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键盘壳体的生产方法及抗菌键盘技术

技术编号:377639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键盘壳体的生产方法及抗菌键盘,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包括纳米氧化锌、改性聚乳酸和聚己二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键盘壳体的生产方法及抗菌键盘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键盘
,尤其涉及一种抗菌键盘壳体的生产方法及抗菌键盘。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脑(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迅速普及,市场调查发现,在一些人流动量大的公用场合,如网吧、图书馆、医院等场所,电脑作为一种公共设备,使用率非常高,键盘使用时需要用户不断点击键盘的按键,此过程有人体手指与键盘进行大量的接触,留下的汗液或者一些人体分泌物都蕴含有细菌等微生物。但相关单位却大多缺乏有效的清洁消毒措施,使用者在此方面的卫生预防意识也非常薄弱,因此,电脑的键盘成为藏污纳垢之所和细菌传染的源头,而且使用过久不清理的键盘也容易滋生细菌、病毒和一些有害微生物,此时用户继续使用会对人体产生负面的影响,不利于人体的身体健康;同时,长时间使用后的按键色泽暗淡、甚至表面磨损严重、印字不清晰。
[0003]聚乳酸(PLA)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环保材料,掩埋后可生物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造成温室效应,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普通聚乳酸塑料并不具备抗菌和抑菌的作用,这一点限制了聚乳酸塑料的更广泛应用。纳米氧化锌(ZnO)具有生物性能和抗菌性能。聚己二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对聚乳酸具有增韧作用。通过将聚乳酸、聚己二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纳米氧化锌制备出综合性能更加优异的复合材料,例如同时具有抗菌性能及良好的力学性能,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键盘壳体的生产方法,生产出的抗菌键盘壳体具备抗菌性能、良好的力学性能,能够带给用户舒适的体验。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键盘,其抗菌键盘壳体具备抗菌性能、良好的力学性能,能够带给用户舒适的体验。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键盘壳体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S1、提供丙交酯,将丙交酯制备成聚乳酸;
[0008]步骤S2、将聚乳酸进行改性,形成改性聚乳酸;
[0009]步骤S3、提供纳米氧化锌,制备经表面处理后的纳米氧化锌;
[0010]步骤S4、提供聚己二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将改性聚乳酸、聚己二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经表面处理后的纳米氧化锌混合均匀,进行熔融共混并挤出造粒、干燥,制得复合材料颗粒;
[0011]步骤S5、将复合材料颗粒和增容剂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均匀,压制成片状材料;
[0012]步骤S6、将高压釜加热到80~100℃,待温度稳定后将片状材料放入高压釜内,同时把高压釜内的空气排净,然后关闭排气阀,向高压釜内注入超临界状态的CO2,保压1~2h,以140~180MPa/s的速率泄压,冷却得到复合发泡材料;
[0013]步骤S7、将复合发泡材料注塑成型得到上盖及下盖;
[0014]步骤S8、将所述上盖及下盖进行组装形成抗菌键盘壳体。
[0015]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将丙交酯放入研磨机研磨至粒度均一,放入烧瓶中升温至120~130℃,使丙交酯完全受热熔化,加入催化剂,减压后升温至180~190℃引发聚合反应,反应3~4h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后用乙酸乙酯溶解,过滤、加入去离子水沉淀,分离后即制得黏稠状的聚乳酸。
[0016]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将水杨酸粉末溶于乙醚后放入三口烧瓶中,加入二氟化硼乙醚,回流状态下加热反应3~4h,冷却至室温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分离、去除乙醚后得到无色粉末粗产物,进一步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后,即制得二聚水杨酸内酯晶体;将聚乳酸、二聚水杨酸内酯晶体置于烧瓶中,加热条件下加入乙醚搅拌至液相均一,快速升温恒定至60~70℃,加入水杨酸粉末和过硫酸铵搅拌反应3.5~4.5h,趁热过滤,除去溶剂后即制得淡黄色的改性聚乳酸。
[0017]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将纳米氧化锌置于鼓风干燥箱在60~70℃条件下烘干22~26h,再将纳米氧化锌加入到乙醇水溶液中,经超声波振动处理15~25min,使其分布均匀,再加入调节pH值后的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机械搅拌分散5~15min,一同加入到烧杯中,将烧杯中悬浮液在水浴中机械搅拌3.5~4.5h后,过滤,用无水乙醇冲洗粉末表面,粉末置于55~65℃干燥箱中10~14h,研磨、过筛,制得经表面处理后的纳米氧化锌。
[0018]所述步骤S3中,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含量为纳米氧化锌的3%~4%,粒径为22~38nm。
