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闸板阀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闸板阀,所述底门框的内部活动嵌接有底密封条,所述顶门框的内部活动嵌接有顶密封条,所述侧门框的内壁与导轨活动嵌接,位于所述导轨一端侧面的侧门框内壁与侧密封条活动嵌接,所述导轨的一侧中部与闸板的一端活动卡接,且闸板的侧面与侧密封条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原本的闸板阀中门框、密封条以及导轨的形状,将顶密封条及侧密封条设置为截面呈蝴蝶状,使得两者均具有双道密封作用和自紧力密封作用,底密封条设置为带状,使得底密封条安装后底部与通道底部平齐,有效防止在介质流过时底密封条顶端沉积泥沙而破坏密封面,综上闸板阀能够实现正反向受压,有效提高闸板阀整体的密封性。有效提高闸板阀整体的密封性。有效提高闸板阀整体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闸板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闸板阀
,具体为一种闸板阀。
技术介绍
[0002]闸板阀是一种常见的截断阀,其主要由门框、密封带、导轨、闸板、启闭机构等部件组成,将门框贯穿设置在本体流道上,且与流道反向垂直,在使用时,阀板在启闭机构的作用下沿导轨滑动,从而截断或导通流道,即闸板阀主要用来接通或截断流道种的介质,不运用于调节介质流量。由于闸板阀具有密封性良好、耐腐蚀等特性,其广泛用于市政府给排水、污水处理厂等,作为截止、调整流量和控制水位之用,且多适用于流体介质为温度小于等于80℃的清水、污水、海水。
[0003]但现有的闸板阀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目前大多数闸板阀为单向密封,一般由楔形块加P型橡胶结构组成,由于P型橡胶自身的结构性缺陷,导致反向进水且水压大、水位高时橡胶结构无法对闸板形成有效的密封,造成闸板阀存在一定的泄露;其次,在闸板开启上抬时,在闸板的一侧会受水流瞬时涌进作用而产生涡流,水流的冲击极易引起闸板等部件的震动,导致导轨与闸板、密封条与闸板之间摩擦加剧,密封效果降低,甚至造成其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另外,由于闸板阀所通过的介质多带有杂质,导致在闸板处于下移密封状态时其杂质逐渐堆积在门框附件,长期堆积对导轨和密封条造成腐蚀,加剧密封效果的降低、使用寿命的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闸板阀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闸板阀,具备提供侧密封条等多种密封形状,同时减小涡流对部件的冲击影响,以及有效清理闸板阀内的杂质,从而有效提高闸板阀的密封性,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闸板阀,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中部开设有通道,且通道的内壁与阀门框固定连接,所述阀门框由底门框、顶门框、侧门框组成,所述底门框的顶端两侧与侧门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门框的底端两侧与侧门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门框的内部活动嵌接有底密封条,所述顶门框的内部活动嵌接有顶密封条,所述侧门框的内壁与导轨活动嵌接,位于所述导轨一端侧面的侧门框内壁与侧密封条活动嵌接,所述导轨的一侧中部与闸板的一端活动卡接,且闸板的侧面与侧密封条接触,所述闸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启闭机构,所述启闭机构由气动机与阀杆组成,所述气动机外壁与本体的顶端固定套接,所述气动机的底端与阀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穿过顶密封条与闸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闸板的两侧放置有挡件,所述挡件由主挡板、副挡板、侧挡板构成,所述主挡板的两端与副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副挡板的另一端与侧挡板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侧挡板的一侧始终与侧门框的外壁接触,所述闸板的两侧内部开设固定孔,且固定
孔的内壁固定套接有固定膜,所述固定膜的两端活动套接有固定柱,且两个固定柱之间通过活动膜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膜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伸出所述闸板的固定柱一端与副挡板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活动膜的一侧与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水管的另一端与储管连通,位于所述储管下方的闸板内开设有移动腔,且移动腔的内壁活动套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端与移动腔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膜,所述储管的内部顶端与移动板顶端之间通过拉伸弹簧连接,位于所述移动腔下方的闸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移动板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件,且活动件穿过螺纹孔,所述活动件的外壁上端固定套接有上活环,且上活环与螺纹孔螺纹套接,所述活动件的外壁下端活动铰接有下活块。
[0008]优选的,所述闸板的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扰流杆,与所述扰流杆位置对应的主挡板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与扰流杆的外壁活动套接,所述扰流杆的两侧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与扰流件的一端活动卡接,所述扰流件的一侧与固定槽一侧内壁之间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扰流件的另一侧与推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动件的另一端与主挡板的靠近闸板的一侧接触,所述扰流杆的数量为三,且扰流杆竖向排列,位于上方所述扰流杆内的推动件侧壁设置有两个限位件,位于中间所述扰流杆内的推动件侧壁设置有一个限位件,位于下方所述扰流杆内的推动件侧壁未设置有限位件。
[0009]优选的,所述底门框的截面呈两侧向内倾斜的U型,所述顶门框的截面呈对称的双U型,所述侧门框的截面呈一侧内凹的不规则U型,所述底密封条为带状,所述顶密封条和侧密封条的截面均呈蝴蝶状,所述导轨与侧门框的内壁形状相适应。
