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抗拉性底部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动车框架
,具体为一种动车抗拉性底部框架。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动车以车载动力蓄电池为动力源来驱动车辆行驶,由于电动车具有节能、环保、轻便的特点,并且使用费用较低,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动车在底部的框架中都具有抗拉性质。
[0003]现有的动车抗拉性底部框架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连接,在安装的过程中难以在保证安装效率的同时也保证对其的安装稳定性和连接质量,难以保证动车的使用需求,使用存在弊端,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动车抗拉性底部框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动车抗拉性底部框架,旨在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
[0005]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动车抗拉性底部框架,包括连接框,连接框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框,连接框与安装框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框远离安装框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0007]连接机构包括有安装槽、抵压机构、限定杆、螺帽与固定条,安装槽开设在连接框的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抗拉性底部框架,包括连接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框,所述连接框与安装框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框远离安装框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安装槽、抵压机构、限定杆、螺帽与固定条,所述安装槽开设在连接框的内部靠近安装框的内部,所述安装框的一端部分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限定杆贯穿在安装框和连接框的内部,所述固定条固定连接在限定杆的上端面,所述螺帽螺纹套接在限定杆的外部,所述抵压机构位于安装框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抗拉性底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机构包括有手柄、螺杆、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明道,阎瑞珍,袁成道,唐兆旭,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汽联合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