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石膏促凝剂湿加的添加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166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石膏促凝剂湿加的添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硫酸铵与水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制成硫酸铵溶解液;步骤二、将生石膏与助磨剂一起混合研磨,制成晶种;步骤三、将硫酸铵溶解液、晶种分别连续地通入容器内搅拌,制成促凝剂,同时连续地将促凝剂注入石膏搅拌机混料口内,完成石膏促凝剂的湿加。有益效果:发明专利技术促凝剂采取湿加且外加方式,在兼顾石膏产品成品效果的同时,极大地解决了促凝剂搅拌机内加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浆体流动度低,搅拌机使用周期短,搅拌机磨损严重等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石膏促凝剂湿加的添加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石膏促凝剂湿加的添加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石膏产品时加速凝结是十分重要的。面对现在生产车速持续提高,为使生产能达到最高的生产率,唯一的方法是极大地促进所用胶凝材料(β

型半水石膏CaSO4·
0.5H2O)的凝结。在此凝结过程中常常使用高度细磨的石膏粉(二水石膏CaSO4·
2H2O)作为高效促凝剂,但是此促凝剂在添加过程中将严重影响石膏浆体的凝结时间与流动度,从而影响搅拌机使用时间与料浆流动性能,不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在授权号为CN109278192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石膏板促凝剂的添加方法及其制成的石膏板》中,虽然公开了一种石膏板促凝剂的添加方法,但是其促凝剂的生产过程依赖于超声波的乳化作用,生产成本较高,生产工艺的步骤相对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石膏浆体的凝结时间长与流动度较差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建筑石膏促凝剂湿加的添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将硫酸铵与水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制成硫酸铵溶解液;硫酸铵易溶于水,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5.4g/100g水,制成的硫酸铵溶解液,可常温储存在任意容器内储存备用;
[0007]步骤二、将生石膏与助磨剂一起混合研磨,制成晶种;研磨时使用的装置为生石膏磨粉机;
[0008]步骤三、将硫酸铵溶解液、晶种分别连续地通入容器内搅拌,制成促凝剂,同时连续地将促凝剂注入石膏搅拌机混料口内,完成石膏促凝剂的湿加;在该过程中,容器内部的物料液位高度始终维持不变,即硫酸铵、晶种和水之间的比例维持动态平衡。
[0009]进一步的,上述步骤一中硫酸铵溶解液的浓度为0.055

