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堆一回路冷却剂变径奥氏体不锈钢主管道热态开坯-冷态弯曲整体锻造成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反应堆一回路冷却剂变径奥氏体不锈钢主管道热态开坯-冷态弯曲整体锻造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反应堆一回路主管道属于核安全一级部件,尺寸大、运行条件苛刻(约300℃、16MPa含磷酸、硼酸高温高压水),对材料性能要求极高,除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足够的强度、高的塑性和韧性)外,还要求耐高温高压水腐蚀以及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易加工性和焊接性能。
[0003]拥有双相组织的奥氏体不锈钢能较好的满足以上性能,广泛用于核电站一回路主管道。国外早期核电站一回路管道大多采用ASME304奥氏体不锈钢。后来,为了提高304不锈钢抗高温高压水晶间腐蚀性能,逐渐改用含2%
–
3% Mo的ASME316型不锈钢。为了进一步延长核电站运行寿命,近几十年国际上对一回路管道材料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美国、日本开发了核级控氮316L不锈钢,法国投入巨资开展一系列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研究,开发了Z2CND18.12和Z3CN20.09M主管道材料
[0004]压水堆一回路主管道可以采用锻造或铸造工艺。采用锻造奥氏体不锈钢时,主管道组织均匀,力学性能较好,但受制于传统制造分体锻造工艺的限制,直管段制造长度受限,使主管道焊缝数量增多,焊接工作量增大,而且由于材料本身特点,在焊接时容易产生焊接缺陷。因此,开发一回路主管道弯曲段整体锻造成形工艺,减少焊缝数量,同时保持锻造纤维全流线是核级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反应堆一回路冷却剂变径奥氏体不锈钢主管道热态开坯-冷态弯曲整体锻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钢锭冶炼:采用电炉冶炼+AOD+电渣重熔结合工艺;(2)热态开坯和直管锻造,技术路线包括:第1火次
→
第2
–
3火次
→
第4
–
6火次
→
第7
–
10火次;其中:所述第1火次的工艺参数包括:铸锭切头≥10%,切尾≥10%,锻件以56
–
62℃/h的加热速度加热至1150
–
1180℃,保温4
–
5h;在开坯过程中,锻件的始锻温度≥1150℃,终锻温度≥800℃,第一火次拔长比≥1.2;所述第2
–
3火次的工艺参数包括:回炉在1150
–
1180℃保温≥0.5h,整个变形过程温度≥800℃,经历2次镦粗2次拔长,两次镦粗比为1.4,第1次拔长比≥2.0,第2次拔长比≥1.5;所述第4
–
6火次的工艺参数包括:对拔长后的坯料进行号印,并用专用模具对局部分料镦粗压实,挤出两个变径接管,镦粗比≥1.2,始锻温度≥1150℃,温度降低≤800℃时回炉保温0.5
–
1h;所述第7
–
10火次的工艺参数包括:预制好的带接管坯料拔长至目标尺寸,当锻件表面温度<800℃时及时回炉保温,保温温度为1100
–
1180℃,每次保温时间0.5
–
1h;(3)冷态弯管:室温条件下在≥5000吨压机上进行冷弯成形,弯管轴线在同一水平面内,整体不发生扭曲,且轴线偏差<2mm;(4)固溶热处理:弯曲成形后的管件在入炉温度为≤600℃、升温速率≤10℃/min的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马武江,宣禹澄,王元华,王兴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