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山桐子油提取用的蒸馏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70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蒸馏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山桐子油提取用的蒸馏罐,包括罐体和顶盖,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罐体的底端外部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仓、导管、蒸汽引管和夹腔,所述加热仓固定连接在罐体的底端,所述罐体的内底端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杆身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导热叶板,所述导热叶板的内部均设置有气道,所述气道靠近转杆的一侧上下部均连通气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本蒸馏罐加热机构通过夹腔以及导热叶板使得罐体内部的混合油液各部分加热均匀,保证油液充分吸收热量,加热蒸发时间大大缩短,热量传递更加的高效,溶液充分吸收蒸汽热量。分吸收蒸汽热量。分吸收蒸汽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山桐子油提取用的蒸馏罐


[0001]本技术涉及蒸馏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山桐子油提取用的蒸馏罐。

技术介绍

[0002]山桐子油,被称为“液体脑黄金”,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档木本食用植物油,长期食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衰老、降三高、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等,其原料由山桐子的果实和种子提取制成,这一过程需要利用混合液沸点的不同,将混合油液放入蒸馏罐中进行水蒸汽蒸馏。
[0003]现有的蒸馏罐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现有的蒸馏罐内部蒸汽加热,混合液上下加热不均,加热效率低;二是山桐子油混合液内部夹杂着诸多杂质,静态加热蒸发,管壁容易粘接杂质,影响热量传递的同时不易日后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山桐子油提取用的蒸馏罐,本蒸馏罐加热机构通过夹腔以及导热叶板使得罐体内部的混合油液各部分加热均匀,保证油液充分吸收热量,加热蒸发时间大大缩短,热量传递更加的高效,溶液充分吸收蒸汽热量,同时清理机构通过电机,借助上接盘、下接盘和连接杆转动转杆,进而通过导热叶板以及毛刷清理罐体底端以及侧壁上的粘接杂质,避免热量传递阻隔的同时,以方便后期清洗处理。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山桐子油提取用的蒸馏罐,包括罐体和顶盖,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罐体的底端外部设置有加热机构;
[0007]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仓、导管、蒸汽引管和夹腔,所述加热仓固定连接在罐体的底端,所述罐体的内底端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杆身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导热叶板,所述导热叶板的内部均设置有气道,所述气道靠近转杆的一侧上下部均连通气腔;
[0008]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电机、转接柱、连接杆以及毛刷,所述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加热仓的底端中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加热仓的底端并固定连接有下接盘,所述转杆的底端贯穿至加热仓的内顶端,所述转杆的外侧下部固定连接有上接盘,所述导热叶板的远离转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毛刷。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混合油液加入罐体的内部,合上顶盖,将外部蒸汽通过蒸汽进口进入夹腔的内部,热量经过罐体侧壁传导加热混合液,同时过量的蒸汽又通过导管注入到加热仓的内部,一部分热气加热罐体的底端,进而加热底端溶液,一部分蒸气通过转杆底端的气腔进入导热叶板内的气道中,导热叶板将水蒸汽的热量传导至混合液的中部,使混合油液均匀受热,热量传递更加快速高效,蒸发时间缩短,随后残余水蒸汽通过蒸汽引管引
出,罐体内部含油的蒸汽随后通过蒸馏嘴排出,等待冷却,混合液在加热蒸馏过程中,启动电机通过下接盘、连接杆和上接盘传动,使得转杆带动导热叶板以及其上毛刷转动,导热叶板转动便于液体流动,热量传递加速,罐体底端的杂质翻起,避免罐体内底端杂质高温粘接,毛刷转动用以清理罐体侧壁上的杂质,同样避免粘接,便于蒸馏结束罐体清洗,节省时间,轻松不费力。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夹腔固定连在罐体的外侧中部,所述夹腔的底端与加热仓之间通过若干分布均匀的导管连通,所述夹腔的一侧中上部设置有蒸汽进口。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蒸汽在完全充斥夹腔后,过量的蒸汽将经过导管进入加热仓的内部,下接盘在电机驱动下带动上接盘以及转杆转动,水蒸汽在转杆转动中,从其底端通过气腔进入气道中。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转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在转接柱的内部,所述转接柱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蒸汽引管,所述蒸汽引管的顶端贯穿顶盖的中部。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杆顶端转动连接在转接柱的内部,水蒸汽通过气道后汇聚在转杆的顶端并进入蒸汽引管的内部,随后排出在外。
