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冲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4504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冲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该可升降冲尘装置包括气泵、主壳体、第一磁性件及顶杆,主壳体内设有与气泵连通的气体容纳腔,主壳体上还设有排气通孔;第一磁性件用于固定在清洁机器人的底盘上并提供吸附主壳体的磁吸力;顶杆与主壳体滑动连接,主壳体能够克服磁吸力由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顶杆能够在气体容纳腔的内外压差作用下顶靠在底盘上;主壳体位于第一位置时,主壳体通过磁吸力吸附在底盘上;主壳体位于第二位置时,主壳体悬挂在顶杆上,顶杆顶靠在底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升降冲尘装置,能够使排气通孔更加贴近待清洁的地毯,从而使地毯根部的灰尘也能由于受到排出气体的冲击而被吹起。冲击而被吹起。冲击而被吹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升降冲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0001]本技术属于清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冲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清洁技术的发展,具备扫、吸、拖、洗等一种或多种清洁功能的自移动清洁机器人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市面上的清洁机器人在地毯上工作时,为将地毯上的绒毛根部的灰尘吸入机身内部的尘盒中,通常采用加大抽风机风力的方式来提高吸口的吸尘能力。但这种清洁方式使得抽风机的功率急剧增大,从而导致整个清洁机器人的电能消耗速度加快,当遇到一些面积较大的地毯时,清洁机器人的续航时间便得不到保障。
[0003]申请号为202122945743.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其在底盘内与吸尘组件相对位置处设有冲击组件,冲击组件包括气泵和与气泵连通的第一管路,第一管路远离气泵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喷嘴,气泵通过第一喷嘴朝向作业空间内的地面喷射气体冲击地面上的杂质,以使吸口更容易吸收杂质。使用该专利记载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吸口的吸尘能力,从而使扫地机在清洁地毯时不需要加大抽风机风力,进而解决电能消耗速度加快,续航时间得不到保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设有气体容纳腔,所述气体容纳腔与所述气泵连通,所述主壳体上还设有朝向待清洁面的排气通孔;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用于固定在清洁机器人的底盘上并提供吸附所述主壳体的磁吸力;以及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主壳体滑动连接,所述主壳体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克服所述磁吸力由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所述顶杆能够在所述气体容纳腔的内外压差作用下顶靠在所述底盘上;所述主壳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主壳体通过所述磁吸力而吸附在所述底盘上,所述顶杆靠近所述主壳体的一端支撑在所述主壳体上;所述主壳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主壳体悬挂在所述顶杆上,所述顶杆靠近所述底盘的一端顶靠在所述底盘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冲尘装置还包括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上,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磁性件用于使所述第一磁性件产生所述磁吸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上设有滑槽,所述顶杆包括一体连接的滑块部、顶靠杆及支撑杆,所述滑块部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顶靠杆伸出在所述主壳体外以用于顶靠所述底盘,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气体容纳腔内以用于当所述主壳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支撑在所述主壳体的底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升降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顶杆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壁上设有所述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所述滑块部的长度;所述滑块部卡合在所述滑槽内,所述顶靠杆向外伸出所述安装腔以用于顶靠所述底盘,所述支撑杆向内伸入所述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刚蔡理庄郑卓斌王立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语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