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61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包括:本体,其形成有前面空气吸入口;排出口单元,其配置成在上述本体的上部向倾斜方向移动,在其前面相对于前方向下倾斜地形成有空气排出口;排出口单元移动机构,其使上述排出口单元向上述本体的上侧倾斜地上升,或向上述本体的内部倾斜地下降,由此具有相比上述本体的上部能相对地向位于前方下部的室内人员集中排出被调和的空气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机,具体涉及下述空调机具有前面空气排出口,以从空气排出口 向前方下部集中排出被调和后的空气,并且具有沿上下倾斜地移动的排出口单元,以将上 述空气排出口配置成在空调机的上部倾斜。
技术介绍
—般来讲,空调机为了造成对使用者而言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利用由压縮机、冷 凝器、膨胀机构、蒸发器构成的冷媒的冷冻循环对室内进行制冷、制热或净化空气,其大致 分为分离型和一体型。 上述分离型和一体型在功能上相同,但分离型是在室内一侧设置冷却/放热功能 的室内机,在室外一侧设置放热/冷却及压縮功能的室外机,用冷媒配管连接相互分离的 两个装置之间;一体型是将冷却、放热的功能一体化,在房屋的墙壁上穿孔或在窗户上挂住 装置而直接设置。 现有的空调机的结构如下在机壳的前面部下部形成有吸入室内空气的空气吸入 口 ,在机壳的前面部上部形成空气排出口 ,以将室内的空气通过前面下部吸入并在上述机 壳的内部进行调和后,通过前面上部排出。 近来,趋势是为了简化空调机的前面外观美,而不在机壳的前面上部形成空气排 出口 ,而在机壳的上部左、右两侧和上表面形成空气排出口 。 但是,现有技术的空调机,由于将室内空气从形成于机壳的下部左右两侧的多个 空气吸入口迅速吸入,并通过形成于上述机壳的上部左右两侧的多个空气排出口排出被调 和后的空气,以使排出的空气向左右方向分散,因而存在难以向一侧方向集中排出等的问 题。 另外,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可包括叶片,所述叶片可旋转地配置于在上述机壳的左 右两侧形成的多个空气排出口上,从而选择性地开闭上述空气排出口 ,开放上述空气排出 口时,对通过上述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风向进行引导。 但是,由于上述叶片相对于前方仅倾斜一定角度而开放上述空气排出口,因而存 在难以向靠近机壳而位于空调机的前方中央的使用人员直接排出大量的进行热交换后的 空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下述空调机形成有前面空气排出口,以使被调和的空气 在本体的上部容易向位于上述本体的前方下部的室内人员集中排出,并且包括配置成向上 述本体的上部倾斜地移动的排出口单元,以使通过上述前面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不受到 配置在前方的周边结构物的干涉而排出到更远的地方。 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 ;排出口单元,其 配置成在上述本体的上部向倾斜方向移动,并形成为前面倾斜;排出口单元移动机构,其使上述排出口单元向上述本体的上侧倾斜地上升,或向上述本体的内部倾斜地下降。 另外,上述排出口单元可由前面向上述排出口单元的移动方向倾斜的倾斜面构成。 另外,还包括升降导向件,其对上述排出口单元向倾斜方向进行升降引导。 另外,还包括引导构件,其使上述排出口单元通过上述排出口单元移动机构在上述升降导向件上顺畅地移动地,辅助该移动。 并且,上述引导构件包括前面引导构件,其配置在上述排出口单元的前面,辅助 上述排出口单元的移动;侧面引导构件,其配置在上述排出口单元的左右两侧,辅助上述排 出口单元的移动。 并且,上述前面引导构件包括突出部,在上述排出口单元的前面沿上下较长地配 置,并分隔规定距离地进行配置;和前面引导凹陷部,配置在与上述排出口单元的前面对应 的上述升降导向件的前板部上,配置成沿上下倾斜,以使上述突出部扣合而向倾斜方向移动。 另外,上述前面引导构件,在上述排出口单元的前面分隔规定距离地配置有多个。 并且,上述侧面引导构件包括移动部件,其在上述排出口单元的左右侧面沿上下较长地配置;侧面滑轨,其配置在与上述排出口单元的左右侧面对应的上述升降导向件的左右侧板部上,配置成沿上下倾斜,以使上述移动部件扣合而向倾斜方向移动。 另外,上述排出口单元移动机构,配置在上述排出口单元的后方部。 并且,上述排出口单元移动机构包括升降用驱动马达,其安装在上述排出口单元的背面上;驱动传动装置,其与上述升降用驱动马达连接而旋转;从动传动装置,其在上述升降导向件的后板部倾斜地进行配置,以与上述驱动传动装置的旋转半径重叠。 