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纶轻纱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20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纶轻纱面料。第一棉纱层、第二棉纱层对称设置于中间层上下层,耐磨面层设置于第一棉纱层上层,内层设置于第二棉纱层下层;弹力紧固绳由耐磨面层贯穿至内层并再次向上与耐磨面层交织,纬线与经线交叉编织,氨纶纬线、竹炭纤维纬线并列排布且留有间隙,经线包含氨纶经线、竹炭纤维经线,氨纶经线、竹炭纤维经线并列排布且留有间隙。通过设置耐磨编织层为表层增加面纱的耐磨性,中间设置氨纶与竹炭纤维编织层增加整体抗拉伸性能,中间层两侧设置棉纱编织层增加舒适度,同时面纱整体再通过弹力紧固绳增加强度,极大的提高了面纱的柔韧性与抗拉伸性,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纶轻纱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氨纶轻纱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氨纶是一种弹性纤维,学名聚氨酯纤维,具有高度弹性,能够拉长6~7倍,但随张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其分子结构为一个像链状的、柔软及可伸长性的聚氨基甲酸酯,通过与硬链段连接在一起而增强其特性,弹性纤维分为两类:一类为聚酯链类;一为聚醚链类。聚酯类弹性纤维抗氧化、抗油性较强;聚醚类弹性纤维防霉性,抗洗涤剂较好。
[0003]现有专利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2020002565.4),通过由棉纱经线、棉纱纬线、氨纶经线和氨纶纬线构成的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同时棉纱经线和氨纶经线缠绕在棉纱纬线和氨纶纬线的外部,同时棉纱经线和氨纶经线平行分布,棉纱纬线和氨纶纬线平行分布,并通过第一竹炭纤维丝和第二竹炭纤维丝进行增加整体强度,但是其棉纱与氨纶编织时为错层编织,且错层位置较多,编织较为复杂,同时,竹炭纤维丝数量有限,拉伸时主要依靠第一竹炭纤维丝进行单方向抗拉伸,而第二炭纤维丝主要增强双层面料连接处的强度,而其他层级抗拉伸强度仍然较为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氨纶轻纱面料,通过设置耐磨编织层为表层增加面纱的耐磨性,中间设置氨纶与竹炭纤维编织层增加整体抗拉伸性能,中间层两侧设置棉纱编织层增加舒适度,同时面纱整体再通过弹力紧固绳增加强度,极大的提高了面纱的柔韧性与抗拉伸性,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耐磨面层1、第一棉纱层2、中间层3、第二棉纱层4、内层5,第一棉纱层2、第二棉纱层4对称设置于中间层3上下层,耐磨面层1设置于第一棉纱层2上层,内层5设置于第二棉纱层4下层;所述耐磨面层1上设置有弹力紧固绳6,弹力紧固绳6由耐磨面层1贯穿至内层5并再次向上与耐磨面层1交织,所述中间层3包含纬线31、经线32,纬线31与经线32交叉编织,纬线31包含氨纶纬线311、竹炭纤维纬线312,氨纶纬线311、竹炭纤维纬线312并列排布且留有间隙,经线32包含氨纶经线321、竹炭纤维经线322,氨纶经线321、竹炭纤维经线322并列排布且留有间隙。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氨纶纬线311、竹炭纤维纬线312以氨纶纬线311

竹炭纤维纬线312

氨纶纬线311

竹炭纤维纬线312方式交错排布。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氨纶经线321、竹炭纤维经线322以氨纶经线321

竹炭纤维经线322

氨纶经线321

竹炭纤维经线322方式交错排布。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耐磨面层1包含面层经线11、面层纬线12,面层经线11、面层纬线12交叉编织。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弹力紧固绳6设置于每两条面层纬线12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棉纱层2与第二棉纱层4结构相同,第一棉纱层2包含棉纱纬
线21、棉纱经线22,棉纱纬线21、棉纱经线22交叉编织。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耐磨面层1为涤纶混纺层。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层5为天然蚕丝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弹力紧固绳6为杜邦莱卡紧固绳。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耐磨编织层为表层增加面纱的耐磨性,中间设置氨纶与竹炭纤维编织层增加整体抗拉伸性能,中间层两侧设置棉纱编织层增加舒适度,同时面纱整体再通过弹力紧固绳增加强度,极大的提高了面纱的柔韧性与抗拉伸性,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中层3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耐磨面层1、第一棉纱层2、中间层3、第二棉纱层4、内层5、弹力紧固绳6、面层经线11、面层纬线12、棉纱纬线21、棉纱经线22、纬线31、经线32、氨纶纬线311、竹炭纤维纬线312、氨纶经线321、竹炭纤维经线3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看图1

