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栓抽吸系统,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负压吸引泵、血液收集罐、血栓抽吸连接装置和抽吸导管;所述血栓抽吸连接装置包括线缆、控制器本体、双排管、单腔管、开关和鲁尔接头;所述控制器本体包括三通阀、内部气路通道、电磁阀、控制电路板、压力传感器和密封接头;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电磁阀控制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三通阀与所述内部气路通道连通;双排管包括并排设置的气路管和电路管;所述密封接头与所述血液收集罐可拆卸的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识别当前的抽吸状态,并能提供可控的负压,可对不同的抽吸状态进行提示,方便在治疗后将控制器主体部分作整体更换,无需拆卸清洗。无需拆卸清洗。无需拆卸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栓抽吸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血栓抽吸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血栓性疾病发病率日益增多,此类疾病能够阻塞或完全中断血液流动。倘若血管中发生这类栓塞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轻则致残,严重可导致死亡。
[0003]目前,负压吸引系统在治疗缺血性中风、冠脉和下肢深静脉栓塞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抽吸导管来清除血管中的血栓等异物,将抽吸导管输送至血栓部位,通过在抽吸导管的近端施加负压使得血栓等异物沿导管内腔排出体外,重新建立血液循环;其手术创口小,风险低,愈后理想,护理简单。
[0004]然而,第一方面,现有的负压吸引系统往往采用功率恒定的抽吸泵,这使得治疗过程中负压恒定、持续、且不可控,导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大,易造成管路堵塞,增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痛苦,引起并发症;第二方面,在治疗过程中不易分辨系统的工作状态,也无法准确判断系统是否正常工作,从而增加了手术难度;第三方面,现有的负压吸引系统往往采用整体结构,除了血液收集罐是可拆卸、可清洗、可消毒后再利用的部件,系统其他部分难以实现清洗、消毒,这为器械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栓抽吸系统,其能够解决或部分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栓抽吸系统,包括:
[0007]通过气路连通的负压吸引泵、血液收集罐、血栓抽吸连接装置和抽吸导管;所述血栓抽吸连接装置包括线缆、控制器本体、双排管、单腔管、开关和鲁尔接头;所述负压吸引泵通过线缆与所述控制器本体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本体包括三通阀、内部气路通道、电磁阀、控制电路板、压力传感器和密封接头;其中,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内部气路通道上,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电磁阀控制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三通阀与所述内部气路通道连通,并且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双排管包括并排设置的气路管和电路管,所述气路管一端连接所述三通阀,另一端通过单腔管连接至鲁尔接头,所述鲁尔接头与所述抽吸导管连接;所述电路管一端连接所述开关,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密封接头与所述血液收集罐可拆卸的密封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本体还包括灯板和透光罩;所述灯板设置在控制器本体的顶部,在所述灯板的外边缘设置有一圈灯珠,所述灯珠发出的光通过所述透光罩散射出去,所述灯珠与所述控制电路板控制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本体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板控制连接的扬声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本体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和所述透光罩可拆卸连接,所述
壳体围绕所述扬声器设置有一圈出声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接头的内腔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凸起的密封圈,所述密封接头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内部气路通道,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密封接头的空腔用于插入所述血液收集罐的入口,所述密封接头的多个密封圈与所述血液收集罐的入口密封配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本体还包括隔震垫,所述隔震垫位于所述血液收集罐和所述壳体之间。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气路管是透明管。
[0015]进一步的,所述电路管具有与气路管不同的颜色。
[0016]进一步的,所述线缆包括通信线缆和供电线缆。
[001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血栓抽吸系统,一方面通过专门设置的控制电路板和压力传感器对气路的负压进行监控,可识别当前的抽吸状态,并可通过控制负压吸引泵的启停,来提供可控的负压;另一方面,通过在控制器主体中设置扬声器、状态提示灯等,可对不同的抽吸状态进行提示;再一方面,通过专门设计的控制电路板、压力传感器、内部气路通道、密封接头、抽吸导管、血液收集罐的连接结构,使控制器主体和血液收集罐为可拆卸的分体结构,方便在每次治疗后,将控制器主体部分作整体更换,无需拆卸清洗。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血栓抽吸系统的前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血栓抽吸系统的后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血栓抽吸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双排管的截面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控制器本体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0026]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获取模块,但这些获取模块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获取模块彼此区分开。
[0027]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
……
时”或“当
……
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0028]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被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
[0029]参见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血栓抽吸系统,其中,图1为系统正视图,图2为系统背视图;包括:通过气路依次连接的负压吸引泵10、血液收集罐20、血栓抽吸连接装置30和抽吸导管40,此外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图中未示出)。
[0030]优选的,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设置有触摸屏幕,所述触摸屏幕用于展示所述抽吸导管的不同半径(粗细尺寸),供医生选择目标导管。
[0031]进一步的,血栓抽吸连接装置30包括控制器本体310、线缆320和双排管330,控制器本体310为长方体结构,两端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栓抽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气路连通的负压吸引泵、血液收集罐、血栓抽吸连接装置和抽吸导管;所述血栓抽吸连接装置包括线缆、控制器本体、双排管、单腔管、开关和鲁尔接头;所述负压吸引泵通过线缆与所述控制器本体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本体包括三通阀、内部气路通道、电磁阀、控制电路板、压力传感器和密封接头;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内部气路通道上,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电磁阀控制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三通阀与所述内部气路通道连通,并且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双排管包括并排设置的气路管和电路管,所述气路管一端连接所述三通阀,另一端通过单腔管连接至鲁尔接头,所述鲁尔接头与所述抽吸导管连接;所述电路管一端连接所述开关,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密封接头与所述血液收集罐可拆卸的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栓抽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本体还包括灯板和透光罩;所述灯板设置在控制器本体的顶部,在所述灯板的外边缘设置有一圈灯珠,所述灯珠发出的光通过所述透光罩散射出去,所述灯珠与所述控制电路板控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栓抽吸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杰,郭剑,勾慧益,张聪,耿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先瑞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