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手机充电背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74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机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新型的手机充电背夹,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电路板和充电电池,充电电池连接于电路板,电路板上连接有对内充电母座,对内充电母座用于连接外部充电器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电路板通过FPC排线连接有对外充电公头,对外充电公头用于连接手机进行充电,电路板包括一主控MCU,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信号灯和蜂鸣器,信号灯和蜂鸣器分别连接于主控MCU。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的手机充电背夹可以从视觉和听觉提示用户背夹电量不足,第一时间提示用户需要对背夹进行充电后才能继续为手机提供足量的电量,避免用户误以为能对手机进行良好的充电作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的手机充电背夹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机充电
,特别涉及新型的手机充电背夹。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手机充电背夹一般缺乏对自身低电量的提示效果,容易造成用户在背夹低电量时还在持续连接手机,误以为能对手机进行良好的充电作用,实际却导致手机并不能获取较多的电量,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的手机充电背夹。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手机充电背夹,包括底壳和面盖,所述底壳和面盖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底壳和面盖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电路板和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连接于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对内充电母座,所述对内充电母座用于连接外部充电器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电路板通过FPC排线连接有对外充电公头,所述对外充电公头用于连接手机进行充电;所述电路板包括一主控MCU,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信号灯和蜂鸣器,所述信号灯和蜂鸣器分别连接于主控MCU。
[0005]优选地,所述电路板包括电源管理第一芯片和电源管理第二芯片,所述电源管理第一芯片和电源管理第二芯片分别连接于充电电池,所述对内充电母座连接于电源管理第一芯片,所述对外充电公头连接于电源管理第二芯片,所述充电电池连接于主控MCU。
[0006]优选地,所述底壳内侧周边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所述面盖周边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每个第一固定孔对应一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螺纹槽,第一固定孔用于穿螺丝将面盖与底壳固定。
[0007]优选地,所述面盖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孔,每个第二固定孔对应一个连接柱,第二固定孔用于穿螺丝将充电背夹与手机皮套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面盖内侧设置有排线槽,所述FPC排线设置于排线槽内。
[0009]优选地,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电池槽,所述充电电池设置于电池槽内;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蜂鸣器槽,所述蜂鸣器设置于蜂鸣器槽内;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灯槽,所述信号灯设置于灯槽内。
[0010]优选地,所述底壳外部设置有一条提示槽,所述提示槽内设置有灯孔和出音孔,所述灯孔与信号灯相对应,所述出音孔与蜂鸣器相对应。
[0011]优选地,所述底壳底部设置有对内充电孔和对外充电孔,所述对内充电母座设置于对内充电孔内,所述FPC排线从对外充电孔伸出,对外充电公头连接于FPC排线伸出对外充电孔的一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新型的手机充电背夹可以从视觉和听觉提示用户
背夹电量不足,第一时间提示用户需要对背夹进行充电后才能继续为手机提供足量的电量,避免用户误以为能对手机进行良好的充电作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新型的手机充电背夹的第一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新型的手机充电背夹的第二立体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新型的手机充电背夹的第一爆炸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新型的手机充电背夹的第二爆炸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新型的手机充电背夹的电路板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限于指定视图上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
[0020]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的新型的手机充电背夹,包括底壳10和面盖20,所述底壳10和面盖20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底壳10和面盖20之间形成容置空间。
[0022]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电路板30和充电电池40,所述充电电池40连接于电路板30,充电电池40用于储存电量。
[0023]所述电路板30上连接有对内充电母座50,所述对内充电母座50用于连接外部充电器对充电电池40进行充电。
[0024]所述电路板30通过FPC排线连接有对外充电公头,所述对外充电公头用于连接手机进行充电。
[0025]所述电路板30包括一主控MCU,所述电路板30上还设置有信号灯60和蜂鸣器70,所述信号灯60和蜂鸣器70分别连接于主控MCU。当充电背夹的充电电池40电量低于设定值时,主控MCU控制信号灯60和蜂鸣器70工作,信号灯60发光提示低电量状态,蜂鸣器70发出声音提示低电量状态,如此一来从视觉和听觉提示用户背夹电量不足,第一时间提示用户需要对背夹进行充电后才能继续为手机提供足量的电量,避免用户误以为能对手机进行良好的充电作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0026]所述电路板30还包括电源管理第一芯片和电源管理第二芯片,所述电源管理第一芯片和电源管理第二芯片分别连接于充电电池40,所述对内充电母座50连接于电源管理第一芯片,所述对外充电公头连接于电源管理第二芯片,所述充电电池40连接于主控MCU。
[0027]所述底壳10内侧周边设置有多个连接柱11,所述面盖20周边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21,每个第一固定孔21对应一个连接柱11,所述连接柱11上开设有螺纹槽,第一固定孔21
用于穿螺丝将面盖20与底壳10固定。所述面盖20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孔22,每个第二固定孔22对应一个连接柱11,第二固定孔22用于穿螺丝将充电背夹与手机皮套连接,可根据不同款手机设计不同的手机皮套,再将充电背夹与手机皮套连接,如此一来充电背夹与手机使用过程中距离较近,FPC排线的设计可尽量短一些,避免了长充电线的使用。所述面盖20内侧设置有排线槽23,所述FPC排线设置于排线槽23内,用于避空排线。
[0028]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电池槽12,所述充电电池40设置于电池槽12内。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蜂鸣器槽13,所述蜂鸣器70设置于蜂鸣器槽13内。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灯槽14,所述信号灯60设置于灯槽14内。
[0029]所述底壳10外部设置有一条提示槽17,所述提示槽17内设置有灯孔18和出音孔19,所述灯孔18与信号灯60相对应,所述出音孔19与蜂鸣器70相对应。
[0030]所述底壳10底部设置有对内充电孔15和对外充电孔16,所述对内充电母座50设置于对内充电孔15内,所述FPC排线从对外充电孔16伸出,对外充电公头连接于FPC排线伸出对外充电孔16的一端。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的手机充电背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和面盖,所述底壳和面盖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底壳和面盖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电路板和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连接于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对内充电母座,所述对内充电母座用于连接外部充电器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电路板通过FPC排线连接有对外充电公头,所述对外充电公头用于连接手机进行充电;所述电路板包括一主控MCU,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信号灯和蜂鸣器,所述信号灯和蜂鸣器分别连接于主控MCU。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手机充电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电源管理第一芯片和电源管理第二芯片,所述电源管理第一芯片和电源管理第二芯片分别连接于充电电池,所述对内充电母座连接于电源管理第一芯片,所述对外充电公头连接于电源管理第二芯片,所述充电电池连接于主控MCU。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手机充电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内侧周边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所述面盖周边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每个第一固定孔对应一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螺纹槽,第一固定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令波凌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通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