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17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成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包括下模,其上侧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上滑动套设有成型模;顶模机构,其设置在下模内,其一侧连接连通有连通管;过滤腔,其设置在下模内,其一侧与连通管相连,其顶部连通有导通道,且导通道的顶端连通有回流腔,且回流腔的顶端连通有回流道;高压道,其位于下模内,且其一端连通有分流腔,所述分流腔的一侧连通有多个高压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稳定的进行冲压,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形成一层水膜,减少器件在冲压过程中与模具之间摩擦,同时可以随着水流冲刷掉可能出现的金属碎屑,实现稳定的冲压需要。实现稳定的冲压需要。实现稳定的冲压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材料在折弯成型时与模腔产生摩擦,使得原材料表面镀层脱落,对产品的外观起到破坏作用,同时摩擦产生的金属粉掉在模具内容易造成产品压印不良,产品表面擦伤部分常期裸露在外会产生氧化问题,背光源金属件属于精密部件,公差只有2

3个丝,故模具在设计时,上下模闭合间隙设计的很小,往往刚好是材料的厚度,为保护产品表面不受擦伤损坏,需在原材料上覆一层保护膜冲压,或者在模具内加润滑油生产,这样需增加相关的成本及人员来处理保护膜及清除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边角受损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
[0004]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包括:
[0005]下模,其上侧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上滑动套设有成型模;顶模机构,其设置在下模内,其一侧连接连通有连通管;过滤腔,其设置在下模内,其一侧与连通管相连,其顶部连通有导通道,且导通道的顶端连通有回流腔,且回流腔的顶端连通有回流道;高压道,其位于下模内,且其一端连通有分流腔,所述分流腔的一侧连通有多个高压孔,高压孔的一端与下模的内腔相连通;回收管,其与回流腔相连通。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模机构包括:辅助腔,其设置在下模内,其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辅助腔腔壁滑动套设的密封板;漏液槽,其设置在下模上,且其与辅助腔相连通,其内部设置与密封板固定连接的顶起架,所述顶起架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匀力杆。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腔的上侧连接有回流道,所述辅助腔的下侧连接有清理道,所述顶起架的横截面采用T形结构。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回收管的一端位于连接槽内,所述连通管上连接有阀门。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所述成型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上模上设置有用于导向块移动的导向槽。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对接块,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与对接块相配合的对接槽。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的底部设置有边缘槽,所述下模的型腔设置有倒角。
[001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通过多个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稳定的进行冲压,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形成一层水膜,减少器件在冲压过程中与模具之间摩擦,同时可以随着水流冲刷掉可能出现的金属碎屑,实现稳定的冲压需要。
[0015]2、通过多个定位,可以实现装置的稳定定位,保证精度的稳定,方便脱料,方便工作的进行。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0018]图3为顶模主视示意图;
[0019]图4为底模俯视示意图。
[0020]主要符号说明:
[0021]1、下模;2、上模;3、导向块;4、成型模;5、连接槽;6、过滤腔;7、连通管;8、辅助腔;9、第一弹簧;10、清理道;11、第一弹簧;12、高压道;13、高压道;15、高压孔;16、漏液槽;17、顶起架;18、第二弹簧;19、回流腔;20、回收管;21、导通道;22、对接块;23、定位孔;24、螺纹孔;25、对接槽;26、匀力杆;27、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3]实施例:
[0024]请结合图1

4,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的实施原理为:
[0025]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0026]下模1,其上侧设置有上模2,上模2上滑动套设有成型模4,下模1和上模2之间的配合,实现冲压的需要,成型模4进行成型冲击的动力来源,顶模机构,其设置在下模1内,其一侧连接连通有连通管7,顶模机构进行脱模的需要,连通管7将顶模机构与外界连通,过滤腔6,其设置在下模1内,其一侧与连通管7相连,其顶部连通有导通道21,且导通道21的顶端连通有回流腔19,且回流腔19的顶端连通有回流道,通过回流道,将内部的液体经过回流腔19、导通到21进入到过滤腔6中过滤,然后根据需要经过连通管7进入到顶模机构中,高压道13,其位于下模1内,且其一端连通有分流腔12,分流腔12的一侧连通有多个高压孔15,高压孔15的一端与下模1的内腔相连通,高压道13与外界相连接,连接上高压液压管,实现高压液体的供给,回收管20,其与回流腔19相连通,回收管20进行必要溢流工作。
[0027]顶模机构包括:
[0028]辅助腔8,其设置在下模1内,其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9,且第一弹簧9的顶
端固定连接有与辅助腔8腔壁滑动套设的密封板11,辅助腔8保证密封板11的移动,同时经过第一弹簧9的进行必要的回弹工作,漏液槽16,其设置在下模1上,且其与辅助腔8相连通,其内部设置与密封板11固定连接的顶起架17,顶起架17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匀力杆26,在顶起架17移动到外界时,底模1内的液体经过漏液槽16进入到辅助腔8中,然后流出,等待下次的工作。
[0029]辅助腔8的上侧连接有回流道,辅助腔8的下侧连接有清理道10,顶起架17的横截面采用T形结构,回流道和清理到10均将液体进行导出,实现冲洗和循环,保证后续的工作。
[0030]下模1上设置有连接槽5,回收管20的一端位于连接槽5内,连通管7上连接有阀门,连接槽5方便对回收管20的连接,阀门进行必要的控制。
[0031]成型模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块3,导向块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8,上模2上设置有用于导向块3移动的导向槽,导向块3进行必要导向稳定工作,弹簧18进行一定的缓冲,减少突然过重的冲击。
[0032]顶模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对接块22,下模2上设置有与对接块22相配合的对接槽25,顶模1通过对接块22与对接槽25配合,实现稳定的配合。
[0033]下模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3,下模1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24,定位孔23和螺纹孔对下模进行必要定位你。
[0034]上模1的底部设置有边缘槽,下模2的型腔设置有倒角27,倒角27减少不必要的冲击和磨损。
[0035]在进行工作时,将需要冲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其上侧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上滑动套设有成型模;顶模机构,其设置在下模内,其一侧连接连通有连通管;过滤腔,其设置在下模内,其一侧与连通管相连,其顶部连通有导通道,且导通道的顶端连通有回流腔,且回流腔的顶端连通有回流道;高压道,其位于下模内,且其一端连通有分流腔,所述分流腔的一侧连通有多个高压孔,高压孔的一端与下模的内腔相连通;回收管,其与回流腔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机构包括:辅助腔,其设置在下模内,其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辅助腔腔壁滑动套设的密封板;漏液槽,其设置在下模上,且其与辅助腔相连通,其内部设置与密封板固定连接的顶起架,所述顶起架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匀力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解决背光金属件成型过程中四边擦伤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腔的上侧连接有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求军
申请(专利权)人:星源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