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新月鱼鳍形流体槽反向排列的干气密封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80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新月鱼鳍形流体槽反向排列的干气密封环,包括环本体、上游动压槽、下游动压槽、静压节流器、均压槽、上游密封坝以及下游密封坝。动压槽的侧壁型线呈仿新月鱼鳍形,槽内流道收缩程度显著,当气体自静压节流器通向均压槽,然后由均压槽流入上、下游动压槽,使得润滑气体压缩程度加剧,气膜压力得以提升。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动静压结合的干气密封结构中大大增加了气体动压效应,可以获得更大和更稳定的开启力,表现出了良好的密封性能,使用寿命得到极大延长。得到极大延长。得到极大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新月鱼鳍形流体槽反向排列的干气密封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密封
,具体涉及一种仿新月鱼鳍形流体槽反向排列的干气密封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工业主机的应用也逐渐趋向高工况化,为了满足密封配套主机的应用需求,提高密封设备的性能、增加使用寿命已成为广大密封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对于机械密封而言,优良的密封能力体现在平稳的运行过程、较高的流体膜刚度以及极低的泄漏等方面。根据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运行工况的高压化,对干气密封开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动、静压混合型干气密封融合了常规动压、静压密封的优点,能够大大减少干气密封的开启时间和提高开启稳定性。为此,研发一种能够提高干气密封开启、运行稳定性的仿新月鱼鳍形流体槽反向排列的干气密封环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现有干气密封气膜开启力、获得更加稳定的密封工作状态,提供一种仿新月鱼鳍形流体槽反向排列的干气密封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环本体,所述环本体端面上沿圆周方向排列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新月鱼鳍形流体槽反向排列的干气密封环,包括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本体端面上沿圆周方向排列有一圈间距相等的上游动压槽(1)以及一圈间距相等的下游动压槽(2),上游动压槽(1)、下游动压槽(2)的迎风侧和背风侧共同构成仿新月鱼鳍形,上游动压槽(1)、下游动压槽(2)的进口均与环本体端面之中部的均压槽(4)连通,上游动压槽(1)迎风侧和背风侧的仿新月鱼鳍形型线在靠近环本体外圆处交汇,形成上游动压槽(1)出口,下游动压槽(2)迎风侧和背风侧的仿新月鱼鳍形型线在靠近环本体内圆处交汇,形成下游动压槽(2)出口,使得上游动压槽(1)、下游动压槽(2)均具备首宽尾窄的收敛流道,上游动压槽(1)的出口与环本体外圆边线间的部位构成上游密封坝(5),下游动压槽(2)的出口与环本体内圆边线间的部位构成下游密封坝(6),以环本体的相对旋向为正方向,上游动压槽(1)、下游动压槽(2)的进口均位于出口的前方,上游动压槽(1)、下游动压槽(2)进口处的均压槽中部开设有静压节流器(3),静压节流器(3)出口通过均压槽(4)与上游动压槽(1)、下游动压槽(2)的进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新月鱼鳍形流体槽反向排列的干气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用于动静压混合型干气密封的静环,所述上游动压槽(1)数量大于等于下游动压槽(2)的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新月鱼鳍形流体槽反向排列的干气密封环,其特征在于上游动压槽(1)和下游动压槽(2)迎风侧鱼鳍形型线呈前陡后缓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新月鱼鳍形流体槽反向排列的干气密封环,其特征在于上游动压槽(1)迎风侧鱼鳍形型线呈前陡后缓状,下游动压槽(2)的背风侧鱼鳍形型线整体向迎风侧鱼鳍形型线内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新月鱼鳍形流体槽反向排列的干气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每一个上游动压槽(1)、下游动压槽(2)均分别对应一静压节流器(3),静压节流器数等于上游动压槽(1)与下游动压槽(2)数量之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新月鱼鳍形流体槽反向排列的干气密封环,其特征在于上游动压槽(1)的进口与下游动压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迎港许恒杰宋鹏云毛文元邓强国孙雪剑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