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减振垫及轨道减振扣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63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轨道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自锁式减振垫及轨道减振扣件,自锁式减振垫包括轨下垫板、上刚性垫板、中间弹性垫板和下刚性垫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卡扣件,卡扣件包括上卡扣和下卡扣,下卡扣刚性连接于下刚性垫板上,下卡扣贯穿上刚性垫板和中间弹性垫板,上卡扣与下卡扣旋转卡接,用于锁紧上刚性垫板、中间弹性垫板和下刚性垫板,不需要在上刚性垫板和下刚性垫板上开设凹槽,保证了结构强度,通过自锁式减振垫的旋转卡扣式预组装,能够加快安装施工速度,并具备良好的防松效果,自锁式减振垫的垂向双层非线性刚度减振设计,能够达到整体较低的刚度扣件系统,减振效果良好。减振效果良好。减振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式减振垫及轨道减振扣件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减振
,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自锁式减振垫及轨道减振扣件。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周边环境带来了振动和噪声污染问题,在铁轨的下方设置减振扣件是减少振动和噪声的有效途径之一。
[0003]减振扣件一般包括减振垫和弹性压紧件,为了减少对减振垫的缓振效果的影响,一般将组成减振垫的各层垫板弹性连接,目前的减振垫的下铁垫板、隔振垫板和上铁垫板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会影响整体结构强度,还由于减振垫的部件比较多,现场安装维护不便,影响到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自锁式减振垫及轨道减振扣件,保证了整体结构强度,简化了安装结构。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锁式减振垫,包括轨下垫板、上刚性垫板、中间弹性垫板和下刚性垫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包括上卡扣和下卡扣,所述下卡扣刚性连接于下刚性垫板上,所述下卡扣贯穿上刚性垫板和中间弹性垫板,所述上卡扣与下卡扣旋转卡接,用于锁紧上刚性垫板、中间弹性垫板和下刚性垫板。
[0006]可选地,所述上卡扣包括挡环和周向分布多个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端部通过连接块连接于挡环的一面,所述弧形板靠近挡环的一端设置有卡凸一;所述下卡扣包括圆柱体和周向分布的多个弧形长条,所述弧形长条的底部设置有卡凸二,所述卡凸一和卡凸二相互配合,用于上卡扣与下卡扣旋转卡接后限制回旋。
[0007]可选地,所述圆柱体为两端贯通的筒状结构,所述下刚性垫板开设有用于定位安装圆柱体的通孔。
[0008]可选地,所述下刚性垫板上刚性连接有至少两个横向限位件,所述上刚性垫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一,每个所述凹槽一内嵌入部分横向限位件。
[0009]可选地,所述横向限位件包括刚性连接于下刚性垫板的挡肩和插设于挡肩的限位块。
[0010]可选地,所述限位块为十字型结构件,所述凹槽一为T形槽。
[0011]可选地,该自锁式减振垫还包括螺栓和套管,所述螺栓套设有防松垫圈和盖板,所述螺栓贯穿卡扣件并螺纹连接于套管,用于所述自锁式减振垫紧固于基座。
[0012]可选地,所述轨下垫板和中间弹性垫板的表面均设有多个弧面凸起。
[0013]可选地,所述中间弹性垫板的底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凸台,所述下刚性垫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凸台可嵌入凹槽二内。
[0014]一种轨道减振扣件,包括如上所述的自锁式减振垫和至少两个压紧机构,所述压
紧机构包括安装座和弹条,所述安装座设置于上刚性垫板的顶部,所述弹条一端插设于安装座,另一端用于压紧钢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自锁式减振垫,通过在下刚性垫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至少两个下卡扣,并且在上刚性垫板和中间弹性垫板加工时,预先开设用于下卡扣穿过的通孔,使轨下垫板、上刚性垫板、中间弹性垫板能够叠放在下刚性垫板上,然后上卡扣与下扣件合套,通过同时按压和旋转上扣件,使上刚性垫板、中间弹性垫板和下刚性垫板预组装在一起,由于中间弹性垫板受挤压可以收缩,使上扣件和下扣件可以顺利的扣接,并且松开时,可以通过中间弹性垫板的弹性恢复力,使上扣件和下扣件紧密贴合,实现防松的功能。从而本自锁式减振垫不需要在开设上刚性垫板和下刚性垫板上开设凹槽,保证了结构强度,下扣件与下刚性垫板还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增强了结构强度,通过上扣件旋转就可将上刚性垫板、中间弹性垫板和下刚性垫板预组装成一个整体,简化了安装结构,提高了施工效率,并具有防松的功能。