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制备L-丙氨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461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酶催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温制备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制备L

丙氨酸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酶催化
,具体领域为一种高温制备L

丙氨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L

丙氨酸,即L

α

氨基丙酸,是人体中一种小的非必需氨基酸,丙氨酸是蛋白质构建中最广泛使用的氨基酸之一,参与色氨酸和维生素吡哆醇的代谢。它参与糖和酸代谢,可提高免疫力,并为肌肉组织、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提供能量,增强免疫系统,并在动物中显示出降低胆固醇的作用。L

丙氨酸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氨基酸,已应用于众多领域,如食品、制药和化学工业。L

丙氨酸可作为合成氨基酸表面活性剂螯合剂MGDA的原料,同时也是合成维生素B6、甜味剂阿力甜和氨基丙醇(用于生产盐酸左氧氟沙星)的重要中间体。
[0003]在化学合成中,丙酸氯化法是合成L

丙氨酸的常用方法。但该方法存在产品质量差、合成路线长、收率低、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目前已基本被淘汰。几十年来,L

丙氨酸的商业生产一直由使用底物L

天冬氨酸的天冬氨酸β

脱羧酶(ASD)进行。Chibata以40%的L

天冬氨酸为催化底物催化生成L

丙氨酸,72h内L

丙氨酸收率超过90%(I.Chibata,T.Kakimoto and J.Kato,Appl.Microbiol.,1965,13,638

645)。Fusee用聚氨酯预聚物固定P.dacunhae的全细胞,通过每天提供23%的L

天冬氨酸与0.1mMα酮戊二酸和0.1mM 5

磷酸吡哆醛(PLP),在31天内连续将L

天冬氨酸转化为L

丙氨酸。ASD由于其对L

天冬氨酸的高活性,在工业上被成熟地应用于生产L

丙氨酸(M.C.Fusee and J.E.Weber,Appl.Environ.Microbiol.,1984,48,694

698)。
[0004]随着基因编辑和代谢工程的发展,L

丙氨酸的生产正在向经济的发酵方法转变。Zhou等将野生型大肠杆菌敲除丙氨酸消旋酶,并敲入L

丙氨酸脱氢酶基因,最终在摇瓶水平产量可达67.2g/L(Li Zhou,Can Deng,Wen

Jing Cui,Zhong

Mei Liu,Zhe

Min Zhou.Efficient L

alanine production by a thermo

regulated switch in Escherichia coli.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2016,178:324

337)。Zhang利用一种工程化的大肠杆菌W(大肠杆菌W)使用葡萄糖作为碳源在48小时内产生113.8g/L L

丙氨酸(X.Zhang,K.Jantama,J.C.Moore,K.T.Shanmugam and L.O.Ingram,Appl.Microbiol.Biotechnol.,2007,77,355

366)。Jojima等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工程菌在厌氧下32小时产生98g/L L

丙氨酸(T.Jojima,M.Fujii,E.Mori,M.Inui and H.Yukawa,Appl.Microbiol.Biotechnol.,2010,87,159

165)。Zhou等通过温度调节工程大肠杆菌,减轻了L

丙氨酸对细胞生长的抑制,在40小时内获得120.8g/L L

丙氨酸(L.Zhou,C.Deng,W.Cui,Z.Liu and Z.Zhou,Appl.Biochem.Biotechnol.,2016,178,324

337)。
[0005]但与酶催化相比,发酵法生产L

丙氨酸具有光学纯度差、副产物多、纯化困难等明显缺点。特别是在厌氧条件下,许多细胞内溶物及副产物在长期培养后由于细胞溶解而释放出来。氨基丙醇因涉及加氢反应对杂质要求高,发酵法指标远达不到合格要求,而进一步纯化的成本甚至超过L丙氨酸的生产成本,使得发酵路线应用面较窄,仅能满足部分化工需求,如MGDA合成。随着对L

丙氨酸作为药物前体的需求不断增加,生产具有高光学纯度的L

丙氨酸变得越来越必要。
[0006]天冬氨酸β

脱羧酶(EC 4.1.1.12)是一种催化下列化学反应的酶,L

天冬氨酸=L

丙氨酸+CO2。因此,这种酶有一个底物——L

天冬氨酸,和两个产物——L

丙氨酸和CO2。该反应是L

丙氨酸工业合成的基础。这种酶属于裂解酶家族,特别是羧基裂解酶,其裂解碳

碳键。该酶类的系统名称是L

天冬氨酸4

羧基裂解酶(L

丙氨酸形成)。常用的其他名称包括脱硫酶、氨基丙二酸脱羧酶、天冬氨酸β

脱羧酶、天冬氨酸ω

脱羧酶、天冬氨酸ω

脱羧酶、天冬氨酸β

脱羧酶、L

天冬氨酸β

脱羧酶、半胱氨酸亚磺酸脱硫酶、L

半胱氨酸亚磺酸脱硫酶和L

天冬氨酸4

羧基裂解酶。该酶参与丙氨酸和天冬氨酸代谢和半胱氨酸代谢。它使用一种辅助因子——磷酸吡哆醛(PLP)。编码L

天冬氨酸

β

脱羧酶的基因Asd被发现广泛存在于假分枝杆菌、假单胞菌、粪产碱菌、醋酸杆菌、产气荚膜菌等微生物中。
[0007]CN1155716C通过诱变获得一株具有L

天冬氨酸

β

脱羧酶活性的假单胞菌,对底物L

天冬氨酸催化转化率接近100%,但需要5天进行催化反应,时间过长。
[0008]CN109536429A异源表达了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ACNIH2)来源的L

天冬氨酸β

脱羧酶,全细胞催化法生产L

丙氨酸,37℃、200r/min下进行全细胞反应(振荡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制备L

丙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天冬氨酸β

脱羧酶突变体的存在下,45℃

60℃下催化L

天冬氨酸生成L

丙氨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制备L

丙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冬氨酸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雪峰王乾李佳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朗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