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848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外壳和电池包,电池包位于外壳的容置腔内,电池包包括电池组、压片和底托,压片盖设于底托上,电池组夹设于压片和底托之间,电池组包括多个圆柱电芯以及夹设于相邻圆柱电芯的外周面之间的支架,多个圆柱电芯堆叠形成三棱柱电芯堆,而在支架放置于圆柱电芯之间,每个支架同时抵接三个圆柱电芯的外周面,可在减少支架的数量,以减小电池组体积的同时,确保相邻的圆柱电芯的外周面均保持间隔,以防止圆柱电芯在老化膨胀或者季节性的热胀冷缩因素影响下产生机械损伤而失效。另外,因支架是设置于电池组中的多个圆柱电芯的外周面,而并非是设置于圆柱电芯轴向的两端,可保证电池组体积小巧。证电池组体积小巧。证电池组体积小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消费者对移动电源个性化需求的多样性发展,移动电源可适应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其自身的功能和特点也在不断扩充和细分,而小体积和大容量则是移动电源的最急迫需要优化的性能之一。但是若为提高移动电源的容量,则必须要增加其电芯的数量,而电芯数量的增加则会导致移动电源体积的增大,且若一味追求移动电源体积的减小,使得相邻电芯之间的距离减小,则会影响电芯在使用过程中的膨胀空间及散热,从而影响移动电源的性能。
[0003]因此,亟需一种移动电源,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电源,以提高移动电源的容量,减小移动电源的体积。
[0005]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移动电源,包括:
[0007]外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盖、后盖和套筒,所述套筒具有两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分别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两端开口处;
[0008]电池包,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盖(11)、后盖(13)和套筒(12),所述套筒(12)具有两端开口的容置腔(120),所述前盖(11)和所述后盖(13)分别设置于所述套筒(12)的两端开口处;电池包(2),位于所述容置腔(120)内且与所述前盖(11)、所述后盖(13)通讯连接,所述电池包(2)包括电池组(21)、压片(22)和底托(23),所述压片(22)盖设于所述底托(23)上,所述电池组(21)夹设于所述压片(22)和所述底托(23)之间;所述电池组(21)包括多个圆柱电芯(211)和支架(212),多个所述圆柱电芯(211)堆叠形成三棱柱电芯堆,所述支架(212)插设于所述圆柱电芯(211)之间并同时抵接三个所述圆柱电芯(211)的外周面,相邻所述圆柱电芯(211)的外周面保持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12)设置有多组,至少所述电池组(21)的两端各设置一组所述支架(212),且每个所述支架(212)均与所述圆柱电芯(211)的外周面相对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2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电池组(21)沿所述圆柱电芯(211)的轴向依次排列,相邻所述电池组(21)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片(214),所述电池包(2)的两端设置有第二绝缘片(2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22)的外壁面设置有外过线槽(221),所述外过线槽(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房永前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