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羟丙烷-2-基)喹唑啉-4(3H)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97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

(2

羟丙烷
‑2‑
基)喹唑啉

4(3H)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涉及2

(2

羟丙烷
‑2‑
基)喹唑啉

4(3H)酮类化合物,具体涉及一种2

(2

羟丙烷
‑2‑
基)喹唑啉

4(3H)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氧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最基本的官能团转化反应之一,特别是C

H的一般性和选择性氧化不仅在有机合成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生物化学和工业应用中也具有重要意义。芳香化合物的苄位羟化或醛基化,是制备很多活性化合物或香料的重要中间反应。芳香化合物的苄位氧化,传统的一般都是经过重金属催化的气相氧化,但其一般过度氧化得到羧酸产物,官能团的化学选择性氧化是有机合成中的一个挑战。除了有时难以解决的化学选择性问题外,安全性、成本和环境因素进一步使某些已经建立的氧化剂的使用复杂化,这些因素随着反应规模的扩大而变得更加重要(Wu,X.F.;Bheeter,C.B.;Neumann,H.;Dixneuf,P.H.;Beller,M.,Lewis acid

catalyzed oxidation of benzylamines to benzamides.Chem Commun(Camb)2012,48(100),12237

9.)。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2

(2

羟丙烷
‑2‑
基)喹唑啉

4(3H)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这样实现:
[0005]一种2

(2

羟丙烷
‑2‑
基)喹唑啉

4(3H)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式I化合物与式Ⅱ化合物在氧气氛围下经促进剂的作用制得Ⅲ化合物,然后Ⅲ化合物在氧气氛围下经催化剂催化反应制得Ⅳ化合物;所述促进剂为盐酸咪唑;所述催化剂为Fe(Ⅲ)组合催化剂;所述Fe(Ⅲ)组合催化剂包括FeCl3[0006](或FeCl2)和TEMPO。
[0007]反应路线如下:
[0008][0009]其中,R为各自独立的氢、C1

C6的烷基、C1

C6的烷氧基、硝基或卤素;R1为C1

C6的烷基或苯基;R2为C1

C6的烷基或苯基。
[0010]本文所用的术语“C1

C6的烷基是指具有1

6个碳原子的饱和的直链或支链烃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正己基、异己基等。
[0011]本文所用的术语“C1

C6的烷氧基”优选甲氧基、乙氧基。进一步,R为各自独立的氢、甲基、甲氧基、氟基、溴基、氯基或硝基;R1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或苯基;R2为甲基、乙
基、丙基、丁基或苯基。
[0012]上述Fe(Ⅲ)组合催化剂中,FeCl3或FeCl2用量为0.01

0.1当量,TEMPO用量为0.02

2.0当量。进一步,上述合成方法中,反应所使用促进剂咪唑盐酸盐的用量为2

3当量,反应所使用Fe(Ⅲ)组合催化剂中,FeCl3或FeCl2用量为0.01

0.06当量,TEMPO用量为0.30

1.5当量。
[0013]本专利技术合成方法中,由式I化合物与式Ⅱ化合物在促进剂的作用下制得式Ⅲ化合物所使用的溶剂为溶剂A,溶剂A选自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二甲苯、苯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优选N,N

二甲基甲酰胺。
[0014]本专利技术合成方法中,由式I化合物与式Ⅱ化合物在促进剂的作用下制得Ⅲ化合物的反应温度为温度A,为了提高上述合成方法的收率与纯度,上述反应温度A为80~150℃;优选120~150℃。
[0015]本专利技术合成方法中,式Ⅲ化合物在氧气氛围下经催化剂催化反应制得Ⅳ化合物所使用的溶剂为溶剂B,溶剂B选自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二甲苯、苯、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优选N,N

二甲基甲酰胺。
[0016]式Ⅲ化合物在氧气氛围下经催化剂催化反应制得Ⅳ化合物的反应温度为温度B。为了提高上述合成方法的收率与纯度,温度B为60~150℃;优选80~120℃。
[0017]具体的说,一种2

(2

羟丙烷
‑2‑
基)喹唑啉

4(3H)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式I化合物与式Ⅱ化合物在氧气氛围下经促进剂的作用制得Ⅲ化合物,然后Ⅲ化合物在氧气氛围下经催化剂催化反应制得Ⅳ化合物;所述促进剂为盐酸咪唑,用量为2.2

