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增益快响应微通道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通道板
,具体而言涉及高增益快响应微通道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是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发成功的一种简单紧凑的电子倍增器件,可以探测带荷粒子、电子、X射线和UV光子,具有低功耗、自饱和、高速探测和低噪声等优点,并以多种形式应用于各类探测器中。
[0003]微通道板的增益来自于通道内壁的二次电子发射形成的级联倍增,单片微通道板的增益通常可以达到104,由于存在单通道的输出电荷量饱和作用,单片微通道板的增益很难超过105。在单光子探测、离子探测等微弱信号探测领域,为了达到更高的增益,通常使用两片微通道板呈V字型叠加,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方案,甚至是使用三片微通道板呈Z字型叠加,以此获得更高的增益性能。
[0004]但是,通过多片MCP叠加使用来提高增益的同时也牺牲了一些性能,包括时间分辨能力以及位置分辨能力。由于电子倍增放大的路径变长以及多片MCP叠加时中间存在一定的无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增益快响应微通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微通道板(10),设有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所述第一微通道板(10)设有贯通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的多个第一孔结构(11);第二微通道板(20),设有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所述第二微通道板(20)设有贯通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的多个第二孔结构(21);其中,所述第一微通道板(10)的第二侧端面与第二微通道板(20)的第一侧端面贴合,形成贴合面(102),定义所述第一微通道板(10)的第一侧端面为输入面(101),定义所述第二微通道板(20)的第二侧端面为输出面(103);所述第一孔结构(11)比所述第二孔结构(21)的孔径大,且在贴合面(102)内,所述第一孔结构(11)至少对应一个以上的第二孔结构(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增益快响应微通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结构(21)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孔结构(11)孔径的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增益快响应微通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通道板(10)的厚度被设置成使所述第一孔结构(11)的长径比为40:1~60:1,所述第二微通道板(20)的厚度被设置成使所述第二孔结构(21)的长径比为40:1~6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增益快响应微通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结构(11)的孔径为4μm
‑
8μm,所述第一微通道板(10)的厚度为0.2
‑
0.4mm,所述第二孔结构(21)的孔径为1μm
‑
3μm,所述第二微通道板(20)的厚度为0.05mm
‑
0.15mm。5.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增益快响应微通道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祥彪,姜博文,王健,丛晓庆,金戈,乔芳建,林焱剑,闵信杰,杨晓明,聂慧君,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