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细胞膜仿生靶向抗菌纳米递药系统及其制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0755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细胞膜仿生靶向抗菌纳米递药系统及其制法,所述递药系统为由磷脂、胆固醇、抗生素和光疗剂组成的脂质体载药内核以及修饰在脂质体载药内核表面的由血红细胞膜和巨噬细胞膜制备的复合膜形成,将不同来源的细胞膜融合修饰脂质体进一步扩大并增强载药纳米体系的功能,获得理想的长循环时间,减少体内降解率,进而更加有效地递送药物并通过多模式协同抗菌,在提高治疗效率的同时显著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从而降低细菌耐药的可能性并降低全身毒性,延长载药系统的生命期,实现抗生素的缓释;另一方面使脂质体赋予了仿生性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非免疫原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细胞膜仿生靶向抗菌纳米递药系统及其制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靶向抗菌纳米递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细胞膜仿生靶向抗菌纳米递药系统,还涉及上述递药系统的制法。

技术介绍

[0002]细菌感染通常会诱发多种疾病,如腹膜炎、肺炎、脑膜炎、败血病、皮肤溃疡等,给世界经济和公共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传统的抗生素治疗是控制和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手段。抗生素的不当和过度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流行会使常规抗生素治疗失去疗效,研发一种全新的抗生素大概需要10

18年,但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只需要1

2年,细菌耐药速度远超于新抗生素研发速度。减少抗生素的用量能够延缓细菌对其耐药的时间,但是在疗效方面又会大打折扣。近年来,纳米抗菌剂在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和克服细菌耐药性方面的开发和研究发展迅速。纳米材料(如银、氧化锌、二氧化钛等)通过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等,产生独特的抗菌活性,在对抗细菌感染方面具有优异的治疗效果。然而,这些纳米材料也存在一些缺点,包括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生物相容性差以及缺乏靶向性等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细胞膜仿生靶向抗菌纳米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递药系统为由磷脂、胆固醇、抗生素和光疗剂组成的脂质体载药内核以及包覆在脂质体载药内核外的由血红细胞膜和巨噬细胞膜形成的复合膜,所述抗生素为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亚胺培南、氨曲南或妥布霉素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胆固醇、光疗剂及抗生素的质量比为200:50:16:1~5,血红细胞膜与巨噬细胞膜的质量比为3~1:1,脂质体载药内核中磷脂与复合膜的质量比为3~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疗剂为黑磷纳米片、黑磷量子点、二硫化钼、金纳米粒、金纳米棒、金纳米笼、吲哚菁绿、新吲哚菁绿、聚多巴胺或石墨烯量子点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巨噬细胞膜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膜、骨髓源性巨噬细胞膜、腹腔源性巨噬细胞膜、脾脏源性巨噬细胞膜、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膜或外周血来源巨噬细胞膜中的一种。5.权利要求1所述递药系统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磷脂和胆固醇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蒸发去除有机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刘贺宁唐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