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研磨体及研磨找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研磨机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研磨体及研磨找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密封面一般是用在两个连接体相互接触的一面,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越高,平整性能越好,密封的效果也会越好,因此,对密封面进行研磨的研磨找平装置对其影响较大。
[0003]现有的密封面研磨找平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不能调节研磨仰角,使得对具有一定内倾或者外倾的密封面进行研磨时,出现的误差较大;(2)研磨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体,以解决现有密封面研磨找平装置不能调节研磨仰角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研磨体,包括基座、打磨头、驱动组件、伸缩杆和角度调节组件,其中,所述打磨头包括保护套和研磨盘,所述保护套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连接口和研磨口,所述保护套的侧壁通过第一立柱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研磨盘容纳于所述保护套且凸出于所述研磨口,所述研磨盘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连接口转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磨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打磨头、驱动组件、伸缩杆和角度调节组件,其中,所述打磨头包括保护套(25)和研磨盘(28),所述保护套(25)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连接口(251)和研磨口(252),所述保护套(25)的侧壁通过第一立柱(27)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研磨盘(28)容纳于所述保护套(25)且凸出于所述研磨口(252),所述研磨盘(28)固定连接有传动轴(281),所述传动轴(281)与所述连接口(251)转动配合;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万向铰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281)万向铰接,所述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研磨盘(28)转动;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保护套(25)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被配置为带动所述保护套(25)绕所述第一立柱(27)转动设定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开设有第一容纳腔(20)和与所述第一容纳腔(20)连通的开口,所述打磨头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0),且所述研磨盘(28)凸出于所述开口;所述基座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20)相通的第二容纳腔(17),所述驱动组件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25)的侧壁和所述第一容纳腔(20)的侧壁两者中的一者开设有限位槽(24),所述限位槽(24)沿所述保护套(25)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保护套(25)的侧壁和所述第一容纳腔(20)的侧壁两者中的另一者固定设置有第二立柱(22),所述第二立柱(22)与所述第一立柱(27)沿所述研磨盘(28)的径向平行且间隔,所述第二立柱(22)插设于所述限位槽(24),所述限位槽(24)被配置为限制所述保护套(25)的最大俯仰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压块(23)和拉簧(30),所述压块(23)的高度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0),且所述压块(23)位于所述保护套(25)的上方,所述拉簧(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20)的顶壁连接,所述拉簧(30)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套(25)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拉簧(30)被配置为使所述保护套(25)的顶壁始终具有与所述压块(23)抵接的运动趋势;和/或,所述伸缩杆包括套筒(31)和旋转柱(32),所述套筒(31)的侧壁开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导向槽(19),所述旋转柱(3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柱(26),所述导向柱(26)插设于所述导向槽(19),其中,所述套筒(31)和所述旋转柱(32)两者中的一者与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万向铰接,所述套筒(31)和所述旋转柱(32)两者中的另一者与所述传动轴(281)万向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还包括限位块(29)和螺纹环(21),所述限位块(29)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0),所述限位块(29)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保护套(25)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容纳腔(20)的侧壁开设有传动口,所述限位块(29)朝向所述传动口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俊良,刘德勇,解智钧,仝彬,房军,刘福广,李勇,雷俊龙,刘刚,孙睿,杨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