0.08mol
·
kg
‑1。
[0010]进一步的,上述步骤二中,助磨剂为含有

COOH、

NH2、

SO3H、

OH官能团中一种或多种组合的的有机物;晶种的比表面积大于等于8000cm2/g。
[0011]进一步的,上述步骤三中,容器内水占总物料质量的75

85%;容器内物料的温度保持在34

38℃。
[0012]进一步的,上述步骤三中,促凝剂在单位时间内从容器中排出的体积,等于单位时间内加入容器内生粉混合液和晶种的体积之和。
[0013]进一步的,上述步骤二中的生石膏选用再生石膏;选用再生石膏可节约生产成本,其和普通生石膏的成分完全相同,均为二水硫酸钙。
[0014]一种建筑石膏促凝剂湿加的添加装置,包括预配罐、搅拌机构、生粉混合液供料机
构、生粉混合液入口、晶种入口和出料机构;预配罐内配装连接有搅拌机构,预配罐上设置有生粉混合液入口、晶种入口;生粉混合液工料机构的物料出口与生粉混合液入口连通连接;出料机构设置在预配罐的底部。
[0015]进一步的,上述晶种入口与晶种供料机构配装连接,晶种供料机构为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运输机或粉体气力输送系统;生粉混合液供料机构单位时间内的物料输送体积,加上晶种供料机构单位时间内的物料输送体积,等于出料机构单位时间内物料的输送体积。
[0016]进一步的,上述生粉混合液供料机构包括输送泵、流量计和连接管道,输送泵的物料入口端通入硫酸铵溶解液,输送泵的物料出口用连接管道与生粉混合液入口连通连接;连接管道上配装连接有流量计;出料机构包括出料泵、出料管道和流量计,出料泵的物料入口与预配罐内部连通连接,出料泵的物料出口与出料管道连通连接,出料管道与石膏搅拌机混料口连通连接;出料管道上配装连接有流量计;两个流量计可以测量出各自所在管道的物料输送量,以调整进料量和出料量,从而保证预配罐内物料保持动态平衡。
[0017]进一步的,上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搅拌电机固定连接在预配罐的外部上端位置处,搅拌轴的一端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且搅拌轴的中轴线与预配罐的中轴线重合;搅拌轴上沿轴向均匀阵列有若干组搅拌叶片;预配罐的周面罐壁设置为双面夹层,预配罐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和热电偶,热电偶与加热装置电连接;热电偶监测到预配罐内的物料温度,将信号传递给加热装置,当物料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加热装置停止工作,当物料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是,加热装置开始工作;加热装置可采用加热棒或加热盘管的直接加热方式,或在预配罐的夹层内通入蒸汽或导热介质的间接加热方式。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促凝剂采取湿加且外加方式,在兼顾石膏产品成品效果的同时,极大地解决了促凝剂搅拌机内加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浆体流动度低,搅拌机使用周期短,搅拌机磨损严重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筑石膏促凝剂湿加的添加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筑石膏促凝剂湿加的添加装置的正视图;
[0021]图3:筑石膏促凝剂湿加的添加装置的剖视图;
[0022]图4:预配罐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3]图5:二水硫酸钙在硫酸铵溶液中的溶解曲线;
[0024]图中:1

预配罐、2

搅拌机构、3

生粉混合液供料机构、4

生粉混合液入口、5

晶种入口、6

出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6]实施例:
[0027]在生产石膏产品时,使用的原料为β

型半水石膏(CaSO4·
0.5H2O),其过程为:首先溶解于水,然后生成二水石膏(CaSO4·
2H2O)析出;随着水化的不断进行,生成的二水石膏(CaSO4·
2H2O)胶体微粒不断增多,这些微粒比原先更加细小,比表面积很大,吸附着很多的
水分;同时浆体中的自由水分由于水化和蒸发而不断减少,浆体的稠度不断增加,胶体微粒间的黏结逐步增强,颗粒间产生摩擦力和黏结力,使浆体逐渐失去可塑性,即浆体逐渐产生凝结。继续水化,胶体转变成晶体。晶体颗粒逐渐长大,使浆体完全失去可塑性,产生强度,即浆体产生了硬化。这一过程不断进行,直至浆体完全干燥,强度不在增加,此时浆体已硬化成人造石材。
[0028]具体地,由于β

型半水石膏(CaSO4·
0.5H2O)在100℃以下的溶解度远大于石膏(CaSO4·
2H2O),在50℃以下的溶解度(即常规加工石膏的环境温度),这种差异化会更加明显,所以当β

型半水石膏(CaSO4·
0.5H2O)与水混合时,半水合物迅速溶解,形成石膏过饱和的饱和溶液;然后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石膏促凝剂湿加的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硫酸铵与水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制成硫酸铵溶解液;步骤二、将生石膏与助磨剂一起混合研磨,制成晶种;步骤三、将硫酸铵溶解液、晶种分别连续地通入容器内搅拌,制成促凝剂,同时连续地将促凝剂注入石膏搅拌机混料口内,完成石膏促凝剂的湿加;所述步骤三中,容器内部的物料液位高度始终维持不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石膏促凝剂湿加的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硫酸铵溶解液的浓度为0.055

0.08mol
·
kg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石膏促凝剂湿加的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助磨剂为含有

COOH、

NH2、

SO3H、

OH官能团的有机物;所述晶种的比表面积大于等于8000cm2/g。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石膏促凝剂湿加的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容器内水占总物料质量的75

85%;容器内物料的温度保持在34

38℃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石膏促凝剂湿加的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促凝剂在单位时间内从容器中排出的体积,等于单位时间内加入容器内生粉混合液和晶种的体积之和。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石膏促凝剂湿加的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生石膏选用再生石膏。7.如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石膏促凝剂湿加的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配罐(1)、搅拌机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传明尹志刚赵松军
申请(专利权)人:泰山银川石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