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超声电导仪柔性治疗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10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3
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超声电导仪柔性治疗头,包括柔性壳体,在柔性壳体上均布有多个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用于产生超声波,以对患者损伤处进行治疗;在柔性壳体外侧包裹有磁流变液层,所述磁流变液层用于随着磁场变化来实现固液二相的变化,将治疗头弯曲变形来适应患者损伤处不规则形状,以提升磁流变液层粘度将柔性壳体固定在患者损伤处;在磁流变液层上连接有通电线圈,所述通电线圈用于产生磁场或调节磁场强度,以触发磁流变液层的固液二相变化。液二相变化。液二相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超声电导仪柔性治疗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超声电导仪柔性治疗头。

技术介绍

[0002]超声电导仪是一种以超声波为主要动力,实现药物的无针注射靶位透药的电子医疗设备,综合采用超低频超声等物理能量,利用超声波的聚焦辐射压产生冲击力,使机械能转化为强力动能,将药物发射透过皮肤进入体内,达到无针注射的效果。
[0003]超声电导仪输出超声波的工作原理是超声换能振子在交变电流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当交变电流与超声换能振子的谐振频率一致时,换能振子处于共振状态,高效地将交流电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以超声波的形式输送给患者待治疗部位。
[0004]超声电导仪可产生超声波并通过治疗头输出,超声波对促进闭合性损伤的药物吸收效果显著,可实现高效的靶向给药,快速缓解损伤处疼痛;但是由于现有治疗头往往都为硬质材料,治疗面积小,不能很好的贴合在患者损伤处,从而在治疗过程中限制治疗头的整体透药效率,影响仪器的治疗效果,同时硬质材料的治疗头直接接触患者的损伤处,不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实际操作,也会加剧患者的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超声电导仪柔性治疗头,结构设计合理,基于治疗头的柔性表面,可以适应患者各种不规则形状损伤处,增大治疗头与患者损伤处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治疗头的透药效率;同时,在磁流变液磁场作用下,实现固液二相的变化,当没有磁场时,磁流变液为牛顿流体,随着磁场强度逐渐增大,磁流变液粘度变大直至变为类固体,从而在治疗头贴合损伤处后,可以固定在患者损伤处,无需手持,方便进行实际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超声电导仪柔性治疗头,包括柔性壳体,在柔性壳体上均布有多个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用于产生超声波,以对患者损伤处进行治疗;在柔性壳体外侧包裹有磁流变液层,所述磁流变液层用于随着磁场变化来实现固液二相的变化,将治疗头弯曲变形来适应患者损伤处不规则形状,以提升磁流变液层粘度将柔性壳体固定在患者损伤处;在磁流变液层上连接有通电线圈,所述通电线圈用于产生磁场或调节磁场强度,以触发磁流变液层的固液二相变化。
[0008]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的数量为3个,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的圆心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在柔性壳体上。
[0009]在磁流变液层外部无磁场时,磁流变液层为牛顿流体;在磁流变液层外部有磁场时,磁流变液层为类固体。
[0010]所述柔性壳体可变化为弧度可调的弧形壳体,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损伤处。
[0011]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柔性壳体上的多个超声波换能器来产生超声波为
患者损伤处进行治疗;通过柔性壳体的可调节性来调节设定出不同弧度的柔性壳体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伤口或损伤处;通过磁流变液层的固液二相的变化来将治疗头弯曲变形来适应患者损伤处不规则形状,以提升磁流变液层粘度将柔性壳体固定在患者损伤处;柔性壳体、分布式超声波换能器排列以及磁流变液加持,治疗头能够实现变形以贴合损伤处不规则表面,施加磁场使磁流变液固化,从而使治疗头附着在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表面,无需手持,具有安全实用、操作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正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柔性壳体的变化状态示意图。
[0015]图中,1、柔性壳体,2、超声波换能器,3、磁流变液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17]如图1

