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气缸体水套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28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集成式气缸体水套及发动机,该集成式气缸体水套,包括水泵分水腔、两个进水导流槽、两个气缸主水套、两个回水导流槽、发动机回水腔以及冷却器进水腔,水泵分水腔设置为V型腔体;水泵泵送的冷却水在集成式气缸体水套的流动路径为两条,其中一条流动路径为水泵分水腔、进水导流槽、气缸主水套、回水导流槽、发动机回水腔,另一条流动路径为水泵分水腔、进水导流槽、冷却器进水腔,水泵泵送的冷却水同时冷却气缸和机油,简化了发动机的冷却管路布局,提高发动机的可靠耐久性。的可靠耐久性。的可靠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气缸体水套及发动机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集成式气缸体水套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包括两个作用,第一个主要作用是将发动机正常工作时产生的多余热量及时带走,以避免各种不良现象产生,第二个主要作用是在发动机冷启动时,使发动机尽快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快速暖机),以降低发动机摩擦功,改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对于V型发动机来说,冷却系统除了要满足以上两个主要作用外,还需要实现紧凑化、轻量化设计,气缸体作为冷却系统最重要的承载部件,气缸体水套的集成化程度体现了发动机整体的紧凑化程度。
[0003]但在现有的V型发动机中,集成化设计加大了气缸体的设计难度,第一个原因是因为V型发动机本身的空间较小,管路布置困难,第二个原因是因为V型发动机具备呈夹角设置的两排气缸和气缸盖,具备两套气缸总成,且两套气缸总成倾斜装配,设计时要兼顾倾斜装配对冷却水套结构的影响。
[0004]因此,亟需集成式气缸体水套及发动机,简化冷却管路布局,提高发动机的可靠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成式气缸体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分水腔(1),设置为V型腔体;进水导流槽(2),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进水导流槽(2)分别连接于所述水泵分水腔(1)的两端;气缸主水套(3),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气缸主水套(3)位于两个所述进水导流槽(2)之间,两个所述气缸主水套(3)与两个所述进水导流槽(2)一一对应连接;回水导流槽(4),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回水导流槽(4)位于两个所述气缸主水套(3)之间,两个所述回水导流槽(4)与两个所述气缸主水套(3)一一对应连接;发动机回水腔(5),设置于所述水泵分水腔(1)的一侧并位于两个所述回水导流槽(4)之间,两个所述回水导流槽(4)分别连接于所述发动机回水腔(5)的两侧;冷却器进水腔(6),设置于所述发动机回水腔(5)远离所述水泵分水腔(1)的一侧并位于两个所述回水导流槽(4)之间,两个所述进水导流槽(2)分别连接于所述冷却器进水腔(6)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气缸体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主水套(3)在靠近所述水泵分水腔(1)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导流槽(2)连接,所述气缸主水套(3)在远离所述水泵分水腔(1)的一端与所述回水导流槽(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气缸体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导流槽(2)在远离所述水泵分水腔(1)的一端与所述冷却器进水腔(6)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恩伟宋建龙高井辉郭超夏春雨韩令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