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无线电子体温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659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测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新型无线电子体温计,贴合平面上粘贴有至少两块双面胶,测温头的不同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感应探头和第二温度感应探头,体温计本体内设置有电路板,第一温度感应探头和第二温度感应探头分别电连接于主控MCU,BT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于主控MCU,BT数据传输模块无线连接手机APP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无线电子体温计佩戴舒适,测温精度高,帮助医护人员减少繁琐的检测、录入等工作,提升主动护理与干预,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医疗及护理服务,同时解决了病患者体温监测不连续,患者与医护人员接触次数多的问题,极大程度规避了传染病容易造成二次传播的风险。传染病容易造成二次传播的风险。传染病容易造成二次传播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无线电子体温计


[0001]本技术涉及测温设备
,特别涉及新型无线电子体温计。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常用的电子体温计由温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器,纽扣电池,专用集成电路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组成,能快速准确地测量人体体温,与传统的水银玻璃体温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量时间短,测量精度高,能记忆并有蜂鸣提示的优点,但是需要医护人员直接与被测者近距离接触,而且每次都要取出读数记录,不能连续长时间的对病患进行实时监测,尤其在对传染病患者监测时容易二次传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无线电子体温计。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无线电子体温计,包括体温计本体,所述体温计本体一侧设置贴合平面,所述贴合平面上粘贴有至少两块双面胶,所述至少两块双面胶位于贴合平面边缘处;所述体温计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测温头,所述测温头的不同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感应探头和第二温度感应探头;所述体温计本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一主控MCU和BT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第一温度感应探头和第二温度感应探头分别电连接于主控MCU,BT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于主控MCU,所述BT数据传输模块无线连接手机APP端。
[0005]优选地,所述双面胶采用医用人体双面胶。
[0006]优选地,所述体温计本体内设置有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连接于电路板。
[0007]优选地,所述贴合平面上设置有磁吸充电口,磁吸充电口连接于电路板。
[0008]优选地,所述体温计本体的另一侧设置贴合弧面,所述贴合弧面上设置有开关机按键,所述开关机按键电连接于电路板。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条和测温头均采用医用级硅胶制成。
[0010]优选地,所述开关机按键采用软胶制成。
[0011]优选地,所述体温计本体采用塑胶制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新型无线电子体温计小巧轻薄,贴合人体腋窝曲线,佩戴舒适,采用高精度感温探头接触人体腋窝处直接读取最敏感体温变化区域,测温精度高,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读取的体温体征数据实时上传手机APP端记录,形成体温体征趋势,帮助医护人员减少繁琐的检测、录入等工作,提升主动护理与干预,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医疗及护理服务;同时解决了病患者体温监测不连续,患者与医护人员接触次数多的问题,极大程度规避了传染病容易造成二次传播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新型无线电子体温计的第一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新型无线电子体温计的第二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6]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限于指定视图上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
[0017]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8]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新型无线电子体温计,包括体温计本体10,所述体温计本体10一侧设置贴合平面11,所述贴合平面11上粘贴有至少两块双面胶20,所述至少两块双面胶20位于贴合平面11边缘处,利于双面胶20粘贴于皮肤时更加牢固。所述双面胶20采用医用人体双面胶,佩戴轻松,无异物感。
[0019]所述体温计本体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条50,所述连接条50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测温头60,所述测温头60的不同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感应探头71和第二温度感应探头72,第一温度感应探头71和第二温度感应探头72用于感应体温。所述第一温度感应探头71和第二温度感应探头72均采用高精度感温探头,利于提高测温精度。
[0020]所述体温计本体10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一主控MCU和BT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第一温度感应探头71和第二温度感应探头72分别电连接于主控MCU,BT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于主控MCU。所述BT数据传输模块无线连接手机APP端,上传实时体温数据并存档,当患者体温异常时在手机APP端报警提醒。所述BT数据传输模块上传数据的时间间隔为5s,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0021]所述主控MCU和BT数据传输模块共用同一型号为NRF52832的芯片。
[0022]所述体温计本体10内设置有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连接于电路板,用于供电。
[0023]所述贴合平面11上设置有磁吸充电口30,磁吸充电口30连接于电路板,用于对可充电电池磁吸充电。
[0024]所述体温计本体10的另一侧设置贴合弧面12,利于贴合人体腋窝曲线,佩戴舒适。所述连接条50和测温头60均采用医用级硅胶制成,可折叠,佩戴舒适,无异物感。所述贴合弧面12上设置有开关机按键40,所述开关机按键40电连接于电路板,用于控制启闭。所述开关机按键40采用软胶制成,利于佩戴舒适。所述体温计本体10采用塑胶制成。
[0025]使用时,患者胳膊自然抬起,通过双面胶20将体温计本体10粘贴在腋下,注意测温头60一端贴合腋窝处,贴合正常后开机,8

10分钟开始温度准确且稳定,温度数据上传。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新型无线电子体温计小巧轻薄,贴合人体腋窝曲线,佩戴舒适,采用高精度感温探头接触人体腋窝处直接读取最敏感体温变化区域,通过无
线传输方式将读取的体温体征数据实时上传手机APP端记录,形成体温体征趋势,帮助医护人员减少繁琐的检测、录入等工作,提升主动护理与干预,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医疗及护理服务;同时解决了病患者体温监测不连续,患者与医护人员接触次数多的问题,极大程度规避了传染病容易造成二次传播的风险。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技术的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无线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包括体温计本体,所述体温计本体一侧设置贴合平面,所述贴合平面上粘贴有至少两块双面胶,所述至少两块双面胶位于贴合平面边缘处;所述体温计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测温头,所述测温头的不同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感应探头和第二温度感应探头;所述体温计本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一主控MCU和BT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第一温度感应探头和第二温度感应探头分别电连接于主控MCU,BT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于主控MCU,所述BT数据传输模块无线连接手机APP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线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采用医用人体双面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杰薛兆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通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