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送入压裂固完井一体化管柱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68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套管送入压裂固完井一体化管柱及使用方法,包括尾管串,其包括尾管悬挂器,所述尾管悬挂器的下方设置有若干全通径固井滑套和设置一个趾端滑套,所述尾管悬挂器的上方设置有密封插头;以及连接在所述尾管串的上端的套管串,所述套管串与所述密封插头通过插接的方式固定相连,并通过正转套管串与密封插头分离,实现丢手。本发明专利技术满足固井施工、压裂以及压裂后的套管起出作业,实现生产的大通径。通径。通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管送入压裂固完井一体化管柱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套管送入压裂固完井一体化管柱及使用方法,属于油气井固完井


技术介绍

[0002]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可采资源量介于11.5万亿~36.1万亿方,其中埋深3500m以上的深层页岩气,占比超过80%。加大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相较于浅的页岩气,深层页岩气在储层埋深、温度、压力、地应力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提高储层钻遇率,超长水平段井开发需求不断增加,给固井工程带来系列技术难题。
[0003]水平井完钻后,井眼条件不满足裸眼完井管柱下入或施工需求,全井套管固井作业因井眼清洁度差,顶替效率低固井质量难保证,且套管重叠使用,较大程度的增加了开发成本。同时全井套管固井队后期的压裂施工排量有较大限制。其次。全套管固井质量难保证造成后期压裂过程中易产生井口带压风险,威胁安全生产作业;现有尾管固井后回接压裂技术可以为后期压裂等储层改造方式提供一个高承压全通径的井筒,但后期压裂施工仍需要泵送桥塞、射孔压裂等储层改造工艺,施工过程复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管送入压裂固完井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尾管串(1),其包括尾管悬挂器(11),所述尾管悬挂器(11)的下方设置有若干全通径固井滑套(13)和设置一个趾端滑套(12),所述尾管悬挂器(11)的上方设置有密封插头(17);以及连接在所述尾管串(1)的上端的套管串(2),所述套管串(2)与所述密封插头(17)通过插接的方式固定相连,并通过正转套管串(2)与密封插头(17)分离,实现丢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送入压裂固完井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趾端滑套(12)的下方连接有球座(14),井口投入憋压球后所述尾管串(1)内憋压从而坐挂所述尾管悬挂器(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送入压裂固完井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全通径固井滑套(13)内设置有不同尺寸的滑套钥匙,井口投入转层器后与滑套钥匙相连并打开所述全通径固井滑套(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管固井后回接压裂固完井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钥匙和所述转层器采用可溶材料,在井下环境一段时间后溶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管固井后回接压裂固完井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座(14)的下方连接有浮箍(15),所述浮箍(15)的下方连接有浮鞋(16)。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管固井后回接压裂固完井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悬挂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姚辉前张冠林王超刘国祥张振峰张国亮苏东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