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减振扣件,通过自锁式减振垫的旋转卡扣式预组装,能够加快安装施工速度,并具备良好的防松效果,自锁式减振垫的垂向双层非线性刚度减振设计,能够达到整体较低的刚度扣件系统,减振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减振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减振扣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轨下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间弹性垫板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间弹性垫板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0、自锁式减振垫;10、轨下垫板;101、直角缺口一;11、上刚性垫板;111、凹槽一;12、中间弹性垫板;121、直角缺口二;122、挡边;123、凸台;13、下刚性垫板;131、凹槽二;14、卡扣件;141、上卡扣;1411、挡环;1412、弧形板;1413、连接块;1414、卡凸一;142、下卡扣;1421、圆柱体;1422、弧形长条;1423、卡凸二;15、横向限位件;151、挡肩;152、限位块;16、套管;17、螺栓;18、防松垫圈;19、盖板;200、压紧机构;21、安装座;22、弹条;300、钢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如图1

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锁式减振垫,包括轨下垫板10、上刚性垫板11、中间弹性垫板12和下刚性垫板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卡扣件14,所述卡扣件14包括上卡扣141和下卡扣142,所述下卡扣142刚性连接于下刚性垫板13上,所述下卡扣142贯穿上刚性垫板11和中间弹性垫板12,所述上卡扣141与下卡扣142旋转卡接,用于锁紧上刚性垫板11、中间弹性垫板12和下刚性垫板13。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轨道减振领域,减振垫与基座(轨枕)通过螺栓17螺套连接,因
此,上刚性垫板11、中间弹性垫板12和下刚性垫板13是需要开设通孔的。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锁式减振垫100,通过在下刚性垫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至少两个下卡扣142,并且在上刚性垫板11和中间弹性垫板12加工时,预先开设用于下卡扣142穿过的通孔,使轨下垫板10、上刚性垫板11、中间弹性垫板12能够叠放在下刚性垫板13上,然后上卡扣141与下扣件合套,通过同时按压和旋转上扣件,使上刚性垫板11、中间弹性垫板12和下刚性垫板13预组装在一起,由于中间弹性垫板12受挤压可以收缩,使上扣件和下扣件可以顺利的扣接,并且松开时,可以通过中间弹性垫板12的弹性恢复力,使上扣件和下扣件紧密贴合,实现防松的功能。从而本自锁式减振垫100不需要在开设上刚性垫板11和下刚性垫板13上开设凹槽,保证了结构强度,下扣件与下刚性垫板13还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增强了结构强度,通过上扣件旋转就可将上刚性垫板11、中间弹性垫板12和下刚性垫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式减振垫,包括轨下垫板(10)、上刚性垫板(11)、中间弹性垫板(12)和下刚性垫板(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卡扣件(14),所述卡扣件(14)包括上卡扣(141)和下卡扣(142),所述下卡扣(142)刚性连接于下刚性垫板(13)上,所述下卡扣(142)贯穿上刚性垫板(11)和中间弹性垫板(12),所述上卡扣(141)与下卡扣(142)旋转卡接,用于锁紧上刚性垫板(11)、中间弹性垫板(12)和下刚性垫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扣(141)包括挡环(1411)和周向分布多个弧形板(1412),所述弧形板(1412)的端部通过连接块(1413)连接于挡环(1411)的一面,所述弧形板(1412)靠近挡环(1411)的一端设置有卡凸一(1414);所述下卡扣(142)包括圆柱体(1421)和周向分布的多个弧形长条(1422),所述弧形长条(1422)的底部设置有卡凸二(1423),所述卡凸一(1414)和卡凸二(1423)相互配合,用于上卡扣(141)与下卡扣(142)旋转卡接后限制回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式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1421)为两端贯通的筒状结构,所述下刚性垫板(13)开设有用于定位安装圆柱体(1421)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刚性垫板(13)上刚性连接有至少两个横向限位件(15),所述上刚性垫板(11)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一(111),每个所述凹槽一(111)内嵌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彩邓娇孙照亮庾光忠白建军穆忠鑫严卫民熊学强何正宏孙建树谭石华牛秀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