[0014]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顶端中部与螺纹转座的底端外侧之间通过滑动转块连接,所述滑动转块共有两个且均固定连接在螺纹转座的底端两侧,所述螺纹转座的中部螺纹连接在蒸汽引管的管身中上部。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转座通过滑动转块转动连接在顶盖的顶壁内,螺纹转座转动中,其中部螺纹连接的蒸汽引管随之上下移动,此设计目的便于顶盖盒盖时,蒸汽引管不会与转杆冲突,同时也便于蒸汽引管与转杆对接卡和,只需通过转动螺纹转座升降蒸汽引管便可。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上接盘的顶端外径与下接盘的底端外径之间通过若干分布均匀的连接杆连接。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连接上接盘与下接盘,传递电机的扭矩时,不影响水蒸汽通过气腔进入气道。
[0018]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后端上中部铰链连接在顶盖的后端下中部,所述顶盖的顶端两侧中部均设置有蒸馏嘴。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顶盖与罐体铰接,便于更好管理的蒸馏罐的顶盖,同时蒸馏嘴设置在顶盖的两侧也便于收集山桐子蒸气。
[0020]进一步地,所述转杆的顶端及底端均设置有气腔。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腔设置在转杆的两端便于外部水蒸气进出气道传导热量,加热混合液。
[0022]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本技术中,混合油液加入罐体的内部,外部蒸汽进入夹腔的内部,热量经过罐体侧壁传导加热混合液,过量的蒸汽又通过导管注入到加热仓的内部,一部分热气加热罐体的底端,进而加热底端溶液,一部分蒸气通过气腔进入导热叶板内的气道中,导热叶板将水蒸汽的热量传导至混合液的中部,使混合油液均匀受热,热量传递更加快速高效,蒸发时间缩短。
[0024]2、本技术中,混合液在加热蒸馏过程中,启动电机通过下接盘、连接杆和上接
盘传动,使得转杆带动导热叶板以及其上毛刷转动,导热叶板转动便于液体流动,热量传递加速,罐体底端的杂质翻起,避免罐体内底端杂质高温粘接,毛刷转动用以清理罐体侧壁上的杂质,避免粘接,便于蒸馏结束罐体清洗,实现节省时间,轻松不费。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山桐子油提取用的蒸馏罐的俯视立体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山桐子油提取用的蒸馏罐的正视剖视图;
[002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山桐子油提取用的蒸馏罐中导热叶板的俯视立体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山桐子油提取用的蒸馏罐中转杆的正视剖视图;
[0029]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山桐子油提取用的蒸馏罐中顶盖的俯视图;
[0030]图6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31]图7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32]图例说明:
[0033]1、顶盖;2、蒸馏嘴;3、蒸汽进口;4、加热机构;401、夹腔;402、加热仓;403、导管;404、导热叶板;405、气道;406、气腔;407、蒸汽引管;5、罐体;6、清理机构;601、电机;602、毛刷;603、连接杆;604、上接盘;605、下接盘;606、转接柱;607、转杆;7、滑动转块;8、螺纹转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山桐子油提取用的蒸馏罐,包括罐体(5)和顶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5)的内部设置有清理机构(6),所述罐体(5)的底端外部设置有加热机构(4);所述加热机构(4)包括加热仓(402)、导管(403)、蒸汽引管(407)和夹腔(401),所述加热仓(402)固定连接在罐体(5)的底端,所述罐体(5)的内底端转动连接有转杆(607),所述转杆(607)的杆身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导热叶板(404),所述导热叶板(404)的内部均设置有气道(405),所述气道(405)靠近转杆(607)的一侧上下部均连通气腔(406);所述清理机构(6)包括电机(601)、转接柱(606)、连接杆(603)以及毛刷(602),所述电机(60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加热仓(402)的底端中部,所述电机(601)的输出端贯穿加热仓(402)的底端并固定连接有下接盘(605),所述转杆(607)的底端贯穿至加热仓(402)的内顶端,所述转杆(607)的外侧下部固定连接有上接盘(604),所述导热叶板(404)的远离转杆(6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毛刷(6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山桐子油提取用的蒸馏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腔(401)固定连在罐体(5)的外侧中部,所述夹腔(401)的底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促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林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