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64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包括:本体,其在上部形成有上面开口部;排出口单元,其被设置成可通过上述上部开口部升降,并形成有空气排出部;升降导向件,其设置在上述本体上,以引导上述排出口单元的升降;升降机构,其使上述排出口单元上升而露出上述空气排出口,并使上述排出口单元下降而遮蔽上述空气排出口。上述升降机构包括:多个固定齿条,其沿上下较长地形成,并在上述升降导向件上左、右分隔地被设置;升降驱动部,其沿着上述固定齿条进行升降;护罩,其包围上述升降驱动部。从而,能够使排出口单元向本体的上部稳定地进行升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稳定地驱动在本体的内部进行升降的排出口单元的升降机构的空调机
技术介绍
为了给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通常空调机利用由压縮机、冷凝器、膨胀 器、蒸发器组成的制冷剂的制冷循环,使室内空气变冷变暖或者对空气加以净化,该空调机 大致分为分离型和一体型。 空调机上形成有吸入调和前的室内空气的空气吸入部和将调和后的空气向室内 排出的空气排出部。而且,最近在空调机本体上部具备可升降地被配置的排出口单元,在空 调机运行时排出口单元上升的同时向外部排出已调和的空气,在空调机不运行时,则排出 口单元插入到本体的内部并覆盖本体的上表面。 而且,在空调机不运行时,因空气排出部未裸露在空调机外部而在美观上而言优 越,并且,在空调机不运行时,可防止外部异物等通过空气排出部进入到空调机的内部。 另一方面,以往为了驱动排出口单元而使用多个马达,因此存在产生驱动噪音的 问题。而且,在多个马达之间动作时间有误差时,存在排出口单元不能稳定地升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的以往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由一个驱动机构来驱动多个齿条,从而能够减少驱动噪音并使排出口单元稳定的升降的空调机。 此外,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包括本体,其在上部形成有上面开口部;排出口单元,其被设置成可通过上述上部开口部升降,并形成有空气排出部;升降导向件,其设置在上述本体上,以引导上述排出口单元的升降;升降机构,其使上述排出口单元上升而露出上述空气排出口 ,并使上述排出口单元下降而遮蔽上述空气排出口 。此外,上述升降机构包括多个固定齿条,其沿上下较长地形成,并在上述升降导向件上左、右分隔地被设置;升降驱动部,其沿着上述固定齿条进行升降;护罩,其包围上述升降驱动部。 此外,上述升降驱动部包括多个可动齿轮,其与上述多个固定齿条啮合;水平轴,其连接上述多个可动齿轮;升降马达,其连接于上述多个可动齿轮和水平轴中的一个上。 另一方面,上述护罩支承上述多个可动齿轮和轴中的至少一个。此外,上述升降马 达连接于多个可动齿轮中的任一个可动齿轮上,上述轴包括连接多个齿轮间的主轴;将 与上述升降马达连接的相反侧的可动齿轮支承并进行连接的副轴。而且,上述护罩可安装 在上述排出口单元上。 此外,上述护罩包括马达结合部,其中结合上述升降马达;第一轴支承部,其包 围上述多个齿轮中的任一个,并支承上述水平轴的一侧;第二轴支承部,其包围上述多个齿 轮中的另一个,并支承上述水平轴的另一侧;轴套部,其形成在上述第一轴支承部和上述第4二轴支承部之间。 而且,上述护罩包括第一护罩,其与上述排出口单元结合;第二护罩,其与上述 第一护罩结合,并在其与上述第一护罩之间收容上述轴和多个可动齿轮,另外,上述马达结 合部一体地形成在上述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中的任一个上。 另一方面,在上述升降导向件上突出地形成有固定上述固定齿条的支撑架,上述 排出口单元上形成有上升时被上述支撑架引导的支撑架导向件。 具有上述构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具有如下效果。 第一,利用一个升降马达驱动多个驱动齿轮,使排出口单元稳定地升降,并减少排 出口单元升降时的噪音。 第二,护罩以包围升降驱动部的方式形成,从而能够防止因空调机内部的异物而 妨碍升降驱动部的驱动。 第三,由一个升降驱动部移动在升降导向件的左、右分隔设置的多个固定齿条,而 使排出口单元进行升降。从而能够使排出口单元稳定地进行升降。 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及优点将通过后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参照以下的附 图而变得更加易于理解。