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157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关单元,其具有:基板;围绕该基板的壳体;罩部件,其形成有操作部,并且以能够在操作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进行操作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部上;外观面,其设于所述罩部件上,由透光部构成;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开关主体;和光源,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从所述罩部件的内部向所述外观面照射光,其中,在所述罩部件的内部确保有允许从所述光源向所述外观面的整个背面投光的投光用空间部,在所述罩部件的外壁上设有能够按压所述开关主体的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安装在汽车的转向盘等上的开关单元
技术介绍
例如,具有如下的结构在汽车的转向盘上具备用于在握持转向盘的 状态下操作各种设备类的开关单元。该开关单元构成为在握持转向盘时容 易观看,而且只需按压等简单操作即可完成。例如,有一种开关,其具有 开关主体和光源相邻配置、且这些开关主体和光源被罩部件从上方覆盖的结构,通过按压该罩部件来对该开关进行操作(参照日本特开2005 — 138787号公报)。罩部件的操作者侧的上表面为显示面。形成于该显示面上的文字部借 助来自光源的光而发光,因此操作者能够容易识别罩部件。但是,在罩部 件的内部,需要将用于直接按压开关主体的肋(rib)设在罩部件的显示面 的背面侧。另外,需要在为了覆盖基板而设置的壳体上设置遮光壁,以使 光不泄露于开关主体的周围。其结果,存在以下的问题来自光源的光被 肋和遮光壁遮挡,而不能充分照射到罩部件的显示面的背面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持良好的操作性,而且能 够向显示面的充足范围内照射照射光的开关单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手段。艮P,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开关单元具有基板;围绕该基板的 壳体;罩部件,其形成有操作部,并且以能够在操作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 进行操作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部上;外观面,其设于所述罩部件上,由 透光部构成;开关主体,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以及光源,其与所述基板 电连接,从所述罩部件的内部向所述外观面照射光,在所述罩部件的内部 确保有允许从所述光源向所述外观面的整个背面投光的投光用空间部,在所述罩部件的外壁上设有能够按压所述开关主体的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开关单元,由于能够按压开关主体的 罩部件的杆设置在罩部件的外壁上,所以能够在罩部件内确保没有障碍物 的投光用空间部,使来自光源的光投光到外观面的整个背面。艮P,由于能够按压开关主体的罩部件的杆设置在罩部件的外部,所以 能够在罩部件内确保没有障碍物的投光用空间部,使来自光源的光投光到 外观面的整个背面。其结果,能够保持良好的操作性,而且能够向显示面 的充足范围内照射照射光。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开关单元具有形成有操作部的罩 部件;通过该罩部件被按压操作的开关主体;从背后照明所述罩部件的光 源;固定有所述开关主体和所述光源的基板;以及围绕该基板的壳体,所 述罩部件具有轴支撑在所述壳体上的轴部;和在与所述操作部相反侧的 端部向按压方向延伸并抵接于所述开关主体的杆,所述开关主体能够被所 述杆按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开关单元,由于开关主体和光源固定 在基板上,开关主体被杆直接按压,并且光源设置在基板上,所以能够取 消中间部件和布线。艮P,除了利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开关单元得到的效果之 外,由于开关主体和光源固定在基板上,开关主体被杆直接按压,并且光 源设置在基板上,所以能够取消中间部件和布线。其结果,能够削减部件 数目。所述罩部件由第1部件和第2部件构成,所述第1部件具有在一部分 上形成有所述外观面的所述操作部,所述第2部件与该第1部件卡合,并 形成有所述杆。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把第2部件用作不同机型之间共用的部件,而 根据每个机型更换使用受到周围部件制约的第1部件。g口,例如能够把第2部件用作不同机型之间共用的部件,而根据每个 机型更换使用受到周围部件制约的第1部件,因此通用性提高。其结果, 能够削减设计工时。所述光源可以构成为沿着所述罩部件的外观面从侧方照射光,所述外观面可以构成为被所述罩部件的倾斜面所反射的所述光照明。 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照射到外观面的光为间接光。