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航空总医院专利>正文

一种安置于脑室内的网状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33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置于脑室内的网状支架,所述网状支架整体呈筒形,所述网状支架由中部的拱形段和两端的扩口段构成,所述扩口段的端部设有凸起的网状结构支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内镜下脑室造瘘后瘘口闭合的问题,网状支架的弯曲筒形网状结构完美适配于侧脑室三角区解剖形态,网状结构可使脑脊液顺畅通过,避免影响脑脊液循环;扩口段以及整体网状结构可增加网状支架与瘘口的接触面积,避免网状支架滑脱或移位。架滑脱或移位。架滑脱或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置于脑室内的网状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引流器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安置于脑室内的网状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脑室内出血可由高血压出血、动脉瘤破裂、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或颅脑创伤引起。当血液进入脑室系统时,由于血液产生无菌性炎症,导致脑室粘连,造成脑脊液的循环受阻,从而发生孤立性脑室扩张。此外,手术、肿瘤、放疗、感染等情况亦会造成侧脑室三角区粘连,从而引起孤立性脑室扩张。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医师治疗孤立性脑室扩张时,多是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或内镜下脑室造瘘术。中国专利201821168249.3公开了一种安置于脑内的新型防移位导水硅胶管,包括圆柱状管体,圆柱状管体的上部设置有与圆柱状管体一体成型的漏斗形管体,圆柱状管体的下半部分的外圆周上分别设置有圆环形凸起和多个通孔。该防移位导水硅胶管导水速度快,不会堵塞和产生移位。但仅作为中脑导水管应用,不适配于侧脑室三角区结构。
[0003]现有技术中脑室腹腔分流术存在分流故障、感染等情况并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体负担以及造成劳动能力受限,同时造成较大的医疗经济负担。内镜下脑室造瘘也存在瘘口闭合的问题,最终导致脑室系统局部仍然扩张并对邻近的脑组织结构造成明显的占位效应,患者仍需面对多次手术及手术并发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置于脑室内的网状支架,解决内镜下脑室造瘘后瘘口闭合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安置于脑室内的网状支架,所述网状支架整体呈筒形,所述网状支架由中部的拱形段和两端的扩口段构成,所述扩口段的端部设有凸起的网状结构支点。
[0006]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拱形段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35
°±
15
°

[0007]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状支架由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高分子材料为PC、PS、PMMA、PE、PP、PVC、PET、PEBAX、FEP、PA、TPU中的一种。
[0009]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状支架为一体成型。
[0010]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状支架通过脑室镜下直视植入或置于输送器导管内通过自扩张式支架植入。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2]1、本技术的网状支架整体呈弯曲筒形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可使脑脊液顺畅通过,避免影响脑脊液循环。
[0013]2、本技术中网状支架的拱形段呈135
°±
15
°
弧形设计,完美适配于侧脑室三角区解剖形态。
[0014]3、本技术中网状支架的扩口段以及整体网状结构可增加网状支架与瘘口的接触面积,避免网状支架滑脱或移位。
[0015]4、本技术的网状支架的镂空设计可以防止局部炎性细胞或室管膜包裹而造成整体的阻塞。
[0016]5、本技术的网状支架内径可使软性内镜通过,方便术中植入网状支架后镜下确认网状支架位置及脑室内部情况。
[0017]6、本技术的网状支架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可采取脑室镜下直视植入以及置于输送器导管内采取自扩张式支架植入方式。
[0018]7、本技术的网状支架结构简单,可一体成型。
[0019]8、本技术整体制造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
[0022]参见图1,一种安置于脑室内的网状支架,网状支架1整体呈筒形,网状支架1由中部的拱形段11和两端的扩口段12构成,扩口段12的端部设有凸起的网状结构支点121。
[0023]在本实施例中,网状支架的拱形段11为弯曲的直筒形网状结构,网状支架的扩口段12为漏斗形或喇叭口形网状结构。网状支架整体呈弯曲筒形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可使脑脊液顺畅通过,避免影响脑脊液循环。网状支架的扩口段以及整体网状结构可增加网状支架与瘘口的接触面积,避免网状支架滑脱或移位。
[0024]在本实施例中,拱形段11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35
°±
15
°
。网状支架的拱形段呈135
°±
15
°
弧形设计,完美适配于扩张的侧脑室三角区解剖形态。网状支架的镂空设计可以防止局部炎性细胞或室管膜包裹而造成整体的阻塞。
[0025]网状支架内径可使软性内镜通过,术中在完成内镜下脑室造瘘后可于脑室镜下直视将网状支架置于瘘口中,起到支撑作用。或将网状支架置于输送器及导管内,在内镜工作通道引导下将网状支架通过自扩张方式置于瘘口处,起到支撑作用。植入网状支架后镜下确认网状支架位置及脑室内部情况。
[0026]在本实施例中,网状支架1由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高分子材料包括但不限于PC或称为聚碳酸酯、PS或称为聚苯乙烯、PMMA或称为亚克力、PE或称为热塑性树脂、PP或称为聚丙烯、PVC或称为聚氯乙烯、PET或称为涤纶树脂、PEBAX或称为聚醚嵌段聚酰胺、FEP或称为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PA或称为尼龙、TPU或称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
[0027]在本实施例中,网状支架1为一体成型。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可以采用水凝胶3D打印或者混合抗生素成分。
[0028]本技术整体制造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置于脑室内的网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支架整体呈筒形,所述网状支架由中部的拱形段和两端的扩口段构成,所述扩口段的端部设有凸起的网状结构支点,所述拱形段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35
°±
1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支架由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健肖庆
申请(专利权)人:航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