并且,上述驱动传动装置由与上述升降用驱动马达的旋转轴连接而旋转的小齿轮构成;上述从动传动装置由与所旋转的上述小齿轮啮合的齿条齿轮构成。 结构如上的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由于在排出口单元上形成有空气排出口,并且其配置成在本体的上部倾斜地移动,因而具有能将被调和的空气避免与形成于上述本体的周边结构物发生干涉而向位于上述本体的前方下部的室内人员集中排出的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及优点,将通过后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参照以下的附图,而变得更易于理解。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空调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运行时的透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空调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3及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结构中的排出口单元的动作过程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结构中的排出口单元和升降导向件的分解透视图。 符号说明如下 2:本体 4、6:左、右空气吸入口 8、10 :左、右空气排出口 12:底座 20 :机壳 22 :后板部 24:左板部 26:右板部4 30、40 :左、右侧吸入面板组件90 :前面面板97 :排出口单元99:升降导向件100A:前方排出部200 :排出口单元移动机构202 :升降用驱动马达204 :从动传动装置210A:前面引导构件212 :左右侧面滑轨50 :排出面板组件 96 :前面空气排出口 98 :开口部 100 :排出引导部 100B :后方排出部 201 :马达座 203 :驱动传动装置 210:引导构件 210B:侧面引导构件 214 :移动部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说明能具体体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空调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运行时的透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空调 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l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空调机,在对室内进行调和的本体2形 成有吸入室内空气的左、右侧空气吸入口 4、6,并且在上述本体2的内部形成有排出被调和 的空气的空气排出口 8、10。 更详细说明的话,上述本体2在左、右两侧下部分别形成有上述左、右侧空气吸入 口 4、6,在上述本体2的左右两侧上部、即上述左、右侧空气吸入口 4、6的正上方分别形成有 上述左、右侧空气排出口 8、10,该本体1包括底座12、机壳20、吸入面板组件30、40和排出 面板组件50。 上述底座12形成上述本体2的底面部外观并支撑上述机壳20和上述吸入面板组 件30、40等,在其后方部载置而设置机壳20,在其前方部载置而设置吸入面板组件30、40。 上述机壳20用于形成上述本体2的后方部外观,其由后板部22、左板部24以及右 板部26构成,载置而设置成位于上述底座12的后方部上侧。 上述吸入面板组件30、40由形成有上述左侧空气吸入口 4的左侧吸入面板组件 30、和形成有上述右侧空气吸入口 6的右侧吸入面板组件40构成。 上述左侧吸入面板组件30设置成配置在作为上述机壳20的左板部24的下部前 方位置的上述底座12的前方部左侧上部。 上述右侧吸入面板组件40设置成配置在作为上述机壳20的右板部26的下部前 方位置的上述底座12的前方部右侧上部。 在上述本体2的前方配置有形成空调机的前面侧外观的前面面板90。 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排出口单元,其被配置成在上述本体的上部向倾斜方向移动,并形成为前面倾斜;排出口单元移动机构,其使上述排出口单元向上述本体的上侧倾斜地上升,或向上述本体的内部倾斜地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钟旭姜镇一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