艮P,能够使照射到外观面的光为间接光,所以与使光直接照射到外观 面的背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均匀地照明整个外观面。其结果,还能够提高 商品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盘的主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的A — A线的剖视图。图3是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关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罩部件33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罩部件33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把转向盘的盘 缘部的内侧方向作为内侧,把转向盘的盘缘部的外侧方向作为外侧。如图1所示,转向盘l具有固定在未图示的转向轴上的盘毂(hub) 部2;从盘毂部2的左右及下侧向外侧延伸的辐条部3a、 3b、 3c;和支撑在 各个辐条部3a、 3b、 3c上的圆环状的盘缘部4。在由左辐条部3a、下侧辐条部3c和盘缘部4包围的部分中,在盘毂部 2的外侧以跨越两个辐条部3a、 3c的方式安装有开关单元SU1。并且,在 由右辐条部3b、下侧辐条部3c和盘缘部4包围的部分中,在盘毂部2的外 侧以跨越两个辐条部3b、 3c的方式安装有开关单元SU2。这里,对于两个 开关单元SU1、 SU2,虽然由它们的开关操作而驱动的设备类不同,但由于 两个开关单元SU1、 SU2的结构相同,所以以开关单元SU1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图3所示,开关单元SU1利用螺钉6和夹子7安装在盘毂部 2上。具体地讲,开关单元SU1沿上下方向靠近壳体5的内侧设置被该壳 体5围绕的基板8,该基板8的下部利用螺钉6和夹子7安装在盘毂部2上。在基板8的电路上,上固定接点9、下固定接点10在图2中上下配置。 另外,上固定接点9在图2的纸面方向的表侧和里侧还各设有1个(合计35个)。在基板8上设有可动接点保持部件13,该可动接点保持部件13在与 该上固定接点9、 9、 9和下固定接点IO对应的位置具有可以与该上固定接 点9、 9、 9和下固定接点IO抵接或离开的接点11、 11、 11、 12。可动接点 保持部件13利用托架14固定在基板8上。在可动接点保持部件13的与各个接点11、接点12对应的部位形成有 多个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15。在对应于各个突出部15的托架14上呈上下 配置的开关主体16、 16、 16、 17以可以沿水平方向按压(例如可以接通/ 断开动作)的方式被支撑在托架14上。这里,可动接点保持部件13的突出部15具有弹性,产生朝向其突出 方向的恢复力。由此,可动接点保持部件13的突出部15在不受各个开关 主体16、 17的按压力的情况下,从受到开关主体16、 17的按压力时的操 作位置向待机位置(图2的状态)恢复。并且,在各个开关主体16、 17中 任一方独立操作时,其他方不受影响。在基板8的下固定接点10的下方设有光源18,该光源18采用了向外 侧照射光的LED。该光源18与基板8的电路电连接。在开关主体17上设 有杆部件20,该杆部件20通过支撑部19可滑动地支撑在壳体5上。在杆 部件20的前端设有朝向下方及内侧倾斜的倾斜面21。在该倾斜面21被按 压时,杆部件20被按压而向基板侧滑动,从而杆部件20按压开关主体17。 由此,使开关主体17进行接通/断开动作。在壳体5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开口部22。壳体5的开口部22在其上部具 有水平的外观面23。横罩部件25在外侧壁上具有向内侧凹陷的弧状面24, 通过轴部26可以转动地支撑在壳体5上。横罩部件25通过使该弧状面24 顶起而进行操作。这里,在横罩部件25上设有反射器27,该反射器27用于反射从光源 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单元,其具有:基板;围绕该基板的壳体;罩部件,其形成有操作部,并且以能够在操作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进行操作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部上;外观面,其设于所述罩部件上,由透光部构成;开关主体,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以及光源,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从所述罩部件的内部向所述外观面照射光,所述开关单元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罩部件的内部确保有允许从所述光源向所述外观面的整个背面投光的投光用空间部, 在所述罩部件的外壁上设有能够按压所述开关主体的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越健郎山田聪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东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