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66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6:25
本申请涉及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河床上等间隔开挖有若干组垂直于河道延伸方向的地沟,各组所述地沟内部均铺设有宽度与河道宽度相等的基座,各组所述基座的水平两端均竖直固定有工字钢,任意两组所述工字钢相互背离的竖直端面分别与河道两侧的挡墙贴合;各组所述基座与两组所述工字钢整体呈U型结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工字钢靠近挡墙的端面对挡墙形成支撑,对原有的病害挡墙进行加固,提升了挡墙的加固效果,延长了挡墙的使用寿命,同时保障了河渠防汛能力,并保护了河岸的原有景观。岸的原有景观。岸的原有景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河渠治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利河渠的施工及后期的运维过程中,河渠管理人员发现,经过一定时间后,河渠两侧的断面挡墙容易出现沉陷、倾斜、开裂等质量病害,影响河渠中水流的正常流动,故为了提升河渠两侧挡墙的结构强度,需要对原有挡墙进行加固或者在河渠施工前即进行加固设计。具体在进行河渠修护过程中,需满足不扰动墙背建筑物、不迁改墙背地下管线、不影响河道行洪、不拆除现状挡墙、不破坏河床生态等目标。
[0003]目前的河修复治理过程中,在工程建设中常采用拆除重建既有挡墙,或在挡墙的外侧直接新建挡墙的治理方式对出现病害的挡墙进行处理。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的缺陷:常见的加固方法对挡墙或墙背造成扰动,影响了河道既有的景观效果;在加固后侵占了河道断面,使河道行洪能力大幅度降低,汛期洪水风险增大,存在给河岸居民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隐患,故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升河渠两侧挡墙的加固效果,降低两侧挡墙发生塌方等风险,本申请提供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河床上等间隔开挖有若干组垂直于河道延伸方向的地沟,各组所述地沟内部均铺设有宽度与河道宽度相等的基座,各组所述基座的水平两端均竖直固定有工字钢,任意两组所述工字钢相互背离的竖直端面分别与河道两侧的挡墙贴合;各组所述基座与两组所述工字钢整体呈U型结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河渠两侧挡墙使用一定年限后,挡墙存在发生损坏的概率,现有的施工作业方式将挡墙整个拆除,工程量较大,重建周期较长,易于造成工程浪费;若在发生病害的挡墙外砌筑新的挡墙,影响河流的正常行洪能力;因此,本申请提出了在原河床上挖设有若干组地沟,将若干组U型钢架结构分别铺设于地沟内,其中基座对两侧的工字钢进行支撑,两侧的工字钢对两侧的挡墙进行支撑固定;上述技术方案中,工字钢靠近挡墙的端面对挡墙形成支撑,对原有的病害挡墙进行加固,提升了挡墙的加固效果,延长了挡墙的使用寿命,同时保障了河渠防汛能力,并保护了河岸的原有景观。
[0008]优选的,任意相邻两组所述工字钢之间开设有若干组水平正对的开孔,两侧正对分布的各组开孔之间两两对拉连接有若干组上下分布的拉杆。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杆的设置提升了相邻各组工字钢的稳定性,各组工字钢通过各组上下分布的拉杆实现了一体型,进一步增强了该U型钢架结构的稳定性。
[0010]优选的,所述拉杆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放大头,所述放大头与所述工字钢上开孔位
置的抵紧固定;所述拉杆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杆的一端设置成放大头,便于拉杆插接于工字钢并一端固定;另一端贯穿并超出工字钢的部分螺纹连接有螺母,实现了拉杆在工字钢的限位固定,提升了安装的稳定性和便捷性。
[0012]优选的,所述基座水平两端的上端面与所述工字钢背离挡墙的一侧端面的下端部之间对拉连接有不少于两组设置的加强筋。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位于基座水平两端的上端面与工字钢背离挡墙的一侧端面的下端部之间,各组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工字钢的抗弯强度,针对挡墙局部发生塌方等危险时,上述各组加强筋的设置提升了各组钢架结构的结构刚度,进一步延长了工字钢的使用寿命。
