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EM菌发酵食用菌菌包废料制备肥料的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7111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3
本申请涉及生物发酵技术领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EM菌发酵食用菌菌包废料制备肥料的方法及应用。其包括EM菌液体菌种制备工艺和EM菌菌肥的制备工艺;其中EM菌菌肥的制备工艺包括:S201、食用菌菌包废料脱毒处理;S202、制备中国被毛孢菌发酵营养物;S203、EM菌培养液制备;S204、EM菌肥料制备,其具有合理利用食用菌菌包废料,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的优点。本申请的肥料可用于马铃薯、菊芋和小麦等农作物,其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优点。其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EM菌发酵食用菌菌包废料制备肥料的方法及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生物发酵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利用EM菌发酵食用菌菌包废料制备肥料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EM是英文(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的缩写语,中文译为“有效微生物群”。它是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丝状菌群等5科10属80余种微生物组成的。各类微生物利用其他微生物产生的物质,形成一种共生共荣体系,从而保证EM益生菌多效活性液状态稳定、功能齐全。所以这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在种植、养殖、环境保护等方面能发挥多种功能,促进动植物生长发育,抑制病害发生。
[0003]食用菌菌包废料是指食用菌出菇结束以后剩下的菌包废料。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国。食用菌栽培已发展成与种植业、养殖业并重的农村三大产业,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的朝阳产业。随着我国食用菌生产规模的逐年扩大,产生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菌包废料达到400万t以上。由于没有有效的回收利用方法,目前食用菌菌包废料变成了固体垃圾,常常被倾倒在河沟、路边,污染水和土地,影响环境,如此处理菌包废料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还导致霉菌有害孢子和害虫的滋生,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因此要发展食用菌生产,特别是规模化生产,就必须研发食用菌菌渣的综合利用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合理利用食用菌菌包废料,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EM菌发酵食用菌菌包废料制备肥料的方法及应用。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利用EM菌发酵食用菌菌包废料制备肥料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利用EM菌发酵食用菌菌包废料制备肥料的方法,包括EM菌液体菌种制备工艺和EM菌菌肥的制备工艺;
[0007]所述EM菌液体菌种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01、从EM菌液中分离得到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和丝状菌群;
[0009]S102、斜面培养:将S101分离得到的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和丝状菌群在35℃条件下分别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培养14天,活化菌种;
[0010]S103、一级种子培养:将步骤S102活化的菌种在35℃条件下分别接种于液体培养基,120rpm摇床培养14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每种菌株浓度达到1.0
×
108cfu/ml以上;
[0011]S104、混合发酵培养:将步骤S103一级种子混合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液体培养基的体积的1%,进行复合菌剂摇床培养,混合搅拌培养条件:温度35℃,120rpm,培养14天得到复合微生物EM菌剂;
[0012]S105、EM菌群筛选:按照步骤S104进行发酵培养,其他条件不变,仅调节液体培养
基pH,按照不同的pH值梯度进行发酵培养,筛选偏酸性条件下稳定繁育的组成,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测算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和丝状菌群的菌株浓度;
[0013]S106、EM菌群液体菌种的制备:按照步骤S104进行摇床发酵培养,发酵液pH调整为5.5,培养14天,即得到复合微生物EM菌液体菌种。
[0014]所述EM菌菌肥的制备工艺包括:
[0015]S201、食用菌菌包废料脱毒处理
[0016]收集食用菌菌包废料,粉碎至8目以下颗粒性物料,按照1:10的料水比加入水混合,用碱液调节pH值为13左右,浸泡15~30h,调节pH值至中性,即得到食用菌菌包废料脱毒液;
[0017]S202、制备中国被毛孢菌发酵营养物
