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新能源汽车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在电动汽车领域,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对动力电池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在使用安全方面和使用寿命方面均有着较高的要求。电池的电池单体通常是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通过卷绕或者叠片等方式组装成电极组件(裸电芯),之后装入外壳,最后注入电解液后得到的。但是,现有的电池单体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电极组件被损坏的现象,从而极容易造成电池单体引发短路风险,且导致电池单体的使用稳定性较差,进而不利于提升电池单体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有效提升电池单体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电极组件、第一绝缘件和支撑架;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壁;所述电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具有第一壁;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第一绝缘件,沿所述第一壁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壁面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以及支撑架,沿所述第一壁的厚度方向,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绝缘件之间,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绝缘件热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绝缘件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热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透光率为T1,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透光率为T2,满足,T1>T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40%≤T1≤9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60%≤T1≤99%。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0%≤T2≤10%。6.根据权利要求2
‑
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壁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层叠设置并热熔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壁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为D1,满足,0.5mm≤D1≤2.5mm。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壁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为D2,满足,0.5mm≤D2≤2.5mm。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本体部,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凸出于所述本体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壁的厚度方向。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本体部的两端均凸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一对应设置。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包括:绝缘本体,沿所述第一壁的厚度方向,所述绝缘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壁面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凸起,凸设于所述绝缘本体面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所述凸起具有所述第二连接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壁的厚度方向,所述凸起具有面向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部抵靠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面;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抵靠于所述第一壁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面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林,徐良帆,张倩倩,罗梦坤,李全坤,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