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缝钢管上料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02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管夹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缝钢管上料夹具,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左侧所述立柱的顶部设置有一端与右侧立柱顶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横板,所述固定横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动推杆,左侧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设置有一端与右侧电动推杆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框。该无缝钢管上料夹具,通过伺服电机、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螺纹杆的配合使用,使得两个螺纹块和限位盘相对或相背移动对无缝钢管进行夹持,从而实现可以对不同长度的无缝钢管进行夹持,再通过微型电动液压推杆和挤压块的配合使用对无缝钢管的内壁进行挤压限位,进而可以提高无缝钢管的夹持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的实用性。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缝钢管上料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钢管夹具
,具体为一种无缝钢管上料夹具。

技术介绍

[0002]无缝钢管具有中空截面,大量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如输送石油、天然气、煤气和水及某些固体物料的管道等。
[0003]目前在对无缝钢管上料时需要使用到上料夹具,但是现有的上料夹具难以对不同长度的无缝钢管进行夹持,并且夹持稳定性较差,同时现有的上料夹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易移动,使其实用性受到了限制,故而提出一种无缝钢管上料夹具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缝钢管上料夹具,具备可以对不同长度的无缝钢管进行夹持,且夹持稳定性较高,便于对上料夹具进行移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上料夹具难以对不同长度的无缝钢管进行夹持,并且夹持稳定性较差,同时现有的上料夹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易移动,使其实用性受到了限制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可以对不同长度的无缝钢管进行夹持,且夹持稳定性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缝钢管上料夹具,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左侧所述立柱(1)的顶部设置有一端与右侧立柱(1)顶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横板(2),所述固定横板(2)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动推杆(3),左侧所述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设置有一端与右侧电动推杆(3)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框(4),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底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万向轮(5),两个所述立柱(1)的相背侧均设置有稳固组件(6),所述连接框(4)的内壁左右两侧之间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顶部的调节组件(7),所述调节组件(7)的底部延伸至连接框(4)的底部,所述调节组件(7)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组件(8);所述稳固组件(6)包括定位块(61),两个所述立柱(1)的相背侧均设置有定位块(61),所述定位块(61)的顶部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底部的第一螺纹杆(62),所述第一螺纹杆(62)的底部设置有稳固板(63);所述调节组件(7)包括电机固定框(71),所述连接框(4)的顶部设置有位于两个电动推杆(3)之间的电机固定框(71),所述连接框(4)的内壁左右两侧之间设置有第二螺纹杆(72),所述第二螺纹杆(72)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73),所述电机固定框(71)的内顶壁设置有伺服电机(74),所述伺服电机(74)的输出轴延伸至连接框(4)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福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蓬汇管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