[0018]将采集的野生冬虫夏草经过分离、纯化、传代培养获得冬虫夏草唯一无性型菌种中国被毛孢作为菌种,将菌种依次进行斜面培养、摇瓶培养、种子扩大培养和深层发酵培养,收集发酵终点的发酵液固液分离,收集固液分离滤液,浓缩至浓缩液浓度12~20%,调节pH值至4.5,反应温度55℃,加入纤维素酶450ml/吨发酵液,同时加入葡萄糖转苷酶12IU,反应时间24h,灭酶,浓缩至浓度35%以上,喷雾干燥获得粉末状物料,即为中国被毛孢菌发酵营养物;
[0019]S203、EM菌培养液制备
[0020]以步骤S201制备的食用菌菌包废料脱毒液为主要营养液,添加步骤S202制备的中国被毛孢菌发酵营养物,补充少量玉米粉,白砂糖,硫酸镁0.02%,磷酸氢二钾0.02%,调节pH为5.5,121℃灭菌30min,得到EM菌培养液;
[0021]S204、EM菌肥料制备
[0022]将步骤S106制备的EM菌液体菌种接种于上述步骤S203中的EM菌培养液中,进行发酵培养,温度35℃,通气量1:0.5~1:2V/V,培养时间5~15天;
[0023]收集发酵终点的发酵液,固液分离,分别收集滤液和固体残渣,滤液浓缩至固形物含量15%以上后灌装获得EM菌培养液体肥料A;固体残渣经过干燥、粉碎后获得EM菌培养固体肥料B。
[0024]优选的,步骤S103和步骤S104中液体培养基(重量组分计算)组成:牛肉膏1.2%,蛋白胨2.5%,白砂糖3.0%,玉米粉2.0%,琼脂1.5%,硫酸镁0.06%,磷酸氢二钾0.06%,pH5.5~6.5,121℃灭菌30min。
[0025]优选的,步骤S102EM菌种中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和丝状菌群混合接种的比例按照2:3.5:2.5:3:5菌株浓度配比混合。
[0026]优选的,步骤S201中所述食用菌菌包废料的主要成分是秸秆、杂木屑和棉籽壳。
[0027]优选的,步骤S201所述碱液中的碱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石灰水和氢氧化钙。
[0028]优选的,步骤S203中EM菌培养液的成分判断方法为:还原糖含量≥15g/L,氨氮含量≥0.5g/L。
[0029]优选的,步骤S202和步骤S204所述发酵终点的判断方法均为:检测发酵液还原糖含量≤100mg/L,氨氮含量≤200mg/L。
[003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EM菌发酵食用菌菌包废料制备肥料的应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31]一种利用EM菌发酵食用菌菌包废料制备肥料的应用,权利要求1所制得的EM菌培养液体肥料A和EM菌培养固体肥料B用于马铃薯、菊芋和小麦等农作物。
[0032]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3]1、由于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常食用菌菌包废料直接固态堆肥,施用效果差,本专利技术经过处理后,食用菌菌包废料可以再次作为EM菌发酵的原料,提升了食用菌包废料的利用率和价值;冬虫夏草菌发酵滤液中富含氨基酸、虫草多糖、甘露醇、腺苷等很多有效成分以及大量微量元素,通过本方法可以全部回收冬虫夏草菌发酵滤液中的有效成分,作为EM菌发酵的营养,也可以利用其含有的纤维素酶诱导物诱导EM菌产生纤维素酶,提高食用菌包废料的利用率,同时做到了冬虫夏草菌发酵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EM菌发酵食用菌菌包废料制备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EM菌液体菌种制备工艺和EM菌菌肥的制备工艺;所述EM菌液体菌种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01、从EM菌液中分离得到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和丝状菌群;S102、斜面培养:将S101分离得到的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和丝状菌群在35℃条件下分别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培养14天,活化菌种;S103、一级种子培养:将步骤S102活化的菌种在35℃条件下分别接种于液体培养基,120rpm摇床培养14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每种菌株浓度达到1.0
×
108cfu/ml以上;S104、混合发酵培养:将步骤S103一级种子混合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液体培养基的体积的1%,进行复合菌剂摇床培养,混合搅拌培养条件:温度35℃,120rpm,培养14天得到复合微生物EM菌剂;S105、EM菌群筛选:按照步骤S104进行发酵培养,其他条件不变,仅调节液体培养基pH,按照不同的pH值梯度进行发酵培养,筛选偏酸性条件下稳定繁育的组成,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测算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和丝状菌群的菌株浓度;S106、EM菌群液体菌种的制备:按照步骤S104进行摇床发酵培养,发酵液pH调整为5.5,培养14天,即得到复合微生物EM菌液体菌种;所述EM菌菌肥的制备工艺包括:S201、食用菌菌包废料脱毒处理:收集食用菌菌包废料,粉碎至8目以下颗粒性物料,按照1:10的料水比加入水混合,用碱液调节pH值为13左右,浸泡15~30h,调节pH值至中性,即得到食用菌菌包废料脱毒液;S202、制备中国被毛孢菌发酵营养物:将采集的野生冬虫夏草经过分离、纯化、传代培养获得冬虫夏草唯一无性型菌种中国被毛孢作为菌种,将菌种依次进行斜面培养、摇瓶培养、种子扩大培养和深层发酵培养,收集发酵终点的发酵液固液分离,收集固液分离滤液,浓缩至浓缩液浓度12~20%,调节pH值至4.5,反应温度55℃,加入纤维素酶450ml/吨发酵液,同时加入葡萄糖转苷酶12IU,反应时间24h,灭酶,浓缩至浓度35%以上,喷雾干燥获得粉末状物料,即为中国被毛孢菌发酵营养物;S203、EM菌培养液制备:以步骤S201制备的食用菌菌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林王玉华董笑菲李永芬马永珍刘惠艳李洪梅杨成香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珠峰冬虫夏草原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