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充药物胶原海绵静脉网状外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96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填充药物胶原海绵静脉网状外支架。外伤及肿瘤术后的创面会进行大范围组织清扫,血管周微环境遭到破坏,静脉移植易出现早期并发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多层网状管体结构,由内螺旋线体、外螺旋线体和若干支撑环体组成,沿多层网状管体结构的长度方向同轴布置;其中,若干支撑环体形状相同并沿多层网状管体结构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平行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静脉移植体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撑,可降解并能有效抑制静脉扩张;多层网状结构能在术后嵌合脂肪颗粒,为静脉移植的改建提供良好的再生微环境,调节炎症反应,有效降低早期并发症的出现;能负载二甲双胍胶原海绵,缓释并抑制内膜增生,效果持久,改善术后静脉移植物的管腔均匀性。的管腔均匀性。的管腔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充药物胶原海绵静脉网状外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静脉外支架,具体涉及一种填充药物胶原海绵静脉网状外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静脉移植是进行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动脉损伤修复手术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冠状动脉疾病的预后。除慢性血管疾病外,外伤、动脉体瘤和肿瘤侵犯往往造成四肢动脉及颈动脉的大范围损伤,需要进行节段性的修复重建以恢复血流,从而避免供血不足引起的截肢、卒中等并发症。
[0003]采用人工血管替代物进行血管修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血管移植首选的移植体还是自体血管。静脉移植是目前颈动脉和四肢动脉的最主要临床修复手段,但临床发现,静脉移植物也并不完全可靠,静脉移植在后期常出现不可逆的静脉内膜增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并发症导致血管狭窄,只能再次进行手术。静脉移植物病由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引起,这些过程可导致移植物完全闭塞。在静脉移植物上放置外支架被认为可加强对动脉压力和剪切应力的抵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对内膜的诱导,从而抑制新生内膜的增厚,可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但外伤及肿瘤术后的创面通常会进行大范围的组织清扫,使血管周结缔组织完全丧失,血管周微环境遭到破坏。而血管周脂肪结缔组织维护的血管周微环境,对血管的生理功能和修复再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在这类损毁创面的血管床上进行静脉移植时,常因血管微环境的破坏,在早期出现一些除内膜增生以外的并发症导致重建的失败,如早期栓塞、静脉早期膨胀、吻合口爆裂,严重炎症感染等。传统的外支架主要提供力学支撑,对损毁创面带来的早期并发症没有显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填充药物胶原海绵静脉网状外支架,以解决血管周微环境遭到破坏情况下、静脉移植易出现早期并发症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填充药物胶原海绵静脉网状外支架,所述外支架包括多层网状管体结构,所述多层网状管体结构由内螺旋线体、外螺旋线体和若干支撑环体组成;
[0007]所述内螺旋线体、所述外螺旋线体和若干所述支撑环体沿所述多层网状管体结构的长度方向同轴布置;其中,若干所述支撑环体形状相同并沿所述多层网状管体结构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平行布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内螺旋线体为左旋螺旋线体,所述外螺旋线体为右旋螺旋线体。
[0009]或者,所述内螺旋线体为右旋螺旋线体,所述外螺旋线体为左旋螺旋线体。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多层网状管体结构中,所述支撑环体位于最内层,所述外螺旋线体位于最外层,所述内螺旋线体位于所述支撑环体和所述外螺旋线体之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体的外壁紧贴所述内螺旋线体的内壁,所述内螺旋线体的
外壁紧贴所述外螺旋线体的内壁。
[0012]或者,所述多层网状管体结构中,所述内螺旋线体位于最内层,所述外螺旋线体位于最外层,所述支撑环体位于所述内螺旋线体和所述外螺旋线体之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内螺旋线体的外壁紧贴所述支撑环体的内壁,所述支撑环体的外壁紧贴所述外螺旋线体的内壁。
[0014]或者,所述多层网状管体结构中,所述内螺旋线体位于最内层,所述支撑环体位于最外层,所述外螺旋线体位于所述内螺旋线体和所述支撑环体之间。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内螺旋线体的外壁紧贴所述外螺旋线体的内壁,所述外螺旋线体的外壁紧贴所述支撑环体的内壁。
[0016]进一步地,所述多层网状管体结构的网格空隙内填充有药物胶原海绵。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技术提供的填充药物胶原海绵静脉网状外支架,为静脉移植体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撑,具有可降解性,能有效抑制静脉扩张。并且,基于多层网状结构,以及各层结构本身的微孔,本技术的外支架能在术后嵌合脂肪颗粒,在早期恢复血管周结缔组织,为静脉移植的改建提供良好的再生微环境,调节炎症反应,有效降低早期并发症的出现。
[0019]同时,本技术提供的填充药物胶原海绵静脉网状外支架,能负载二甲双胍,负载的二甲双胍以胶原海绵的形式填充在外支架的多层网状结构中和结构本身的微孔中,缓释并抑制内膜增生,效果持久,改善术后静脉移植物的管腔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22]图中标识为:
[0023]1‑
内螺旋线体,2

外螺旋线体,3

支撑环体,4

网格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6]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包括”、“布置”、“设置”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
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002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填充药物胶原海绵静脉网状外支架,适用于外伤或肿瘤术后、创面被大范围清扫的静脉移植修复术,临床特征为血管周结缔组织完全丧失,血管周微环境遭到破坏。所述外支架包括多层网状管体结构,多层网状管体结构的网格空隙4内填充有药物胶原海绵。
[0028]如图1,多层网状管体结构为三层结构,各层分别为内螺旋线体1、外螺旋线体2和支撑环体3。内螺旋线体1、外螺旋线体2和支撑环体3沿多层网状管体结构的长度方向同轴布置。其中,支撑环体3布置有多个,形状相同并沿多层网状管体结构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平行布置。内螺旋线体1和外螺旋线体2是互相相反的螺旋线体,在某些实施例中,内螺旋线体1为左旋螺旋线体,外螺旋线体2为右旋螺旋线体。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计为,内螺旋线体1为右旋螺旋线体,外螺旋线体2为左旋螺旋线体。
[0029]多层网状管体结构的各层结构可以按不同的顺序布置:
[0030]实施例1:
[0031]多层网状管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充药物胶原海绵静脉网状外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架包括多层网状管体结构,所述多层网状管体结构由内螺旋线体(1)、外螺旋线体(2)和若干支撑环体(3)组成;所述内螺旋线体(1)、所述外螺旋线体(2)和若干所述支撑环体(3)沿所述多层网状管体结构的长度方向同轴布置;其中,若干所述支撑环体(3)形状相同并沿所述多层网状管体结构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平行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充药物胶原海绵静脉网状外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旋线体(1)为左旋螺旋线体,所述外螺旋线体(2)为右旋螺旋线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充药物胶原海绵静脉网状外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旋线体(1)为右旋螺旋线体,所述外螺旋线体(2)为左旋螺旋线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充药物胶原海绵静脉网状外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网状管体结构中,所述支撑环体(3)位于最内层,所述外螺旋线体(2)位于最外层,所述内螺旋线体(1)位于所述支撑环体(3)和所述外螺旋线体(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填充药物胶原海绵静脉网状外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体(3)的外壁紧贴所述内螺旋线体(1)的内壁,所述内螺旋线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迎港吴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