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游艇用防触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606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游艇用防触礁装置,包括船体和顶起组件,所述船体的中部上方设置有驾驶室,且船体的底部两侧开设有凹槽,用于对船体进行支撑的所述顶起组件安装于凹槽内部,所述顶起组件包括顶板、第一阻尼杆、顶块、推板、连接件和底板,所述顶板下方前后两侧垂直安装有第一阻尼杆,且第一阻尼杆的末端转动安装有顶块,所述顶块的整体呈“L”形设置,且顶块的右侧底部转动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的末端转动连接有连接件,且连接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该游艇用防触礁装置,不仅可以将船体向上抬起,减少撞击板破裂后对船体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减少撞击板受到冲击时对其内部包裹船体的冲击力。体的冲击力。体的冲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游艇用防触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游艇
,具体为一种游艇用防触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游艇,是一种水上娱乐用高级耐用消费品。它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个人及家庭享受生活的需要。在发达国家,游艇像轿车一样多为私人拥有,游艇虽在舒适度和各项品质、各种性能上均有较为优秀良好的表现,但在安全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隐患,需要通过防触礁装置来保证船体快速前进时的安全。
[0003]如申请号为CN202121650195.6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游艇的防触礁装置,该技术游艇的防触礁装置,其通过设在游艇底部的声波传感器和固接在船头最前端的减震柱,所述减震柱远离船身的一侧开有空腔,空腔内设有若干第一减震弹簧,船头侧壁环绕有减震外壳,减震外壳和船头形成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设有若干减震辊,船身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减震板,减震板滑动方向均垂直于船身,减震板和船身之间形成有第三空腔,第三空腔内设有若干第二减震弹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游艇防触礁装置具备防触礁功能,可有效的缓解冲撞力,但是该游艇的防触礁装置在受到冲击力过大导致减震板破裂将会对游艇底部造成破坏,影响游艇后期的使用。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游艇用防触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游艇用防触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游艇用防触礁装置,包括船体和顶起组件,所述船体的中部上方设置有驾驶室,且船体的底部两侧开设有凹槽,用于对船体进行支撑的所述顶起组件安装于凹槽内部,所述顶起组件包括顶板、第一阻尼杆、顶块、推板、连接件和底板,所述顶板下方前后两侧垂直安装有第一阻尼杆,且第一阻尼杆的末端转动安装有顶块,所述顶块的整体呈“L”形设置,且顶块的右侧底部转动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的末端转动连接有连接件,且连接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
[0007]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撞击板,且撞击板的内径大于船体底部的外径。
[0008]进一步的,所述撞击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块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曲臂,且曲臂的始末两端固定安装有弹簧。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块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第二阻尼杆,且第二阻尼杆的顶部两侧与转动曲臂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阻尼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的整体结构与第一连接板的整体结构一致。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游艇用防触礁装置,不仅可以将船体向上抬起,减少撞击板破裂后对船体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减少撞击板受到冲击时对其内部包裹船体的冲击力。
[0013]1.本技术通过顶起组件的设置,使得撞击板在前进时受到撞击时停止,而撞击板内部的船体因惯性的原因继续前进,而船体前进的同时控制底部设置的第一阻尼杆对顶块施加推力,而顶块由于撞击板的原因向左侧移动,使得顶块顺时针发生自转,并将船体顶起,使其远离破损的撞击板,从而达到减少撞击板破裂后对船体的影响的目的;
[0014]2.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接板配合第二阻尼杆的设置,撞击板在受到冲击时首先对其内部设置的弹簧进行挤压,使得弹簧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冲击力进行缓解,同时再通过弹簧中部设置的第二阻尼杆将弹簧复位时往复冲击力进行抵消,降低撞击板受到冲击时对船体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游艇用防触礁装置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游艇用防触礁装置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游艇用防触礁装置的顶起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游艇用防触礁装置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阻尼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船体;2、驾驶室;3、凹槽;4、顶起组件;401、顶板;402、第一阻尼杆;403、顶块;404、推板;405、连接件;406、底板;5、撞击板;6、第一连接板;7、转动块;8、曲臂;9、弹簧;10、第二阻尼杆;11、第二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

图3所示,一种游艇用防触礁装置,包括船体1和顶起组件4,船体1的中部上方设置有驾驶室2,且船体1的底部两侧开设有凹槽3,用于对船体1进行支撑的顶起组件4安装于凹槽3内部,顶起组件4包括顶板401、第一阻尼杆402、顶块403、推板404、连接件405和底板406,顶板401下方前后两侧垂直安装有第一阻尼杆402,且第一阻尼杆402的末端转动安装有顶块403,顶块403的整体呈“L”形设置,且顶块403的右侧底部转动安装有推板404,推板404的末端转动连接有连接件405,且连接件40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406,底板406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撞击板5,且撞击板5的内径大于船体1底部的外径,使得撞击板5在前进时受到撞击时停止,而撞击板5内部的船体1因惯性的原因继续前进,而船体1前进的同时控制底部设置的第一阻尼杆402对顶块403施加推力,而顶块403由于撞击板5的原因向左侧移动,使得顶块403顺时针发生自转,并将船体1顶起,使其远离破损的撞击板5,从而达到减少
撞击板5破裂后对船体1的影响的目的。
[0022]如图4所示,撞击板5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6,且第一连接板6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块7,转动块7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曲臂8,且曲臂8的始末两端固定安装有弹簧9,转动块7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第二阻尼杆10,且第二阻尼杆10的顶部两侧与转动曲臂8转动连接,第二阻尼杆1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1,且第二连接板11的整体结构与第一连接板6的整体结构一致,撞击板5在受到冲击时首先对其内部设置的弹簧9进行挤压,使得弹簧9对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11之间的冲击力进行缓解,同时再通过弹簧9中部设置的第二阻尼杆10将弹簧9复位时往复冲击力进行抵消,降低撞击板5受到冲击时对船体1的影响。
[0023]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游艇用防触礁装置时,首先,这就是该游艇用防触礁装置的工作原理。
[0024]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游艇用防触礁装置,包括船体(1)和顶起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中部上方设置有驾驶室(2),且船体(1)的底部两侧开设有凹槽(3),用于对船体(1)进行支撑的所述顶起组件(4)安装于凹槽(3)内部,所述顶起组件(4)包括顶板(401)、第一阻尼杆(402)、顶块(403)、推板(404)、连接件(405)和底板(406),所述顶板(401)下方前后两侧垂直安装有第一阻尼杆(402),且第一阻尼杆(402)的末端转动安装有顶块(403),所述顶块(403)的整体呈“L”形设置,且顶块(403)的右侧底部转动安装有推板(404),所述推板(404)的末端转动连接有连接件(405),且连接件(40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4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游艇用防触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0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平王建宇于美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永胜盈华游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