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助眠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77679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健康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助眠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所述智能助眠方法包括:确定助眠设备的具有标准配置状态的工作参数集合;在助眠设备的工作期间,实时监测及记录在助眠设备按照当前配置状态下工作时使用者的睡眠状态数据;同时,以标准配置状态为基准,每隔预设调整周期对工作参数集合的当前配置状态进行微调;对睡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多种不同配置状态对应的助眠效果表征数据;对比各个助眠效果表征数据,选定其中助眠效果最佳的配置状态作为目标配置状态,之后控制助眠设备按照目标配置状态进行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当于为当前使用者提供了定制化的助眠程序,能够有效提升助眠设备针对当前使用者的助眠效果和助眠效率。眠效果和助眠效率。眠效果和助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助眠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健康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助眠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据研究表明,随着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成人中有失眠状况的人数占比达到30%,因此如何助眠是社会的一大问题。一般的助眠方式有按摩助眠、香薰助眠、音乐助眠、磁疗助眠等,这些助眠方式能够让使用者的肌肉或思想得到放松,从而达到快速入眠的效果。
[0003]但是,当前的各类助眠设备都是为各种使用者提供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助眠模式,由使用者自行从中选择使用,例如:香薰设备,需要使用者自行选取不同的香薰味道和浓度;音乐助眠设备,需要使用者自行选择合适的助眠音乐。换言之,当前的各类助眠设备无法识别不同的助眠程序对不同使用者的助眠效果差异,不能为不同使用者分别提供定制化的助眠程序,因此当前的助眠设备对部分使用者而言,不仅助眠效率低,而且很难达到预期的助眠效果,甚至会影响使用者入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助眠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以克服现有技术助眠设备存在的助眠效果较差的缺陷。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能助眠方法,包括:
[0007]确定助眠设备的具有标准配置状态的工作参数集合;所述工作参数集合包括多项工作参数,且在所述标准配置状态下每项工作参数被配置有对应的标准参数值;
[0008]在助眠设备的工作期间,实时监测及记录在助眠设备按照当前配置状态下的工作参数集合工作时使用者的睡眠状态数据;同时,以所述标准配置状态为基准,每隔预设调整周期对所述工作参数集合的当前配置状态进行微调,且助眠设备在当前配置状态下的持续工作期间至少包括一个睡眠周期,所述睡眠周期至少包括清醒期和浅睡期;
[0009]对记录的对应多种不同配置状态的所述睡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所述多种不同配置状态各自对应的助眠效果表征数据;
[0010]对比各个所述助眠效果表征数据,选定其中表征助眠效果最佳的助眠效果表征数据所对应的配置状态作为目标配置状态,之后控制助眠设备按照目标配置状态进行工作。
[0011]可选的,所述以所述标准配置状态为基准,每隔预设调整周期对所述工作参数集合的当前配置状态进行微调的方法,包括:
[0012]以所述标准配置状态为基准,为所述工作参数集合预设多种参考配置状态,且所述工作参数集合在任意两种参考配置状态下至少有一项工作参数的参数值不相等;
[0013]按照预设调整顺序,每隔预设调整周期将所述工作参数集合的当前配置状态依序微调至各个所述参考配置状态。
[0014]可选的,所述以所述标准配置状态为基准,每隔预设调整周期对所述工作参数集
合的当前配置状态进行微调的方法,包括:
[0015]以所述标准配置状态为基准,为所述工作参数集合的各项工作参数分别设定对应的参数调整曲线;
[0016]按照所述参数调整曲线,每隔预设调整周期将所述工作参数集合的当前配置状态逐步进行微调。
[0017]可选的,所述睡眠状态数据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单次入睡时长、平均入睡时长、睡眠报告、睡眠质量评分中的至少一项数据;
[0018]所述单次入睡时长为本次调整周期内任一睡眠周期的由当次助眠开启时刻至进入浅睡期所花费的时长;所述平均入睡时长为在本次调整周期内至少两个睡眠周期的单次入睡时长的均值;所述睡眠报告包括本次调整周期内至少一个睡眠周期的睡眠分期信息,所述睡眠周期由多个睡眠分期组成,所述睡眠分期为清醒期、浅睡期、深睡期或梦境期;所述睡眠质量评分为本次调整周期内至少一个睡眠周期的睡眠状态的评分结果。
[0019]可选的,所述助眠效果表征数据包括:
[0020]在本次调整周期内任一睡眠周期的由当次助眠开启时刻至进入浅睡期之间,所述使用者的心率或呼吸频率的下降速率;
