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回墩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冲压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冲压回墩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子产品外壳,如笔记本后盖、手机后盖等外观件,其大多均采用压延的铝板,此铝板具有面板和处于面板外侧的侧围。这样的薄型外观件,被冲压成型后通常还需要经历CNC、打磨等后工序进行加工。在进行CNC加工时,会使侧围减肉,料厚变薄,减肉过多则可能造成产品脱漆现象,影响产品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侧围经过CNC会减肉,料厚变薄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冲压回墩模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冲压回墩模具,包括下模组件以及设于所述下模组件上方并与所述下模组件相互配合的上模组件;
[0006]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下凸模、脱料机构、下加热板和下模座,所述下凸模部分安装在所述脱料机构内,所述脱料机构具有一容置腔,并在此容置腔的每一侧内壁设有回墩冲子,所述下凸模部分套装在所述容置腔内且每一侧外壁均与相对应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回墩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组件以及设于所述下模组件上方并与所述下模组件相互配合的上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下凸模、脱料机构、下加热板和下模座,所述下凸模部分安装在所述脱料机构内,所述脱料机构具有一容置腔,并在此容置腔的每一侧内壁设有回墩冲子,所述下凸模部分套装在所述容置腔内且每一侧外壁均与相对应的所述回墩冲子相抵,当合模时,所述下凸模可向所述下模座方向移动,当开模后,所述下模座内设有凸模回位机构用于使所述下凸模回位;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上凹模、上垫板、上加热板以及上模座,所述上凹模具有与所述下凸模相互配合的凹腔,所述上垫板滑动连接有多个围绕所述上凹模设置并可朝靠近或者背离所述上凹模方向移动的滑动块,多个所述滑动块分别与所述上凹模的各侧壁一一相互对应排布,且每个所述滑动块均设有抵接部与所述上凹模对应侧壁的底面抵接,当合模后,所述滑动块能够朝远离所述上凹模的方向水平移动,每一个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均设有用于开模后能够使得所述滑动块回位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上模座连接有可驱动所述脱料机构往返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当合模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脱料机构朝向靠近所述下模座的方向移动,并通过设于所述下模座内的自复位机构在开模后带动所述脱料机构向远离所述下模座的方向移动以用于顶出成型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回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滑动块一侧的斜楔、垂直连接于所述斜楔顶面的等高柱、一端与所述等高柱连接另一端与上模顶板连接的第一弹簧、设于所述斜楔上端面并向内部凹陷且呈间隔排布的多个避让槽、可与所述斜楔底面相抵并设于所述下模座内的顶杆机构、设于所述斜楔一侧的上护块、设于所述上护块内的第二弹簧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滑动块之间的多根连接杆,所述避让槽位于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多根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容置于所述避让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压回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第一侧面具有与所述斜楔相配合的第一倾斜面,所述滑动块的第二侧面包括第一垂直面、一端与所述第一垂直面垂直连接的水平面、与所述水平面另一端连接并与所述下凸模侧壁相抵的第二垂直面以及与所述第二垂直面相连接并与所述回墩冲子相抵的第二倾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压回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墩冲子包括与所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