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液移种分配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91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发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液移种分配站,包括分配系统平台、种子罐、上级发酵罐、下级发酵罐、软管,所述的分配系统平台上设置有若干接口;所述的接口上连接有若干种子罐、若干上级发酵罐、若干下级发酵罐;所述的接口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的接口的口径相同;所述的分配系统上设置有软管;所述的软管通过固定夹,固定在分配系统平台上;所述的软管通过快装接头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管路一对一的连接,有效的避免了移种过程或补料过程的菌液交叉污染,降低发酵罐染菌率,提高了蒸汽的能量利用率,大大节省了管路灭菌蒸汽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灭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酵液移种分配站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发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液移种分配站。

技术介绍

[0002]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微生物制药技术是发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制药技术主要包括:菌种的获得、高产菌株的选育、菌种保藏、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接种和扩大培养、发酵过程和发酵产物的分离提取。在微生物制药过程中的发酵阶段,一般都经过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产物两个生产阶段,微生物菌种在种子罐内生长成熟为一定数量的菌丝、菌量后,按工艺要求需要将种子罐内生长成熟的种液通过连接管输送至发酵罐,使其在发酵罐内进一步发酵,这一转移过程称为“移种”。微生物在发酵罐内还需要多级扩大培养,才能完成生产任务,每级发酵至少两个发酵罐以上,且发酵罐彼此串通,不同发酵罐之间利用管路连接,能够使发酵液可以通过上一级发酵罐转移到下一级发酵罐,也可以将发酵液从下一级发酵罐返回到上一级发酵罐,另外培养基从配料罐通入发酵罐、发酵分批补料等等都需要通过管路来实现。为了充分利用发酵设备,配料罐、种子罐和发酵罐不可能一一对应,因此在多个配料罐、种子罐和发酵罐之间通常设置移种分配站。
[0003]现有分配站的结构是将所有配料罐的串通,通过泵和总管输送到移种分配站,通过一根分配总管路与多个发酵罐的接口实现对接,多个种子罐连接分配站,通过一根分配总管路与多个发酵罐的接口实现对接,种子罐与种子罐,发酵罐与发酵罐之间也通过分配站阀门控制相互串通。这种结构的分配站,移种或发酵液分配时,种液或发酵液充满每个连接管,由于不接种或者不补料的管路阀门需要经常开关,灭菌操作时不可避免的造成死角,甚至有的阀门频繁操作导致漏液,极易由于灭菌不彻底造成发酵罐发酵液的交叉污染。并且未开阀门的连接管内会残留料液,在进行下一次移种时,需要对分配站的每个连接管路进行灭菌处理,才能保证下次移种不受污染,不仅浪费时间,效率低下,而且灭菌蒸汽用量大幅提升,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发酵移种分配站。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酵移种分配站,有效避免移种过程或补料过程造成的菌液交叉污染,降低发酵罐染菌率;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酵移种分配站,提高蒸汽的能量利用率,降低管路灭菌用蒸汽量,节约生产成本。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发酵移种分配站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发酵液移种分配站,包括分配系统平台1、种子罐2、上级发酵罐3、下级发酵罐4、软管5,所述的分配系统平台1上设置有若干接口6;所述的接口6上连接有若干种子罐2、
若干上级发酵罐3、若干下级发酵罐4;所述的接口6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的接口6的口径相同;
[0009]所述的分配系统平台上设置有软管5;所述的软管5通过固定架7,固定在分配系统平台上;
[0010]所述的种子罐2、上级发酵罐3、下级发酵罐4位于分配系统平台1的一侧;软管位于分配系统平台1的另一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软管5通过快装接头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级发酵罐3的接口,和下级发酵罐4的接口朝向相同。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分配系统平台1上的接口设置有标识牌。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分配系统平台1上的接口6上设置有保护罩,其保护罩可拆卸。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软管5上设置有流量计。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分配系统平台1上设置有蒸汽进气接口,可对软管,以及发酵罐进行杀菌消毒。
[0017]上述的发酵移种分配站,种子罐接口可以与上级发酵罐接口通过软管一对一连接,也可以与下级发酵罐接口通过软管一对一连接,上级发酵罐接口和下级发酵罐接口可以通过软管一对一连接,同级种子罐接口、同级发酵罐接口之间可以通过软管一对一连接,发酵培养液原液接口和发酵罐接口之间可以通过软管一对一连接。
[0018]一般的,移种和/或添加基础料和/或补料可以通过分配站不同时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管路一对一的连接,有效的避免了移种过程或补料过程的菌液交叉污染,降低发酵罐染菌率,提高了蒸汽的能量利用率,大大节省了管路灭菌蒸汽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灭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分配系统平台1、种子罐2、上级发酵罐3、下级发酵罐4、软管5、接口6、固定架7。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一种发酵液移种分配站,包括分配系统平台1、种子罐2、上级发酵罐3、下级发酵罐4、软管5,所述的分配系统平台1上设置有若干接口6;所述的接口6上连接有若干种子罐2、若干上级发酵罐3、若干下级发酵罐4;所述的接口6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的接口6的口径相同;
[0023]所述的分配系统平台上设置有软管5;所述的软管5通过固定架7,固定在分配系统平台上;
[0024]所述的种子罐2、上级发酵罐3、下级发酵罐4位于分配系统平台1的一侧;软管位于分配系统平台1的另一侧。
[0025]进一步的,所述的软管5通过快装接头连接。
[0026]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级发酵罐3的接口,和下级发酵罐4的接口朝向相同。
[0027]进一步的,所述的分配系统平台1上的接口设置有标识牌。
[0028]进一步的,所述的分配系统平台1上的接口6上设置有保护罩,其保护罩可拆卸。
[0029]进一步的,所述的软管5上设置有流量计。
[0030]进一步的,所述的分配系统平台1上设置有蒸汽进气接口。
[0031]实施例1
[0032]一种发酵液移种分配站,包括分配系统平台1、种子罐2、上级发酵罐3、下级发酵罐4、软管5,所述的分配系统平台1上设置有若干接口6;所述的接口6上连接有若干种子罐2、若干上级发酵罐3、若干下级发酵罐4;所述的接口6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的接口6的口径相同;
[0033]所述的分配系统平台上设置有软管5;所述的软管5通过固定架7,固定在分配系统平台上;
[0034]所述的种子罐2、上级发酵罐3、下级发酵罐4位于分配系统平台1的一侧;软管位于分配系统平台1的另一侧。
[0035]实施例2
[0036]一种发酵液移种分配站,包括分配系统平台1、种子罐2、上级发酵罐3、下级发酵罐4、软管5,所述的分配系统平台1上设置有若干接口6;所述的接口6上连接有若干种子罐2、若干上级发酵罐3、若干下级发酵罐4;所述的接口6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的接口6的口径相同;
[0037]所述的分配系统平台上设置有软管5;所述的软管5通过固定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液移种分配站,包括分配系统平台(1)、种子罐(2)、上级发酵罐(3)、下级发酵罐(4)、软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配系统平台(1)上设置有若干接口(6);所述的接口(6)上连接有若干种子罐(2)、若干上级发酵罐(3)、若干下级发酵罐(4);所述的接口(6)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的接口(6)的口径相同;所述的分配系统平台上设置有软管(5);所述的软管(5)通过固定架(7),固定在分配系统平台上;所述的种子罐(2)、上级发酵罐(3)、下级发酵罐(4)位于分配系统平台(1)的一侧;软管位于分配系统平台(1)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液移种分配站,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林王玉华李永芬李善平李富奎薛霞科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珠峰冬虫夏草原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