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净距隧道中岩柱加固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033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净距隧道中岩柱加固装置,包括中空注浆锚杆和夹持加固机构,夹持加固机构包括CRD隧道初衬和PBA隧道初衬,CRD隧道初衬和PBA隧道初衬夹持设置在中岩柱上,CRD隧道初衬的外侧设置有钢片一,PBA隧道初衬的外侧设置有钢片二,钢片一和钢片二通过若干锚索和固定螺纹钢筋连接,锚索贯穿设置在中岩柱上,锚索的一端与固定螺纹钢筋的一端连接,锚索的另一端设置有垫板一,固定螺纹钢筋的另一端设置有垫板二,固定螺纹钢筋通过螺母与钢片二连接,PBA隧道初衬上设置有若干中空注浆锚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一种小净距隧道中岩柱加固装置及施工方法,能够对PBA与CRD工法下的小净距隧道中岩柱进行有效加固,保证其稳定性。保证其稳定性。保证其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净距隧道中岩柱加固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加固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净距隧道中岩柱加固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小净距隧道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中岩柱的稳定性,但中岩柱稳定性差且容易开裂是困扰小净距隧道施工的主要问题,而且隧道大部分采用先后掘进施工,后行隧道开挖爆破总会影响先行隧道的稳定性,甚至会导致围岩塌落,开挖断面不受控制的问题。但目前常见的加固装置主要为对拉锚杆、“普通锚杆+不注浆/注浆”、“预应力锚杆+不注浆/注浆”的形式,具有一定效用,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
[0003]锚杆多为精轧螺纹钢筋材质,不论是对拉锚杆还是“锚杆+注浆”的形式,其轴向刚度及承载力在小净距隧道双洞中间岩柱处并不能起到非常理想的加固作用。中间岩柱需要在侧向提供相当大的夹持作用,以保障其侧向刚度足够大,进而提高其轴向承载能力。另外,上述加固装置施工过程往往比较繁琐,且可能会对PBA工法下已有隧道防水层造成破坏,不能保障中间岩柱及已有隧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净距隧道中岩柱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注浆锚杆和夹持加固机构,夹持加固机构包括CRD隧道初衬和PBA隧道初衬,CRD隧道初衬和PBA隧道初衬夹持设置在中岩柱上,CRD隧道初衬的外侧设置有钢片一,PBA隧道初衬的外侧设置有钢片二,钢片一和钢片二通过若干锚索和固定螺纹钢筋连接,锚索贯穿设置在中岩柱上,锚索的一端与固定螺纹钢筋的一端连接,锚索的另一端设置有垫板一,固定螺纹钢筋的另一端设置有垫板二,固定螺纹钢筋通过螺母与钢片二连接,PBA隧道初衬上设置有若干中空注浆锚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净距隧道中岩柱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锚索的一端通过搭接焊的方式与固定螺纹钢筋的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净距隧道中岩柱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锚索的另一端通过垫板一锚固在钢片一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净距隧道中岩柱加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春福张彩龙刘运运赵丹黎维桢刘雪朝陈飞帆李琪胡明刘源李立云姚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