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强化复配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38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污泥强化复配剂,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选择火山岩或硅藻土或沸石粉50~90份,并加入锂离子粉末0~5份,亚铁离子粉末0~5份,钙离子粉末0~5份和镁离子粉末0~5份进行混合;然后混合并磨矿处理:将所有材料放入回转窑进行煅烧,并进行磨矿处理;最后将获得的粉末冷却后使用分选设备进行分选分级后获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复配剂可以投加便捷,回收利用率高;加速污泥颗粒化形成,提高筛选效率;加速污泥沉降效果,加快生化反应速率;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性能更强,改善水体可生化性;单位体积生物量更高,同步提高脱氮除磷效果;且能高菌群富集浓度,抗冲击负荷强,处理能力大。处理能力大。处理能力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强化复配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污泥强化复配剂。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目前,随着对污水处理排放要求更加严格,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基础设施越来越健全,各类污水处理厂面临处理能力不足、出水不达标等问题,急切需要进行提标扩能改造。而常规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常面临活性污泥浓度低、沉降性能差、处理负荷低、抗冲击能力差等问题。目前一些新型工艺如MBBR、生物接触氧化等工艺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温度低的地区应用效果不佳,如提标扩能需建设二期、三期等,建设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污泥强化复配剂。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污泥强化复配剂,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备料:选择火山岩或硅藻土或沸石粉50~90份,并加入锂离子粉末0~5份,亚铁离子粉末0~5份,钙离子粉末0~5份和镁离子粉末0~5份进行混合;
[0007]S2、混合并磨矿处理:将S1中所有材料放入回转窑进行煅烧,并进行磨矿处理;
[0008]S3、分级破碎获得成品:将S2中获得的粉末冷却后使用分选设备进行分选分级后获得成品。
[0009]进一步限定,上述步骤S1中,混合的方式为干拌式混合,这样的设计,防溶解润湿,影响特性。
[0010]进一步限定,上述步骤S1中,混合的时间为1~2h,这样的设计,保证充分混合效果。
[0011]进一步限定,上述步骤S1中,混合的温度为20~30℃,这样的设计,保证混合效果。
[0012]进一步限定,上述步骤S2中,煅烧温度为300~800℃,这样的设计,保证煅烧融合效果。
[0013]进一步限定,上述步骤S2中,煅烧时间为2~3h,这样的设计,保证充分的混合。
[0014]进一步限定,上述步骤S2中,回转窑配置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控制回转窑的转数,这样的设计,控制混合效率。
[0015]进一步限定,上述步骤S2中,回转窑缩颈后出料口直线段壳体的外径为回转窑窑体外径的0.3~0.6倍,这样的设计,保证内部物料的回转效果。
[0016]进一步限定,上述步骤S3中,破碎后的粒径在35um

65um之间,这样的设计,保证使用时与污水的混合效果。
[0017]进一步限定,上述步骤S3中,使用筛网进行分级,未通过筛网的粉末返回破碎装置进行再破碎,这样的设计,充分利用,节约能源。
[0018]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适合污水处理领域,尤其在城镇污水处理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原位提标扩能改造方面优势特别突出,大大减少了投资成本,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复配剂可以投加便捷,回收利用率高;加速污泥颗粒化形成,提高筛选效率;加速污泥沉降效果,加快生化反应速率;而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性能更强,能有效改善水体可生化性;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复配剂单位体积生物量更高,同步提高脱氮除磷效果;且能高菌群富集浓度,抗冲击负荷强,处理能力大。
附图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污泥强化复配剂实施例的流程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污泥强化复配剂,包括如下步骤:
[0024]S1、备料:选择火山岩或硅藻土或沸石粉50~90份,并加入锂离子粉末0~5份,亚铁离子粉末0~5份,钙离子粉末0~5份和镁离子粉末0~5份进行混合;
[0025]S2、混合并磨矿处理:将S1中所有材料放入回转窑进行煅烧,并进行磨矿处理;
[0026]S3、分级破碎获得成品:将S2中获得的粉末冷却后使用分选设备进行分选分级后获得成品。
[0027]本实施案例中,在使用污泥强化复配剂的时候,将选择火山岩或硅藻土或沸石粉共计86份,并加入锂离子粉末4份,亚铁离子粉末4份,钙离子粉末4份和镁离子粉末4份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的粉末送入回转窑中进行煅烧,使粉末完全混合在一起,之后进行磨矿处理,制得粉末;将制得的粉末进行破碎处理,通过破碎,使其粒径在35um

65um之间,就获得了最后的复配剂粉末;使用粉末时,将制成的粉末投入到调浆罐内加入定量的清水,调制成浆液,通过泵输送至各进水管、回流管或循环管内随污水进入系统内,便于粉末快速与污水混合。在微生物的粘附性和粉末的吸附性双重作用下,微生物附着在粉末表面,在水力剪切力的作用下微生物快速分泌胞外聚合物,最后形成成熟的颗粒状污泥聚集体,该微生物聚集体沉淀性好,处理污水能力大大提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0028]优选上述步骤S1中,混合的方式为干拌式混合,这样的设计,防溶解润湿,影响特性,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混合的方式。
[0029]优选上述步骤S1中,混合的时间为1~2h,这样的设计,保证充分混合效果,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混合的时间。
[0030]优选上述步骤S1中,混合的温度为20~30℃,这样的设计,保证混合效果,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混合的温度。
[0031]优选上述步骤S2中,煅烧温度为300~800℃,这样的设计,保证煅烧融合效果,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煅烧温度。
[0032]优选上述步骤S2中,煅烧时间为2~3h,这样的设计,保证充分的混合,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煅烧时间。
[0033]优选上述步骤S2中,回转窑配置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控制回转窑的转数,这样的设计,控制混合效率,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控制混合效率的措施。
[0034]优选上述步骤S2中,回转窑缩颈后出料口直线段壳体的外径为回转窑窑体外径的0.3~0.6倍,这样的设计,保证内部物料的回转效果,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回转窑的结构。
[0035]优选上述步骤S3中,破碎后的粒径在35um

65um之间,这样的设计,保证使用时与污水的混合效果,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破碎后的粒径。
[0036]优选上述步骤S3中,使用筛网进行分级,未通过筛网的粉末返回破碎装置进行再破碎,这样的设计,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分级的措施。
[0037]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泥强化复配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备料:选择火山岩或硅藻土或沸石粉50~90份,并加入锂离子粉末0~5份,亚铁离子粉末0~5份,钙离子粉末0~5份和镁离子粉末0~5份进行混合;S2、混合并磨矿处理:将S1中所有材料放入回转窑进行煅烧,并进行磨矿处理;S3、分级破碎获得成品:将S2中获得的粉末冷却后使用分选设备进行分选分级后获得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强化复配剂,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S1中,混合的方式为干拌式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强化复配剂,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S1中,混合的时间为1~2h。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强化复配剂,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S1中,混合的温度为20~3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强化复配剂,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旭张东旭王玥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江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