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耐磨面层1、第一棉纱层2、中间层3、第二棉纱层4、内层5、弹力紧固绳6,第一棉纱层2、第二棉纱层4对称设置于中间层3上下层,耐磨面层1设置于第一棉纱层2上层,内层5设置于第二棉纱层4下层;所述耐磨面层1上设置有弹力紧固绳6,弹力紧固绳6由耐磨面层1贯穿至内层5并再次向上与耐磨面层1交织,所述中间层3包含纬线31、经线32,纬线31与经线32交叉编织,纬线31包含氨纶纬线311、竹炭纤维纬线312,氨纶纬线311、竹炭纤维纬线312并列排布且留有间隙,经线32包含氨纶经线321、竹炭纤维经线322,氨纶经线321、竹炭纤维经线322并列排布且留有间隙,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五层结构,外层为耐磨层,增加面纱外层的耐磨性能,两层棉纱层在确保轻质的同时还能够提供较好的柔性与弹性,给面纱提供更好的蓬松触感,并且给使用者一种光滑的揉搓感,同时,整体结构通过杜邦莱卡弹力绳进行整体编织加固,使得面纱整体具有更好的牢固性,且每层结构均涂有薄胶进行粘合,全面的提升了面纱的整体强度与抗拉伸性能。
[0022]作为更具体的说明,为了确保面纱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所述的氨纶纬线311、竹炭纤维纬线312以氨纶纬线311

竹炭纤维纬线312

氨纶纬线311

竹炭纤维纬线312方式交错排布,所述的氨纶经线321、竹炭纤维经线322以氨纶经线321

竹炭纤维经线322

氨纶经线321

竹炭纤维经线322方式交错排布,交错式的穿插设置竹炭纤维不仅节省了材料也提
高了中层的韧性与强度,且经纬线都设置有竹炭纤维能够全面提升强度,不会如现有技术中仅在单向设置只能提升单向的抗拉伸性能,而在另一方向受力时造成面料的破损。
[0023]作为更具体的说明,所述的耐磨面层1包含面层经线11、面层纬线12,面层经线11、面层纬线12交叉编织,经纬线间隔交叉编织能够提供更好的形变成透气性能,美观度更高。
[0024]作为更具体的说明,所述的弹力紧固绳6设置于每两条面层纬线12之间,间隔式的设置紧固绳能够给面纱整体结构带来更好的紧固性不易破损。...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纶轻纱面料,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耐磨面层(1)、第一棉纱层(2)、中间层(3)、第二棉纱层(4)、内层(5),第一棉纱层(2)、第二棉纱层(4)对称设置于中间层(3)上下层,耐磨面层(1)设置于第一棉纱层(2)上层,内层(5)设置于第二棉纱层(4)下层;所述耐磨面层(1)上设置有弹力紧固绳(6),弹力紧固绳(6)由耐磨面层(1)贯穿至内层(5)并再次向上与耐磨面层(1)交织,所述中间层(3)包含纬线(31)、经线(32),纬线(31)与经线(32)交叉编织,纬线(31)包含氨纶纬线(311)、竹炭纤维纬线(312),氨纶纬线(311)、竹炭纤维纬线(312)并列排布且留有间隙,经线(32)包含氨纶经线(321)、竹炭纤维经线(322),氨纶经线(321)、竹炭纤维经线(322)并列排布且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纶轻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纶纬线(311)、竹炭纤维纬线(312)以氨纶纬线(311)

竹炭纤维纬线(312)

氨纶纬线(311)

竹炭纤维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海梁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姝画花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