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驱电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34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强驱电梯结构包括导向组件、驱动组件、导轨、轿厢、所述驱动组件和安全组件,其中安全组件包括涨紧轮装置、限速轮和限速钢丝绳和安全钳,所述限速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导轨的顶部,所述涨紧轮装置设置于所述导轨的底部,所述限速钢丝绳绕设于所述涨紧轮装置和所述限速轮,所述安全钳设置于轿厢立梁上,通过限速钢丝绳、提拉臂触发动作;限速钢丝绳绕过涨紧轮装置的左导向轮、前导向轮和后导向轮。使得限速钢丝绳跨过导轨,有效的利用了空间,有效的提高了井道利用率,使得轿厢能够设计的更大。轿厢包括门口上粱、门口下梁和门口立梁,对应的位置设计成可站人空间,增加了轿厢的有效使用面积。增加了轿厢的有效使用面积。增加了轿厢的有效使用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驱电梯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强驱电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垂直电梯按照驱动方式可分为曳引式电梯、强驱式电梯、液压式电梯、螺杆式电梯。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采用曳引式电梯,因为曳引式电梯有众多优点:稳定性好、安全性能好、节能、技术成熟等。曳引式电梯的结构是:钢丝绳两头固定有弹簧绳头,一头绕过轿厢,一头绕过对重,中间绕过主机,轿厢和对重均有竖向的导轨,通过主机的正反转来实现轿厢的上下运行,动力是钢丝绳和主机轮之间的摩擦力拖动钢丝绳,钢丝绳运行带动轿厢和对重相对上下运动。曳引式电梯由于有了对重的结构,对于整个电梯井道的大小要求会增大,也就是相同大小的井道,做出来的轿厢面积会小于其他结构的电梯。
[0003]对于一般家用电梯,如别墅电梯,预留的井道均很小,当井道特别小的情况时,采用曳引式电梯无法设计和安装,需采用其他结构的电梯,一般采用强驱式电梯或者螺杆式电梯。螺杆式电梯的运行速度慢、造价贵、噪音大、维护成本高,市面上大部分还是采用强驱式。目前市面上的强驱式电梯对于井道的使用率还是不够高,当井道特别小时做出来的电梯轿厢较小,乘坐体验较差,实用性不大。市面上的所有强驱结构大部分均为传统的龙门架方式,相比于曳引式电梯,仅仅只是去掉了对重,还有少部分为背包架结构,也是只是取消了对重,对于整个井道的利用率还未达到最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驱电梯结构,提高井道的空间利用率。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强驱电梯结构,包括:
[0007]导向组件,设置于井道的顶部;
[0008]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井道的底部;
[0009]导轨,被配置为沿所述井道的竖直方向延伸;
[0010]轿厢,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钢丝绳,所述驱动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导向组件连接所述轿厢的顶部;
[0011]安全组件,其包括涨紧轮装置、限速轮和限速钢丝绳,所述限速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导轨的顶部或者所述井道的顶部,所述涨紧轮装置设置于所述导轨的底部,所述限速钢丝绳绕设于所述涨紧轮装置和所述限速轮;
[0012]其中,所述涨紧轮装置包括基底,所述基底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导向轮和右导向轮,所述左导向轮和所述右导向轮分别对应的位于所述导轨的两侧,所述基底的前侧设置有前导向轮,所述前导向轮对应的位于所述导轨的前侧,所述限速钢丝绳依次绕过所述左导向轮、所述前导向轮和所述右导向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基底包括第一固定板、弹簧上板、弹簧下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开关触发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导轨,所述弹簧上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开关触发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弹簧上板和所述弹簧下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弹簧下板,所述左导向轮和所述右导向轮分别转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两侧,所述第三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前导向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前侧,所述第三固定板上还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位于所述开关触发板的上方。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限位螺栓、限位螺母、限位垫块和涨紧弹簧,所述限位螺栓依次穿过弹簧上板、限位垫块和涨紧弹簧,且其尾部通过所述限位螺母锁紧。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弹性件呈三角排布。
[0016]进一步地,所述安全组件还包括限速器、提拉臂和安全钳,所述限速器设置于所述导轨的顶部,所述提拉臂和所述安全钳设置于所述轿厢的外侧,当所述限速钢丝绳的速度超过限速器的设定的速度时,所述提拉臂会驱动所述安全钳动作,所述安全钳能够夹紧所述导轨。
[0017]进一步地,所述轿厢包括轿顶、轿底和轿壁,所述轿顶连接有门口上粱,所述轿底连接有门口下梁,所述轿壁连接有门口立梁,所述门口立梁的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所述门口上粱和所述门口下梁。
[001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
[0019]两组导向梁,设置于所述井道的顶部;
[0020]第一转轴,设置于两组所述导向梁之间,所述第一转轴上转动有两组第一换向轮,所述第一换向轮位于所述驱动组件的上方;
[0021]第二转轴,设置于两组所述导向梁之间,所述第二转轴上转动设置有两组第二换向轮,所述第二换向轮位于所述轿厢的上方;
