格的非自来水源;砌筑施工时,落地灰随即清理、收集和再利用。
[0011]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防水工程在基层清理时采取扬尘措施;防水工程的材料选择自粘型防水卷材;防水工程采用的基层处理剂和胶黏剂选用环保材料,并封闭存放;对防水工程的防水卷材余料进行回收处理;防水工程的涂抹防水施工采用滚涂和涂刷工艺,涂抹固化期内采取保护措施。
[0012]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S3、S4步骤中,对于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及处理的步骤为:S11:施工产生现场垃圾;S12:将现场垃圾收集到垃圾收集点;S13:将垃圾收集点的垃圾转运到垃圾堆放区;S14:对垃圾堆放区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S15:分类处理的垃圾进行分类堆放;S16:堆放到指定量后,进行清运或直接回收利用。
[0013]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S16步骤中,对于垃圾的清运或直接回收利用包括如下方式:

建筑垃圾经过破碎、分选成粗细骨料,来当作道路基层材料;

废钢筋、铁钉、铁铸管、黑白铁皮经分拣后送有色金属冶炼厂或钢铁厂回炼;

废砖经清理筛选出可使用的砖块和不可使用的砖块,对可使用的砖块转运砖块堆场继续使用,不可使用的直接碾压破碎作为场内临时道路铺设或回填土施工。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对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控制、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能够大大减少建筑垃圾,减少资源损耗,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更利于后续废弃资源的进一步回收处理,提升了环保性。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结构改建施工的资源再生利用,能够基于建筑的各类余料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减少了建筑垃圾的同时,节省了资源及施工成本,提升了环保性。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超广场改建绿色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S1:搭设施工场地;S2:规划施工方案;S3:结构的拆除施工;S4:结构改建施工;S5:审核;其中,所述S3步骤中的结构的拆除施工中,包括: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控制,通过规划下料技术措施,准确下料,尽量减少建筑垃圾,每个工作在结束该段施工工序时,在递交工序交接单前,将该工序的垃圾清扫处理,收集建筑垃圾废弃物的落地砂浆、混凝土材料;提高墙、地面的施工平整度,一次性达到找平层的要求,提高模板拼缝的质量,避免或减少漏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收集废弃模板、钢筋头、木方、木胶合板,利用废弃模板钉做维护结构;利用废弃的钢筋头制作楼板马凳,地锚拉环;利用木方、木胶合板来搭设道路边的防护板;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可回收材料中的木料、木板输送至胶合板厂、造纸厂回收再利用;非存档文件纸张采用双面打印或复印,废弃纸张最终与其他纸制品一同输送至造纸厂回收再利用;将废钢材统一输送至钢铁厂回收再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超广场改建绿色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规划施工方案包括:材料选择:施工中采用的材料应确保绿色、环保材料;临建设施采用彩钢板搭设,为可拆迁、重复利用材料;施工所用的混凝土砂浆采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结构工程使用散装水泥;施工方式: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设计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采用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聚氨酯硬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抹中的一种;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办公设施与围挡的设计:模板支撑采用工具式支撑;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先利用已有围墙,在未封闭区域加装可重复使用的围挡来达到封闭要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超广场改建绿色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规划施工方案还包括:材料节约方案设计: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在满足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增加立杆间距和水平杆步距;优化施工流程,增加材料的流转次数,减少材料一次性投入量;对于砌体、石材贴面进行排版,减少材料损耗量;材料输送方案设计:材料采用大型卡车进行运输,利用塔吊进行吊放,合理布置车间和堆场,减少材料的场内转运量;钢筋配料方案设计:对于模板、钢管材料,提前进行配模;优化钢筋配料下料方案;钢筋制作前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减少自行加工浪费现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超广场改建绿色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S4步骤中,结构改建施工的资源再生利用包括:

利用建筑余料,钢筋余料制作养护保护笼;

钢管余料用于临边,洞口边的安全防护;

模板木方余料用于洞口等的封堵;

用混凝土余料制作预制构件或进行场地硬化;

砌块与厂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潇张福英王创业权清鹏杨瑞增蒲杨封盛苏子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