[0010]优选的,所述挡件的整体俯视形状为弯曲弧度较大的W型。
[0011]优选的,通过所述活动膜连接的两个固定柱为一组,同一高度的闸板上设置有两组固定柱,同一竖向的闸板上设置有三组固定柱,所述活动膜为柔性橡胶材质,所述固定膜、水管和储管均为硬质橡胶材料,所述移动膜为柔性橡胶材质,所述移动腔和储管内充有液体。
[0012]优选的,一个所述移动板对应设置有四个活动件,且活动件对应设置在侧门框周围,所述上活环的外壁为螺纹状,所述下活块的顶端为弧形、底端为水平。
[0013]优选的,与所述固定槽位置对应的主挡板部分位于固定槽内部,且主挡板与限位件接触,所述推动件为L型,且位于上方扰流杆内的推动件长度最长,位于下方扰流杆内的推动件长度最短。
[0014]优选的,所述限位件由凹槽、推动块、压缩弹簧组成,所述推动件侧壁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活动套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与凹槽之间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推动块的剖面形状为半圆型加矩形的结合。
[0015]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原本的闸板阀中门框、密封条以及导轨的形状,使得底门框内嵌装底密封条,顶门框内嵌装顶密封条,侧门框内嵌装侧密封条及导轨,无需用螺栓固定,更换方便,同时将顶密封条及侧密封条设置为截面呈蝴蝶状,使得两者均具有双道密封作用和自紧力密封作用,底密封条设置为带状,使得底密封条安装后底部与通道底部平齐,有效防止在介质流过时底密封条顶端沉积泥沙而破坏密封面,综上闸板阀能够实现正反向受压,有效提高闸板阀整体的密封性,防止闸板在封闭本体通道时泄露介质。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闸板的前后两侧设置挡件,且挡件通过固定柱与闸板活动连接,利用挡件由主挡板、副挡板和侧挡板构成,有效使得闸板在上抬开启时,水流所产生的大部分冲击被挡件及固定柱所阻挡、缓冲,防止过大震动增大侧密封条、导轨与闸板之间的摩擦而影响密封效果,提高对各部件的保护,延长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闸板的底端两侧活动设置活动件及其部件,且活动件通过储管、活动膜、水管等部件与固定柱联系,当闸板下移封闭本体通道时活动件的内缩状态有效促使固定柱受压外移,进而保证挡件处于外伸状态,为后续闸板上抬做准备,保证挡件具有回弹缓冲的效果,实现对闸板及其它部件的保护,同时活动件在受闸板作用而推出或内缩时,上活环配合螺旋孔作用而促使活动件及其部件旋转,有效对位于底密封条顶端、处于侧门框内的杂质进行扬起,进一步方便水流带动杂质移动,实现对闸板阀内部杂质的清理。
[0018]4、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板阀,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中部开设有通道,且通道的内壁与阀门框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框由底门框(11)、顶门框(12)、侧门框(13)组成,所述底门框(11)的顶端两侧与侧门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门框(12)的底端两侧与侧门框(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门框(11)的内部活动嵌接有底密封条(110),所述顶门框(12)的内部活动嵌接有顶密封条(120),所述侧门框(13)的内壁与导轨(131)活动嵌接,位于所述导轨(131)一端侧面的侧门框(13)内壁与侧密封条(130)活动嵌接,所述导轨(131)的一侧中部与闸板(2)的一端活动卡接,且闸板(2)的侧面与侧密封条(130)接触,所述闸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启闭机构(21),所述启闭机构(21)由气动机与阀杆组成,所述气动机外壁与本体(1)的顶端固定套接,所述气动机的底端与阀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穿过顶密封条(120)与闸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闸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2)的两侧放置有挡件(3),所述挡件(3)由主挡板(31)、副挡板(32)、侧挡板(33)构成,所述主挡板(31)的两端与副挡板(3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副挡板(32)的另一端与侧挡板(33)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侧挡板(33)的一侧始终与侧门框(13)的外壁接触,所述闸板(2)的两侧内部开设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内壁固定套接有固定膜(40),所述固定膜(40)的两端活动套接有固定柱(4),且两个固定柱(4)之间通过活动膜(4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膜(4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伸出所述闸板(2)的固定柱(4)一端与副挡板(3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闸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膜(41)的一侧与水管(42)的一端连通,所述水管(42)的另一端与储管(5)连通,位于所述储管(5)下方的闸板(2)内开设有移动腔,且移动腔的内壁活动套接有移动板(51),所述移动板(51)的顶端与移动腔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膜(52),所述储管(5)的内部顶端与移动板(51)顶端之间通过拉伸弹簧连接,位于所述移动腔下方的闸板(2)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移动板(5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件(6),且活动件(6)穿过螺纹孔,所述活动件(6)的外壁上端固定套接有上活环(61),且上活环(61)与螺纹孔螺纹套接,所述活动件(6)的外壁下端活动铰接有下活块(6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闸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2)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松道,斯泽辉,鲍旭涛,任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一机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