3中所示,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超声电导仪柔性治疗头,包括柔性壳体1,在柔性壳体1上均布有多个超声波换能器2,所述超声波换能器2用于产生超声波,以对患者损伤处进行治疗;在柔性壳体1外侧包裹有磁流变液层3,所述磁流变液层3用于随着磁场变化来实现固液二相的变化,将治疗头弯曲变形来适应患者损伤处不规则形状,以提升磁流变液层3粘度将柔性壳体1固定在患者损伤处;在磁流变液层3上连接有通电线圈,所述通电线圈用于产生磁场或调节磁场强度,以触发磁流变液层的固液二相变化。
[0018]所述超声波换能器2的数量为3个,所述超声波换能器2的圆心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在柔性壳体上。
[0019]在磁流变液层3外部无磁场时,磁流变液层3为牛顿流体;在磁流变液层3外部有磁场时,磁流变液层3为类固体。
[0020]所述柔性壳体1可变化为弧度可调的弧形壳体,以适应患者不同类型的损伤处。
[002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超声电导仪柔性治疗头的工作原理为:基于治疗头的柔性表面,可以适应患者各种不规则形状损伤处,增大治疗头与患者损伤处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治疗头的透药效率;同时,在磁流变液磁场作用下,实现固液二相的变化,当没有磁场时,磁流变液为牛顿流体,随着磁场强度逐渐增大,磁流变液粘度变大直至变为类固体,从而在治疗头贴合损伤处后,可以固定在患者损伤处,无需手持,方便进行实际操作,减少治疗过程中患者经受的疼痛。
[0022]在整体方案中,主要包括柔性壳体1,在柔性壳体1上均布有多个超声波换能器2,所述超声波换能器2用于产生超声波,以对患者损伤处进行治疗;在柔性壳体1外侧包裹有磁流变液层3,所述磁流变液层3用于随着磁场变化来实现固液二相的变化,将治疗头弯曲变形来适应患者损伤处不规则形状,以提升磁流变液层3粘度将柔性壳体1固定在患者损伤处;在磁流变液层3上连接有通电线圈,所述通电线圈用于产生磁场或调节磁场强度,以触发磁流变液层3的固液二相变化。
[0023]超声波换能器2附着在柔性壳体1上,磁流变液被柔性壳体1包裹,从而保证治疗头可以很好的进行适用;柔性壳体1和磁流变液层3的存在以及超声波换能器2分布式排列,使得治疗头可以弯曲变形以可适应患者损伤处不规则的形状,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可以使磁流变液固化,保证治疗头能够稳定的附着在损伤处,无需手持、操作简便;治疗结束后,通电线圈断电,磁场消失,磁流变液由固态转换为液态,治疗头恢复原状。
[0024]优选的,一般情况下,超声波换能器2的数量为3个,所述超声波换能器2的圆心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在柔性壳体1上;对于超声波换能器2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增减,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超声波换能器2尽可能进行均匀分布设置,让治疗头变形更加灵活,同时增加超声波作用面积,提高仪器设备的投药率。
[0025]优选的,在磁流变液层3外部无磁场时,磁流变液层3为牛顿流体;在磁流变液层3外部有磁场时,磁流变液层3为类固体,保证治疗头的正常使用。
[0026]优选的,柔性壳体1可变化为弧度可调的弧形壳体,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损伤处,方便进行调节,灵活性强。
[0027]实际使用时,将治疗头取出,靠近患者的损坏处,通电线圈通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超声电导仪柔性治疗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壳体,在柔性壳体上均布有多个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用于产生超声波,以对患者损伤处进行治疗;在柔性壳体外侧包裹有磁流变液层,所述磁流变液层用于随着磁场变化来实现固液二相的变化,将治疗头弯曲变形来适应患者损伤处不规则形状,以提升磁流变液层粘度将柔性壳体固定在患者损伤处;在磁流变液层上连接有通电线圈,所述通电线圈用于产生磁场或调节磁场强度,以触发磁流变液层的固液二相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欣武传涛李旺鑫贾睿昊董传贺宋炳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哲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