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壳体及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679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驾驶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全防护壳体及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壳体的内腔用于安装智能驾驶汽车的安全防护模块,安全防护壳体的壳壁具有夹心中层,夹心中层的材质为纸蜂窝。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全防护模块和上述安全防护壳体,安全防护模块安装于安全防护壳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安全防护壳体及安全防护装置,可提高安全防护模块的网络防护性能,有利于智能驾驶汽车的发展和普及,此外,还可实现减重效果。还可实现减重效果。还可实现减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防护壳体及安全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驾驶汽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全防护壳体及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互联网技术与汽车技术的结合促进了智能驾驶汽车的发展,智能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降低驾驶强度、提高安全性的。
[0003]然而,智能驾驶汽车将传统汽车的信息孤岛变为网络节点,带来了网络安全风险,因此,智能驾驶汽车上一般会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以提高网络安全性,但现有的安全防护装置的网络防护性能较差,导致智能驾驶汽车的发展和普及被制约。
[0004]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的安全防护装置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防护壳体及安全防护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安全防护装置存在的网络防护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安全防护壳体的内腔用于安装智能驾驶汽车的安全防护模块,所述安全防护壳体的壳壁具有夹心中层,所述夹心中层的材质为纸蜂窝。
[0007]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壳壁还具有导电防护外层,所述导电防护外层位于所述夹心中层的外侧,所述导电防护外层的材质为碳纤维编织布;
[0008]和/或,所述壳壁还具有绝缘内层,所述绝缘内层位于所述夹心中层的内侧,所述绝缘内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布。
[0009]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安全防护壳体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内固设有散热块,所述散热块包括若干间隔排布的散热柱。/>[0010]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散热块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所述离心风扇,所述离心风扇用于向所述散热柱所在区域吹风。
[0011]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安全防护壳体开设用于穿设天线的天线接口,所述天线接口处安装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所述天线接口与所述天线之间的缝隙;
[0012]和/或,所述安全防护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侧板,所述上壳体呈槽状,所述下壳体呈板状,所述下壳体封于所述上壳体的槽口处;所述上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安装口,所述侧板与所述安装口通过第一密封垫密封配合。
[0013]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固定塞、第二密封垫和压紧塞,所述固定塞具有盖板部和筒体部,所述筒体部插接于所述天线接口内,所述盖体部与所述壳壁的外侧面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垫抵接配合;所述压紧塞与所述筒体部螺纹配合,所述压紧塞的环绕所述筒体部的部位与所述壳壁的内侧面抵接。
[0014]所述筒体部内嵌设有密封圈,所述压紧塞具有环形槽,所述筒体部的背离所述盖体部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槽配合,所述压紧塞的位于所述筒体部内的部位与所述密封圈抵接;所述盖体部开设有与所述筒体部的筒内空间相通的第一穿孔,所述压紧塞开设有与所述筒体部的筒内空间相通的第二穿孔,所述天线插接于所述第一穿孔、所述密封圈和所述第二穿孔内,且所述密封圈的外侧壁与所述筒体部密封配合,所述密封圈的内侧壁与所述天线密封配合。
[0015]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下壳体安装于减震块,所述减震块用于连接至安装结构。
[0016]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设有凸台,所述上壳体的槽口端与所述凸台配合。
[0017]所述凸台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上壳体的内侧面密封配合;和/或,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底部具有斜坡缺口。
[0018]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上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所述安装口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开口端具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下壳体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相连;
[0019]和/或,所述侧板与所述上壳体通过第二螺纹连接件相连。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全防护模块和上述安全防护壳体,所述安全防护模块包括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所述微控制器用于部署低速通信防护模块,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部署高速通信防护模块,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用于部署需要快速运算的安全加密算法模块,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均与所述微控制器通信连接。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纸蜂窝材料具有较高的固有介电强度,能够降低外界高压电流对壳体内腔中的安全防护模块的干扰,而且纸蜂窝材料还具有较高的机械韧性、柔性和回弹性,不易断裂,防护可靠性较高,可提高安全防护模块的网络防护性能,有利于智能驾驶汽车的发展和普及;此外,纸蜂窝密度较低,质量轻,可实现减重效果。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防护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防护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防护壳体中的密封组件与壳壁的装配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防护壳体中的下壳体与减震块的装配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防护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防护装置中的安全防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00

安全防护壳体;110

上壳体;111

密封条;112

斜坡缺口;113

第一侧壁;114

第二侧壁;115

翻边;120

下壳体;121

凸台;130

侧板;131

插接孔;140

壳壁;
[0033]200

散热块;210

散热柱;220

密封胶垫;230

导热弹性垫;
[0034]300

离心风扇;
[0035]400

密封组件;410

固定塞;411

盖体部;412

筒体部;420

第二密封垫;430

压紧塞;440

密封圈;
[0036]500

减震块;510

第一T型螺母;520

第二T型螺母;53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防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壳体的内腔用于安装智能驾驶汽车的安全防护模块,所述安全防护壳体的壳壁具有夹心中层,所述夹心中层的材质为纸蜂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壁具有导电防护外层,所述导电防护外层位于所述夹心中层的外侧,所述导电防护外层的材质为碳纤维编织布;和/或,所述壳壁还具有绝缘内层,所述绝缘内层位于所述夹心中层的内侧,所述绝缘内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壳体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内固设有散热块,所述散热块包括若干间隔排布的散热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防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块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所述离心风扇,所述离心风扇用于向所述散热柱所在区域吹风。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安全防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壳体开设用于穿设天线的天线接口,所述天线接口处安装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所述天线接口与所述天线之间的缝隙;和/或,所述安全防护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侧板,所述上壳体呈槽状,所述下壳体呈板状,所述下壳体封于所述上壳体的槽口处;所述上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安装口,所述侧板与所述安装口通过第一密封垫密封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防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固定塞、第二密封垫和压紧塞,所述固定塞具有盖板部和筒体部,所述筒体部插接于所述天线接口内,所述盖体部与所述壳壁的外侧面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垫抵接配合;所述压紧塞与所述筒体部螺纹配合,所述压紧塞的环绕所述筒体部的部位与所述壳壁的内侧面抵接;所述筒体部内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幽彤刘浩天魏洪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