2.7当量;所述催化剂为Fe(Ⅲ)组合催化剂;所述Fe(Ⅲ)组合催化剂包括FeCl3和TEMPO,其中FeCl3用量为0.02

0.05当量,TEMPO用量为0.37

1.11当量;式I化合物与式Ⅱ化合物在促进剂的作用下制得式Ⅲ化合物过程中,所使用的溶剂A为N,N

二甲基甲酰胺,反应温度A为120~150℃;式Ⅲ化合物在氧气氛围下经催化剂催化反应制得Ⅳ化合物过程中,所使用的溶剂B为N,N

二甲基甲酰胺,反应温度B为80~120℃。
[0018]上述Fe(Ⅲ)组合催化剂还包括碘,碘的用量为0.02

2.0当量。
[0019]进一步,所述Ⅳ化合物选自2a

2n化合物:
[0020]2‑
(2

羟基丙
‑2‑
基)喹唑啉

4(3H)

酮(2a),
[0021]2‑
(2

羟基丁
‑2‑
基)喹唑啉

4(3H)

酮(2b)
[0022]2‑
(2

羟基戊烷
‑2‑
基)喹唑啉

4(3H)

酮(2c),
[0023]2‑
(2

羟基己
‑2‑
基)喹唑啉

4(3H)...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

(2

羟丙烷
‑2‑
基)喹唑啉

4(3H)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式I化合物与式Ⅱ化合物在氧气氛围下经促进剂的作用制得Ⅲ化合物,然后Ⅲ化合物在氧气氛围下经催化剂催化反应制得Ⅳ化合物;所述促进剂为盐酸咪唑;所述催化剂为Fe(Ⅲ)组合催化剂;所述Fe(Ⅲ)组合催化剂包括FeCl3或FeCl2,和TEMPO;反应路线如下:其中,R为各自独立的氢、C1

C6的烷基、C1

C6的烷氧基、硝基或卤素;R1为C1

C6的烷基或苯基;R2为C1

C6的烷基或苯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1

C6的烷基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正己基或异己基;C1

C6的烷氧基选自甲氧基或乙氧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为各自独立的氢、甲基、甲氧基、氟基、溴基、氯基或硝基;R1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或苯基;R2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或苯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Fe(Ⅲ)组合催化剂中,FeCl3或FeCl2用量为0.01

0.1当量,TEMPO用量为0.02

2.0当量。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所使用促进剂咪唑盐酸盐的用量为2

3当量,反应所使用Fe(Ⅲ)组合催化剂中,FeCl3或FeCl2用量为0.01

0.06当量,TEMPO用量为0.30

1.5当量。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式I化合物与式Ⅱ化合物在促进剂的作用下制得式Ⅲ化合物所使用的溶剂为溶剂A,溶剂A选自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二甲苯、苯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式Ⅲ化合物在氧气氛围下经催化剂催化反应制得Ⅳ化合物所使用的溶剂为溶剂B,溶剂B选自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二甲苯、苯、的一种或几种组合。7.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式I化合物与式Ⅱ化合物在促进剂的作用下制得Ⅲ化合物的反应温度为温度A,反应温度A为80~150℃;式Ⅲ化合物在氧气氛围下经催化剂催化反应制得Ⅳ化合物的反应温度为温度B,温度B为60~150℃。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式I化合物与式Ⅱ化合物在氧气氛围下经促进剂的作用制得Ⅲ化合物,然后Ⅲ化合物在氧气氛围下经催化剂催化反应制得Ⅳ化合物;所述促进剂为盐酸咪唑,用量为2.2

2.7当量;所述催化剂为Fe(Ⅲ)组合催化剂;所述Fe(Ⅲ)组合催化剂包括FeCl3和TEMPO,其中FeCl3用量为0.02

0.05当量,TEMPO用量为0.37

1.11当量;式I化合物与式Ⅱ化合物在促进剂的作用下制得式Ⅲ化合物过程中,所使用的溶剂A为N,N

二甲基甲酰胺,反应温度A为120~150℃;式Ⅲ化合物在氧气氛围下经催化剂催化反应制得Ⅳ化合物过程中,所使用的溶剂B为N,N

二甲基甲酰胺,反应温度B为80~120℃。9.如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勇刘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