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器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14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器及电池模组,通过使柔性电路板包括位于同侧的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且使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具有的长度不同,以在安装柔性电路板时,可以根据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的长度对安装接口进行区别,有利于改善柔性电路板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反插,导致的信号采集失败及短路的技术问题。通过使电连接器包括长度不同的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以匹配柔性电路板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的长度,从而进一步改善柔性电路板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反插,导致的信号采集失败及短路的技术问题。电池模组包括柔性电路板。包括柔性电路板。包括柔性电路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器及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一种电连接器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中,为实现电池模组的温度信号的采集,多采用柔性电路板连接热敏电阻。若柔性电路板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了反插,就会导致采集信号失败,甚至出现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一种电连接器以及一种电池模组,可以改善柔性电路板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反插,导致的信号采集失败及短路的技术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主体部、第一承载部、第一连接端子、第二承载部以及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承载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设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上,所述第二承载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设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上。其中,在由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指向所述一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承载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承载部的长度。
[0005]在一实施例中,在由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另一侧指向所述一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长度。
[000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之间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被配置为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与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时,容纳所述电连接器中的隔板。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设有定位孔;其中,所述定位孔被配置为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与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时,容纳所述电连接器的定位柱。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部在远离所述第二承载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承载部在远离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槽。其中,所述第一卡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宽度不同;和/或,所述第一卡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二卡槽的深度不同。
[0009]第二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被配置为与任一上述的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底座、第一接触端子以及第二接触端子。所述第一接触端子设于所述底座上,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端子设于所述底座上,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的长度不同。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之间,被配置为在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时,伸入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之间的第一避让槽内。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位
于所述开口内;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的盖板基体,所述盖板基体设有第二避让槽。其中,所述盖板被配置为在盖住所述开口时抵压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所述第二避让槽被配置为在所述盖板盖住所述开口时容纳所述隔板。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还包括定位柱以及设于所述盖板基体上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避让槽相对两侧;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盖板基体上。
[0013]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且所述盖板盖住所述开口时,伸入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第一承载部在远离所述第二承载部的一侧所设置的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凸起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且所述盖板盖住所述开口时,伸入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第二承载部在远离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侧所设置的第二卡槽内;所述定位柱被配置为在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且所述盖板盖住所述开口时,延伸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主体部的定位孔内。
[0014]第三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任一上述的柔性电路板,和/或任一上述的所述电连接器。
[0015]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001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使柔性电路板包括位于同侧的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且使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具有的长度不同,以在安装柔性电路板时,可以根据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的长度对安装接口进行区别,有利于改善柔性电路板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反插,导致的信号采集失败及短路的技术问题。通过使电连接器包括长度不同的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以匹配柔性电路板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的长度,从而进一步改善柔性电路板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反插,导致的信号采集失败及短路的技术问题。通过使电池模组包括具有不同长度的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的柔性电路板,有利于改善柔性电路板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反插,导致的信号采集失败及短路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A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1B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三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3A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和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B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接触端子与对应的连接端子电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0025]图1A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100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三视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100,所述柔性电路板100包括主体部101、第一承载部102、第一连接端子1021、第二承载部103以及第二连接端子1031。
[0026]所述主体部101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部102和所述第二承载部103之间,并且所述第一承载部102和所述第二承载部103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01的同一侧。
[0027]可选地,所述第一承载部102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01的一侧101a,所述第二承载部103连接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第一承载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第一连接端子,设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上;第二承载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一侧;以及第二连接端子,设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上;其中,在由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指向所述一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承载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承载部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另一侧指向所述一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之间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被配置为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与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时,容纳所述电连接器的隔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设有定位孔;其中,所述定位孔被配置为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与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时,容纳所述电连接器的定位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在远离所述第二承载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承载部在远离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槽;其中,所述第一卡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宽度不同;和/或,所述第一卡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二卡槽的深度不同。6.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被配置为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底座;第一接触端子,设于所述底座上,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电性连接;以及第二接触端子,设于所述底座上,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的长度不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宝张国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