[0019]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将改性聚乳酸及聚己二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置于鼓风干燥箱在60~70℃条件下烘干22~26h,再将1~5重量份的经表面处理后的纳米氧化锌、65~75重量份的改性聚乳酸和25~35重量份的聚己二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并挤出造粒、干燥,挤出温度为145~185℃,螺杆转速为25~35r/min,制得复合材料颗粒。
[0020]所述步骤S5中,将复合材料颗粒和增容剂过氧化二异丙苯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将挤出所得的粒料通过平板硫化机模压成尺寸为80mm
×
20mm
×
8mm的片状材料;模压过程中进行5~7min的预热和2~4min的冷却,压制时长为5~7min;
[0021]所述步骤S7具体包括:通过精密磨床将复合发泡材料球磨成2~4mm的块状,再通过注塑机注塑成型得到上盖及下盖;注塑机的注射压力筒、喷嘴和模具温度分别为180~190℃、170~180℃和45~55℃。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抗菌键盘,包括抗菌键盘壳体及设于抗菌键盘壳体内的按键模组,所述抗菌键盘壳体采用上述抗菌键盘壳体的生产方法制成;
[0023]所述抗菌键盘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盖与下盖,所述按键模组设于上盖与下盖之间。
[0024]所述抗菌键盘还包括安装于上盖上的触摸板。
[0025]所述抗菌键盘壳体的材料包括1~5重量份的经表面处理后的纳米氧化锌、65~75重量份的改性聚乳酸和25~35重量份的聚己二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抗菌键盘壳体的生产方法及抗菌键盘,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包括纳米氧化锌、改性聚乳酸和聚己二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复合发泡材料,再注塑成型得到上盖和下盖,形成抗菌键盘壳体,从而使得抗菌键盘壳体具备抗菌性能、良好的
力学性能。能够带给用户舒适的体验,不占用键盘额外空间,无需另外开模成本,可不受键盘尺寸的限制,成型简单、力学性能好、便于批量生产。可应用在工作环境相对恶劣的场合,例如对于抗菌性能优异兼顾良好的力学性能具有较高标准的PC(即个人电脑,包括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电视等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及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键盘壳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提供丙交酯,将丙交酯制备成聚乳酸;步骤S2、将聚乳酸进行改性,形成改性聚乳酸;步骤S3、提供纳米氧化锌,制备经表面处理后的纳米氧化锌;步骤S4、提供聚己二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将改性聚乳酸、聚己二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经表面处理后的纳米氧化锌混合均匀,进行熔融共混并挤出造粒、干燥,制得复合材料颗粒;步骤S5、将复合材料颗粒和增容剂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均匀,压制成片状材料;步骤S6、将高压釜加热到80~100℃,待温度稳定后将片状材料放入高压釜内,同时把高压釜内的空气排净,然后关闭排气阀,向高压釜内注入超临界状态的CO2,保压1~2h,以140~180MPa/s的速率泄压,冷却得到复合发泡材料;步骤S7、将复合发泡材料注塑成型得到上盖(21)及下盖(22);步骤S8、将所述上盖(21)及下盖(22)进行组装形成抗菌键盘壳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键盘壳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将丙交酯放入研磨机研磨至粒度均一,放入烧瓶中升温至120~130℃,使丙交酯完全受热熔化,加入催化剂,减压后升温至180~190℃引发聚合反应,反应3~4h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后用乙酸乙酯溶解,过滤、加入去离子水沉淀,分离后即制得黏稠状的聚乳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键盘壳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将水杨酸粉末溶于乙醚后放入三口烧瓶中,加入二氟化硼乙醚,回流状态下加热反应3~4h,冷却至室温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分离、去除乙醚后得到无色粉末粗产物,进一步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后,即制得二聚水杨酸内酯晶体;将聚乳酸、二聚水杨酸内酯晶体置于烧瓶中,加热条件下加入乙醚搅拌至液相均一,快速升温恒定至60~70℃,加入水杨酸粉末和过硫酸铵搅拌反应3.5~4.5h,趁热过滤,除去溶剂后即制得淡黄色的改性聚乳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键盘壳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将纳米氧化锌置于鼓风干燥箱在60~70℃条件下烘干22~26h,再将纳米氧化锌加入到乙醇水溶液中,经超声波振动处理15~25min,使其分布均匀,再加入调节pH值后的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机械搅拌分散5~15min,一同加入到烧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卫刚余思蒸段天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优万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