[0014]优选的,相邻两组所述加强筋之间对拉连接有横梁,各组所述横梁的两端贯穿所述加强筋并贯穿开孔设置,各组开孔分别插接安装有插销。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之间对拉连接有横梁,横梁的设置提高了加强筋的稳定性,横梁的两端分别开孔并插接安装有插销,实现了横梁对相邻两组加强筋的一体性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工字钢包括第一钢板及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与所述第二钢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钢板靠近挡墙且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钢板的宽度。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具体进行工字钢的预制过程中,制作人员增大第一钢板的宽度,增大了第一钢板对挡墙的受力面积,减小了挡墙对工字钢的压强,提高了工字钢的稳定性。
[0018]优选的,所述基座及所述工字钢上逐层铺设有两层内外分布的水泥层;两层所述水泥层之间浇筑有防水涂层。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河渠中的水体易下渗,U型钢架结构与水接触易发生锈蚀,防水涂层的设置将该U型钢架结构与下渗的水体隔绝,延缓了该U型钢架结构的锈蚀,进一步延长了该U型钢架结构的寿命。
[00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出了在原河床上挖设有若干组地沟,将该U型结构铺设于地沟内,对原有的病害挡墙进行加固,提升了挡墙的加固效果,延长了挡墙的使用寿命,同时保障了河渠防汛能力,并保护了河岸的原有景观;
[002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相邻工字钢之间水平正对开孔并对拉安装有若干组拉杆;拉杆的一端设置为放大头,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拉杆的设置增强了工字钢的稳定性,放大头实现了对拉杆的限位作用,螺母的安装实现了拉杆与工字钢的固定连接,提升了该U型钢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安装的便捷性;
[002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座与工字钢之间对拉连接有加强筋;两组相邻加强筋之间对拉连接有横梁;加强筋的安装提升了工字钢的抗弯曲强度;横梁的设置提升了加强筋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该U型钢架结构对挡墙的加固作用。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该U型钢架结构爆炸图;
[0026]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7]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地沟;2、基座;3、工字钢;31、第一钢板;32、第二钢板;4、拉杆;5、螺母;51、放大头;6、加强筋;7、横梁;8、插销;9、水泥层;10、防水涂层;11、挡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参照图1,河渠两侧砌筑有竖直分布的挡墙11,本申请中各组U型钢架结构铺设于河床上并紧靠挡墙11安装;各组U型钢架结构铺设完毕后,在河床上逐层浇筑混凝土砂浆,形成铺满河床的两层水泥层9。其中,第一层水泥层9浇筑成型后,在第一层水泥层9的表面均匀涂敷防水砂浆,形成结构均匀致密的防水涂层10;防水涂层10的浇筑,避免了该U型钢架结构直接与河流水体接触,延缓了该U型钢架结构的锈蚀速度,进一步延长了该U型钢架结构的使用寿命。
[0031]参照图2,河渠的水平河床上等间隔开挖有若干组垂直于河道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河床上等间隔开挖有若干组垂直于河道延伸方向的地沟(1),各组所述地沟(1)内部均铺设有宽度与河道宽度相等的基座(2),各组所述基座(2)的水平两端均竖直固定有工字钢(3),任意两组所述工字钢(3)相互背离的竖直端面分别与河道两侧的挡墙(11)贴合;各组所述基座(2)与两组所述工字钢(3)整体呈U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组所述工字钢(3)之间开设有若干组水平正对的开孔,两侧正对分布的各组开孔之间两两对拉连接有若干组上下分布的拉杆(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4)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放大头(51),所述放大头(51)与所述工字钢(3)上开孔位置的抵紧固定;所述拉杆(4)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敏敏戴罗生林汉森熊庭文陈崇辉唐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平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