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的紧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414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路板的紧固装置。包括壳体、盖板和至少一个弹性结构;壳体顶部设有开口;盖板与所述开口可拆卸地连接,电路板通过所述开口伸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路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所述盖板抵接;至少一个弹性结构设置在所述盖板上,并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盖板之间;和/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并位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之间,所述弹性结构适于在所述电路板的装配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路板的紧固装置,在不增加结构和生产成本的前提下,使壳体对电路板的紧固效果更可靠,大大降低了产品后期的异响和失效的风险,保障了客户、主机厂及零部件供应商的利益。零部件供应商的利益。零部件供应商的利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路板的紧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板
,具体涉及一种电路板的紧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的零部件开发中,通常会为了节省成本而简化控制器的结构方案,在满足功能特性要求的同时,尽量将成本压到最低。抽屉式结构壳体作为一种简洁的结构设计,常常作为布置在汽车驾驶舱的控制器的方案,抽屉式结构壳体一般包括主壳体和盖板,电路板装配在主壳体内,主壳体和盖板连接并对电路板进行固定和保护。
[0003]在抽屉式壳体的结构方案中,在电路板装配方向(盖板连接方向)对于电路板的固定一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当前常见的方案是通过压溃筋的过盈配合来实现在电路板装配方向对于电路板的固定。压溃筋的特点是本身的宽度较小,突出高度有限。当壳体、电路板和盖板装配到位后,电路板将压溃筋的过盈部分挤压至形状溃变,被压溃的碎屑被挤压在电路板和盖板的底部之间,从而实现对电路板在装配方向的紧固。但是,该方案的缺点也是较为明显的,如果压溃筋的宽度过大过厚或者过盈量过大,在产品装配时经常会出现盖板无法装配到位,影响生产进度的缺陷;如果压溃筋宽度不够大,对电路板的固定力度较小,随着产品使用时间的增加,产品不断经历振动微动,压溃筋被压溃的部分可能会松弛甚至脱落,不仅脱落的碎屑有可能会掉落到驾驶舱内部造成脏污,而且会造成对电路板装配方向的紧固不佳的缺陷,导致电路板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带来异响,引来客户的抱怨;或者电路板的晃动幅度越来越大,导致产品功能失效,长期可靠性得不到保障,对于用户或者厂商来说都是一个重大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因压溃筋的宽度过大过厚或者过盈量过大而导致盖板无法装配到位,或者因压溃筋宽度不够大而对电路板在装配方向的紧固效果不佳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电路板的紧固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的紧固装置,包括壳体、盖板和至少一个弹性结构;壳体顶部设有开口;盖板与所述开口可拆卸地连接,电路板通过所述开口伸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路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所述盖板抵接;至少一个弹性结构设置在所述盖板上,并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盖板之间;和/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并位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之间,所述弹性结构适于在所述电路板的装配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
[0006]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的紧固装置,所述弹性结构包括两个支撑部和弹性部;两个支撑部间隔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或者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弹性部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弹性部背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悬空设置;或者,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支撑部连接,另一端向另一个所述支撑部悬空延伸,并与另一个所述支撑部具有间隙。
[0007]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的紧固装置,所述弹性部朝向所述电路板的端面上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适于与所述电路板配合抵接。
[0008]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的紧固装置,所述弹性部上沿所述电路板的装配方向设有通孔。
[0009]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的紧固装置,所述弹性部与支撑部形成第一凹槽,弹性部为槽底,两个支撑部的侧面分别为两个槽壁。
[0010]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的紧固装置,两个支撑部与所述盖板或者所述壳体的底部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盖板或者所述壳体的底部为槽底,两个支撑部的侧面分别为两个槽壁,所述弹性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处。
[0011]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的紧固装置,所述弹性结构一体成型在所述盖板上。
[0012]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的紧固装置,所述盖板的内侧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凹槽,所述电路板的一端限位固定在所述定位凹槽内,所述弹性结构位于所述定位凹槽的侧部。
[0013]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的紧固装置,所述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和矩形侧壁;盖板本体朝向所述壳体的端面上凸出设有至少两条第一加强肋和至少一条第二加强肋;矩形侧壁凸出连接在所述盖板本体上朝向所述壳体的端面上,并位于所述盖板本体的外周,所述第一加强肋和所述第二加强肋垂直设置在所述矩形侧壁内;其中,所述定位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肋上,所述第二加强肋和所述矩形侧壁分别形成两个所述支撑部。
[0014]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的紧固装置,所述盖板可扣合地连接在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处。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的紧固装置,包括壳体、盖板和至少一个弹性结构;壳体顶部设有开口;盖板与所述开口可拆卸地连接,电路板通过所述开口伸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路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所述盖板抵接;至少一个弹性结构设置在所述盖板上,并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盖板之间;和/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并位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之间,所述弹性结构适于在所述电路板的装配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
[0017]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电路板从壳体顶部开口处插入壳体内部,随后在壳体开口处盖上盖板,实现弹性结构对电路板在装配方向上的弹性挤压紧固,弹性结构适于在所述电路板的装配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盖板可在弹性结构发生弹性形变时准确装配到位,电路板也可在弹性结构发生弹性形变时受到弹性压力,避免了电路板的晃动,使盖板和壳体对电路板的紧固效果更可靠,大大降低了产品后期的异响和失效的风险,保障了客户、主机厂及零部件供应商的利益。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盖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盖板内侧正视图;
[0023]图5示出了图4的A

A剖视图;
[0024]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25]图7示出了图6的B

B剖视图;
[0026]图8示出了本技术的盖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示出了本技术的盖板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示出了本技术的盖板的外侧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壳体;2、盖板;21、盖板本体;22、矩形侧壁;23、第一加强肋;24、第二加强肋;3、弹性结构;4、定位凹槽;5、弹性部;51、凸出部;6、支撑部;7、第一凹槽;8、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顶部设有开口;盖板(2),与所述开口可拆卸地连接,电路板(8)通过所述开口伸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电路板(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1)的底部和所述盖板(2)抵接;至少一个弹性结构(3),设置在所述盖板(2)上,并位于所述电路板(8)的一端与所述盖板(2)之间;和/或,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并位于所述电路板(8)与所述壳体(1)的底部之间,所述弹性结构(3)适于在所述电路板(8)的装配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3)包括:两个支撑部(6),间隔设置在所述盖板(2)上,或者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弹性部(5),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部(6)连接,所述弹性部(5)背向所述电路板(8)的一侧悬空设置;或者,所述弹性部(5)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支撑部(6)连接,另一端向另一个所述支撑部(6)悬空延伸,并与另一个所述支撑部(6)具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5)朝向所述电路板(8)的端面上设有凸出部(51),所述凸出部(51)适于与所述电路板(8)配合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5)上沿所述电路板(8)的装配方向设有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5)与支撑部(6)形成第一凹槽(7),弹性部(5)为槽底,两个支撑部(6)的侧面分别为两个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汽智端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