[0022]所述驱动钢丝绳设置有两组,分别一对一的绕过所述第一换向轮和所述第二换向轮。
[002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固定设置于所述井道的底部,所述主机架上设置有主机主体,所述主机主体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和绕盘,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绕盘,所述绕盘的两侧分别一对一的连接两组所述驱动钢丝绳的一端。
[0024]进一步地,所述轿厢的外侧设置有侧面导靴轮和背面导靴轮,所述侧面导靴轮和所述背面导靴轮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
[002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钢丝绳和所述轿厢之间设置有绳头。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1)本专利技术中,限速钢丝绳绕过涨紧轮装置的左导向轮、前导向轮和后导向轮。使得限速钢丝绳跨过导轨,有效的利用了空间,有效的提高了井道利用率,使得轿厢能够设计的更大。
[0028](2)涨紧轮装置上设置有行程开关,在正常状态下,即限速钢丝绳处于涨紧状态时,此时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开关触发板和行程开关之间有间隙。当限速钢丝绳断了或者处于松弛状态时,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行程开关向下移动,此时行程开关碰撞到开关触发板,行程开关被触发,将信号传递给电梯的安全回路,此时电梯回路断开,防止安全隐患;
[0029](3)门口上粱、门口下梁和门口立梁对应的位置设计成可站人空间,增加了轿厢的
有效使用面积。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强驱电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梯井道的平面排布图,填充部分为有效站人空间;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涨紧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涨紧轮装置的另一视觉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涨紧轮装置和导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
[0037]1、导向组件;11、导向梁;12、第一转轴;13、第一换向轮;14、第二转轴;15、第二换向轮;2、驱动组件;21、主机架;22、主机主体;23、驱动机构;24、绕盘;25、控制柜;3、导轨;4、轿厢;41、轿顶;42、轿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驱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组件(1),设置于井道的顶部;驱动组件(2),设置于所述井道的底部;导轨(3),被配置为沿所述井道的竖直方向延伸;轿厢(4),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3)上,所述驱动组件(2)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钢丝绳(7),所述驱动钢丝绳(7)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导向组件(1)连接所述轿厢(4)的顶部;安全组件(5),其包括涨紧轮装置(51)、限速轮(53)和限速钢丝绳(52),所述限速轮(53)转动设置于所述导轨(3)的顶部或者所述井道的顶部,所述涨紧轮装置(51)设置于所述导轨(3)的底部,所述限速钢丝绳(52)绕设于所述涨紧轮装置(51)和所述限速轮(53);其中,所述涨紧轮装置(51)包括基底,所述基底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导向轮(511)和右导向轮(512),所述左导向轮(511)和所述右导向轮(512)分别对应的位于所述导轨(3)的两侧,所述基底的前侧设置有前导向轮(513),所述前导向轮(513)对应的位于所述导轨(3)的前侧,所述限速钢丝绳(52)依次绕过所述左导向轮(511)、所述前导向轮(513)和所述右导向轮(5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驱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第一固定板(514)、弹簧上板(515)、弹簧下板(516)、第二固定板(517)、第三固定板(5172)和开关触发板(518)和,所述第一固定板(514)连接所述导轨(3),所述弹簧上板(515)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514),所述开关触发板(518)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514),所述弹簧上板(515)和所述弹簧下板(516)之间设置有弹性件(519),所述第二固定板(517)连接所述弹簧下板(516),所述左导向轮(511)和所述右导向轮(512)分别转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517)的两侧,所述第三固定板(5172)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517),所述前导向轮(513)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板(5172)的前侧,所述第三固定板(5172)上还设置有行程开关(54),所述行程开关(54)位于所述开关触发板(518)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驱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19)包括限位螺栓(5191)、限位螺母(5193)、限位垫块(5194)和涨紧弹簧(5192),所述限位螺栓(5191)依次穿过弹簧上板(515)、限位垫块(5194)和涨紧弹簧(5192),且其尾部通过所述限位螺母(5193)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顺龙范方生林啟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尚家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