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排出口单元上升时的空调机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排出口单元、升降导向件及升降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排出口单元护罩的分解时的后方立体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排出口单元上升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排出口单元下降时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于可具体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说明本实施例时,对同一构成使用同一名称及同一符号,并省略对其的附加说明。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排出口单元上升时的空调机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排出口单元、升降导向件及升降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排出口单元护罩的分解时的后方立体图,图5是本实施例的排出口单元上升时的纵向剖视图,图6是本实施例的排出口单元下降时的纵向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6来对本实施例的空调机进行说明。 本体2放置在使用者需要制冷或供暖的场所。在通过空气吸入部吸入空气,并在 本体2内部进行热交换而将吸入空气调和成冷风或暖风后,再通过空气排出部排出到本体 2的外部。 在本体2的上面形成有开口部。此外,排出口单元110通过上面开口部进行升降 并将调和后的室内空气向本体2外部排出。并且,在本体2上的不同位置上可形成空气吸 入部,除排出口单元110以外还可以追加形成排出空气的空气排出部。 升降导向件150设置在本体2的上部。此外,排出口单元IIO从升降导向件150 的内侧插入而结合。从而,排出口单元IIO被升降导向件150的内侧面引导而进行升降运 动。 在升降导向件150上左、右分隔设置有沿上下较长地形成的多个固定齿条161。本 实施例中,固定齿条161在升降导向件150的后板部内侧左、右分隔地被设置。 在升降导向件150上可设置有插入固定齿条161的支撑架152。支撑架152可形 成在设置固定齿条161的位置上。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52向升降导向件150的后板部的 内侧突出地形成。此外,在突出形成的支撑架152的内部插入固定齿条161。支撑架152的 前面是开放的,以便固定齿条161与可动齿轮164啮合。 排出口单元110被配置成可通过形成在本体2的上面的开口部进行升降,并在前 面形成有空气排出口 112。本实施例中,在本体2的开口部中插入升降导向件150来设置, 并在升降导向件150中插入排出口单元110来结合。此夕卜,当排出口单元110向本体2的 上部上升时,空气排出口 112向本体2的外部露出,当排出口单元110向本体2的内部下降 时,空气排出口 112被本体2遮蔽。 排出口单元110的内部被分隔板114划分为通过空气排出口 112排出的空气流动 的空气排出通路115和电气安装室116。具体来说,空气排出通路115形成为与空气排出 口 112连通,并在空气排出通路115的上部和后方形成的空间内形成设置电气部件等的电 气安装室116。从而,分隔板114形成为弯曲状,以便划分空气排出通路115的上部和后方 而形成空气排出通路115。 此夕卜,电气安装室116的上面和后方是开放的,排出口单元110为了覆盖开放的上 面和后方还包括弯曲形成的盖111。从而,使用者从排出口单元110分离弯曲形成的盖111 来进行电气部件等的维修。 盖111包括上部板llla和从上部板llla向下弯曲地形成的后板部lllb。此夕卜, 后板部lllb上形成有向后板部lllb的内侧凹陷地形成的支撑架导向件117,以便升降导向 件150的支撑架152能够被插入。从而,支撑架152和支撑架导向件117在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该空调机包括:本体,其在上部形成有上面开口部;排出口单元,其被设置成可通过上述上部开口部升降,并形成有空气排出部;升降导向件,其设置在上述本体上,以引导上述排出口单元的升降;升降机构,其使上述排出口单元上升而露出上述空气排出口,并使上述排出口单元下降而遮蔽上述空气排出口,上述升降机构包括:多个固定齿条,其沿上下较长地形成,并在上述升降导向件上左、右分隔地被设置;升降驱动部,其沿着上述固定齿条进行升降;护罩,其包围上述升降驱动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洙俊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