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保护伞的取栓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45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保护伞的取栓支架,包括支架中段,所述支架中段一端的表面上设置支架近端显影点,另一端设置支架远端显影点;支架近端,所述支架近端的开口端连接所述支架中段的一端,所述支架近端上设置多个变密度网孔,所述支架近端自然张开后呈第一椭圆状;支架远端,所述支架远端的开口端连接所述支架中段的另一端,所述支架远端上设置有多个变密度网孔,所述支架远端自然张开后呈第二椭圆状,所述支架近端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架远端开口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取栓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保护伞,提高了取栓支架捕捉血栓的能力,支架近端显影点和支架远端显影点分别设置在保护伞口,有利于确定目标位置,能精确地获得打开保护伞的时间。得打开保护伞的时间。得打开保护伞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保护伞的取栓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双保护伞的取栓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机械取栓已成为救治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最重要的一个手段,临床上常用的几款取栓支架通常仅能捕获红色血栓和混合血栓。
[0003]如申请号为2020104824449公开了一种取栓支架及取栓系统,所述取栓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远端的保护伞,所述支架本体的远端形成第一开口端,所述保护伞的近端形成与所述第一口端正相对的伞口端,所述保护伞的远端形成与所述伞口端正相对的封口端,所述伞口端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相连接,以使所述取栓支架的内部形成连续的通道。
[0004]上述的取栓支架只在一端设置保护伞,降低了取栓支架捕捉血栓的能力,显影点设置在伞口的尖端,难以确定打开保护伞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保护伞的取栓支架,能够解决取栓支架捕捉血栓能力较低且难以确定打开保护伞时间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双保护伞的取栓支架,包括:
[0006]支架中段,为螺旋结构,所述支架中段一端的表面上设置支架近端显影点,另一端设置支架远端显影点;
[0007]支架近端,为伞形形状,所述支架近端的开口端连接所述支架中段的一端,所述支架近端上设置多个变密度网孔,所述支架近端自然张开后呈第一椭圆状;
[0008]支架远端,为伞形形状,所述支架远端的开口端连接所述支架中段的另一端,所述支架远端上设置有多个变密度网孔,所述支架远端自然张开后呈第二椭圆状,所述支架近端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架远端开口的直径。
[0009]优选地,所述支架近端显影点为合金显影环,固定方式为焊接或胶水。
[0010]优选地,所述合金显影环为铂铱显影环或铂钨显影环。
[0011]优选地,所述支架远端显影点为合金弹簧圈,所述合金弹簧圈的固定方式为焊接或胶水。
[0012]优选地,所述合金弹簧圈为铂铱合金或铂钨丝。
[0013]优选地,所述支架中段的螺旋结构为S型或双S型。
[0014]优选地,所述支架中段采用大小网孔交替结构。
[0015]优选地,所述支架中段上设置中段显影点,采用螺旋弹簧圈结构,在所述支架中段上轴向的对角两端各设置一个所述支架中段显影点。
[0016]优选地,所述螺旋弹簧圈的材质为铂铱合金、铂钨合金或铂镍合金中的一种。
[0017]优选地,所述螺旋弹簧圈的圈丝直径为0.02mm

0.05mm。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取栓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保护伞,提高了取栓支架捕捉血栓的能力,支架近端显影点和支架远端显影点分别设置在保护伞口,有利于确定目标位置,从而能精确地获得打开保护伞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取栓支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a

2c为支架中段展开平面后不同结构的示意图;
[0021]1.支架中段、2.支架近端、3.支架远端、4.支架近端显影点、5.支架远端显影点、6.支架中段显影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双保护伞的取栓支架,包括:支架中段1,为螺旋结构,所述支架中段1一端的表面上设置支架近端显影点4,另一端设置支架远端显影点5;支架近端2,为伞形形状,所述支架近端2的开口端连接所述支架中段1的一端,所述支架近端2上设置多个变密度网孔,所述支架近端2自然张开后呈第一椭圆状,可实现支架近端2的有效贴壁,防止支架到位后的移位;支架远端3,为伞形形状,所述支架远端3的开口端连接所述支架中段1的另一端,所述支架远端3上设置有多个变密度网孔,所述支架远端3自然张开后呈第二椭圆状,所述支架近端2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架远端3开口的直径。
[002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近端显影点4为铂铱显影环,长度为1.0mm,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支架中段1的一端;所述支架近端显影点4还可为铂钨合金显影环,长度为1.5mm,通过锡焊或胶水固定在所述支架中段1的一端。
[002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中段1的螺旋结构为S型或双S型,采用大小网孔交替结构。
[002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远端显影点5为合金弹簧圈,所述合金弹簧圈的固定方式为焊接或胶水,所述合金弹簧圈为铂铱合金或铂钨丝。
[002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中段1上设置支架中段显影点6,采用螺旋弹簧圈结构,所述支架中段显影点6为铂铱合金显影圈,在轴向开放的对角两端各含有一个,长度为1.0mm,显影丝的直径为0.03mm;所述支架中段显影点6还可为铂钨合金显影圈,在轴向开放的对角两端各含有一个,长度为1.5mm,显影丝的直径为0.04mm,S型开放杆的两侧各含有一个长度为1.0mm的铂铱合金显影圈,错位分布;所述支架中段显影点6还可为铂镍合金显影圈,在轴向开放的对角两端各含有一个长度为1.5mm的铂钨合金显影圈,显影丝的直径为0.03mm;所述支架中段显影点6还可为长度为1.0mm的铂钨合金显影圈,显影丝的直径为0.04mm。
[00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保护伞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中段,为螺旋结构,所述支架中段一端的表面上设置支架近端显影点,另一端设置支架远端显影点;支架近端,为伞形形状,所述支架近端的开口端连接所述支架中段的一端,所述支架近端上设置多个变密度网孔,所述支架近端自然张开后呈第一椭圆状;支架远端,为伞形形状,所述支架远端的开口端连接所述支架中段的另一端,所述支架远端上设置有多个变密度网孔,所述支架远端自然张开后呈第二椭圆状,所述支架近端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架远端开口的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保护伞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近端显影点为合金显影环,固定方式为焊接或胶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保护伞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显影环为铂铱显影环或铂钨显影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保护伞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远端显影点为合金弹簧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国锋梁晨辉王杨杨晗谢明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英威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