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持机构及CNC自动夹具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夹具设备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夹持机构及CNC自动夹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自动化代替传统人工成为趋势,跟随时代潮流顺应时代发展开发机内自动上料夹具,目的是为了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提高材料利用率及提升加工效率。CNC自动上料夹具传送及夹持的时候,夹持不稳定,出现错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夹持机构及CNC自动夹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夹持机构夹持不稳定的问题。
[0004]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夹持机构,包括:机架组件;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夹持驱动部、传动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设置在机架组件上,夹持驱动部通过传动部与第二夹持部相连,第二夹持部与传动部具有相互配合的抵压斜面。
[0005]进一步地,夹持组件还包括夹持限位部,夹持限位部固定在机架组件上,夹持限位部和第二夹持部具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滑道结构,第二夹持部滑动地设置在夹持限位部上。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组件(10);夹持组件(20),所述夹持组件(20)包括夹持驱动部(21)、传动部(22)、第一夹持部(23)和第二夹持部(24),所述第一夹持部(23)设置在所述机架组件(10)上,所述夹持驱动部(21)通过所述传动部(22)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4)相连,所述第二夹持部(24)与所述传动部(22)具有相互配合的抵压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20)还包括夹持限位部(25),所述夹持限位部(25)固定在所述机架组件(10)上,所述夹持限位部(25)和所述第二夹持部(24)具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滑道结构,所述第二夹持部(24)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夹持限位部(2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24)背离所述第一夹持部(23)的一侧具有第一抵压斜面,和/或所述传动部(22)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24)的一侧具有第二抵压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24)的夹持面具有粗糙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驱动部(21)包括第一气缸,所述夹持组件(20)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相连,一个所述连接部与多个所述传动部(22)相连,所述传动部(22)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4)一一对应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插销相连,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传动部(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飞,鲍欣欣,丁金华,宋茫,孟庆峰,余芦明,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智造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