[0021]或者,在本次调整周期内全部睡眠周期的由当次助眠开启时刻至进入浅睡期之间,所述使用者的心率或呼吸频率的下降速率的均值。
[0022]可选的,所述智能助眠方法还包括:监测睡眠环境内照明灯在预设睡眠时间段内的开关状态,在所述照明灯由开启状态转换为关闭状态时,控制所述助眠设备开启助眠工作。
[0023]可选的,所述智能助眠方法还包括:根据床垫内置的多个压力感应传感器,来估算床垫的受力面积,在所述受力面积的大小进入超过预设阈值的范围时,判定使用者姿态调整为睡姿,则控制所述助眠设备开启助眠工作。
[0024]可选的,所述预设调整周期为至少一天。
[0025]可选的,在所述助眠设备为按摩设备时,所述工作参数集合包括摇摆/振动频率、摇摆/振动幅度、摇摆/振动方向、摇摆/振动时长、按摩位置;
[0026]在所述助眠设备为音乐播放设备时,所述工作参数集合包括:音乐类型、播放音量和/或播放时长;
[0027]在所述助眠设备为香薰设备时,所述工作参数集合包括:香薰香型、挥发速度和/或工作时间;
[0028]在所述助眠设备为磁疗设备时,所述工作参数集包括:磁场强度、振动频率、加热温度和/或工作时间。
[0029]一种智能助眠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0030]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0031]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以实现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助眠方法。
[0032]一种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助眠方法。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助眠设备基于标准配置状态进行多次微调,并分析对比各种配置状态下的助眠设备对当前使用者实际产生的助眠效果,进而从中选择助眠效果最佳的目标配置状态作为助眠设备在为当前使用者服务期间的实际配置状态,这样相当于为当前使用者提供了定制化的助眠程序,能够有效提升助眠设备针对当前使用者的助眠效果和助眠效率。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助眠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助眠设备存在的助眠效果差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助眠方法,该智能助眠方法适用于各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助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助眠设备的具有标准配置状态的工作参数集合;所述工作参数集合包括多项工作参数,且在所述标准配置状态下每项工作参数被配置有对应的标准参数值;在助眠设备的工作期间,实时监测及记录在助眠设备按照当前配置状态下的工作参数集合工作时使用者的睡眠状态数据;同时,以所述标准配置状态为基准,每隔预设调整周期对所述工作参数集合的当前配置状态进行微调,且助眠设备在当前配置状态下的持续工作期间至少包括一个睡眠周期,所述睡眠周期至少包括清醒期和浅睡期;对记录的对应多种不同配置状态的所述睡眠状态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所述多种不同配置状态各自对应的助眠效果表征数据;对比各个所述助眠效果表征数据,选定其中表征助眠效果最佳的助眠效果表征数据所对应的配置状态作为目标配置状态,之后控制助眠设备按照目标配置状态进行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助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标准配置状态为基准,每隔预设调整周期对所述工作参数集合的当前配置状态进行微调的方法,包括:以所述标准配置状态为基准,为所述工作参数集合预设多种参考配置状态,且所述工作参数集合在任意两种参考配置状态下至少有一项工作参数的参数值不相等;按照预设调整顺序,每隔预设调整周期将所述工作参数集合的当前配置状态依序微调至各个所述参考配置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助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标准配置状态为基准,每隔预设调整周期对所述工作参数集合的当前配置状态进行微调的方法,包括:以所述标准配置状态为基准,为所述工作参数集合的各项工作参数分别设定对应的参数调整曲线;按照所述参数调整曲线,每隔预设调整周期将所述工作参数集合的当前配置状态逐步进行微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助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状态数据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单次入睡时长、平均入睡时长、睡眠报告、睡眠质量评分中的至少一项数据;所述单次入睡时长为本次调整周期内任一睡眠周期的由当次助眠开启时刻至进入浅睡期所花费的时长;所述平均入睡时长为在本次调整周期内至少两个睡眠周期的单次入睡时长的均值;所述睡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坤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慕思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