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液压舵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闭环控制系统,壳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闭环控制系统包括蓄能器,单向阀,溢流阀,角度传感器,平衡阀组,伺服电机和微量泵,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蓄能器,单向阀,溢流阀,角度传感器和平衡阀组,所述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相邻设置,壳体内设有与闭环控制系统连接的齿轮齿条组件,齿轮齿条组件两端设置在第二板体上,所述壳体上设有伺服电机和微量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体化液压舵机采用一体化设计,集成度高、控制精度高、能耗低、设备体积小、承载能力强、可靠性高;系统控制方式为泵直接控制,减少了阀件数量,降低了液压能耗。降低了液压能耗。降低了液压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液压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舵机装备
,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液压舵机。
技术介绍
[0002]舵机系统是船舶等姿态控制系统的最终执行机构,将控制指令信息转换为机械运动,是实现精确三维轨迹定向的保证,确保船舶按指定运动状态航行。舵机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船舶航行器的最终性能。
[0003]传统液压式舵机系统结构简单,但往往受到交变应力影响,长期使用存在泄露风险,同时液压式舵机系统往往需要一系列附属设备,例如各种阀门、输油管路等,总体质量和体积较为庞大。随着航空航天技术以及船舶技术的发展,对各种先进的制导、导航技术的研究,对舵机系统的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促使舵机系统朝着体积质量不断减小,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控制性能不断提高等方向发展。现有技术的液压舵机已无法满足小型化、轻量化、高扭矩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满足船舶的一体化和小型化要求,集成度高、控制精度大幅度提高的一体化液压舵机。
[00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体化液压舵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闭环控制系统,壳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闭环控制系统包括蓄能器,单向阀,溢流阀,角度传感器,平衡阀组,伺服电机和微量泵,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蓄能器,单向阀,溢流阀,角度传感器和平衡阀组,所述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相邻设置,壳体内设有与闭环控制系统连接的齿轮齿条组件,齿轮齿条组件两端设置在第二板体上,所述壳体上设有伺服电机和微量泵。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伺服电机与微量泵连接形成电机泵组,电机泵组与齿轮齿条组件连接。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溢流阀与蓄能器连接。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平衡阀组与电机泵组连接。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齿轮齿条组件与舵机轴连接。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齿轮齿条组件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平行设置,齿轮设置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齿轮与舵机轴连接。
[0011]作为优选方案,第一齿条设有第一齿部,第二齿条设有第二齿部,齿轮分别与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啮合。
[0012]作为优选方案,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两端分别设有端盖,端盖与第二板体连接。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板体位于壳体背面,第二板体位于第一板体两侧。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角度传感器与齿轮齿条组件对应设置。
[001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液压舵机采用一体化设计,集成度高、控制精度高、能耗低、设备体积小、承载能力强、可靠性高;系统控制方式为泵直接控制,减少了阀
件数量,降低了液压能耗。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体化液压舵机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体化液压舵机的另一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闭环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齿轮齿条组件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壳体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0022]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体化液压舵机,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闭环控制系统2,壳体1包括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闭环控制系统2包括蓄能器21,单向阀22,溢流阀23,角度传感器24,平衡阀组25,伺服电机26和微量泵27,所述第一板体11上设有蓄能器21,单向阀22,溢流阀23,角度传感器24和平衡阀组25,所述第二板体12与第一板体11相邻设置,壳体1内设有与闭环控制系统2连接的齿轮齿条组件3,齿轮齿条组件3两端设置在第二板体12上,所述壳体1上设有伺服电机26和微量泵27。上述技术方案中,一体化液压舵机整体安装在船壳体10上,通过舵机轴5与舵轴4连接,实现舵的转动。伺服电机26通过联轴器与微量泵27连接后通过法兰连接固定在舵机壳体1上,本实施例的微量泵27为双向微量泵。蓄能器21、单向阀22、溢流阀23、平衡阀组25通过螺纹固定于舵机壳体1上;角度传感器24固定于舵机壳体1上。运行过程中通过角度传感器24反馈舵机运行状态,设置闭环控制系统,通过角度传感器24及伺服电机26相互配合完成舵机的速度、精度及角度调节。系统运行过程中,蓄能器21主要作为储油装置使用,单向阀22主要用来控制油液循环方向。本实施例的一体化液压舵机集成度高、控制精度高、能耗低、设备体积小;系统控制方式为泵直接控制,减少了阀件数量,降低了液压能耗;采用闭式回路,降低储油装置(蓄能器)体积。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伺服电机26与微量泵27连接形成电机泵组,电机泵组与齿轮齿条组件3连接,采用伺服控制及高转速微量泵,转速范围达到500
‑
8000r/min,控制精度高。所述溢流阀23与蓄能器21连接。所述平衡阀组25与电机泵组连接,闭环控制系统2中还包括快换接头28,压力传感器29和测压接头30,。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齿条组件3与舵机轴5连接,从而控制舵机轴5。所述齿轮齿条组件3包括第一齿条31,第二齿条32和齿轮33,第一齿条31和第二齿条32平行设置,齿轮33设置在第一齿条31和第二齿条32之间,齿轮33与舵机轴5连接。第一齿条31设有第一齿部311,第二齿条32设有第二齿部321,齿轮33分别与第一齿部311和第二齿部321啮合。第一齿条31和第二齿条32两端分别设有端盖6,端盖6与第二板体12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第二齿条31、32被端盖6限位,使其仅可在舵机壳体1的缸体中做直线运动。双齿条带动舵机轴5正反转,将齿轮齿条液压缸的推力转化成舵机轴5的输出扭矩。齿轮双齿条液压缸方式实现舵的转动,能够输出更大的扭矩、平稳的角速度和角位移。所述第一板体11位于壳体1背面,第二板体12位于第一板体两侧,所述角度传感器24与齿轮齿条组件3对应设置。
[0025]本实施例中,电机泵组由伺服电机及双向微量泵组成,电机泵组安装在舵机壳体1上。在舵机首次工作之前,通过外接油口连接外部油源,启动电机泵组,通过快换接头向系统内部注油,由压力传感器检测系统压力达到设定值、确保系统充满油液后,调节溢流阀及平衡阀至设定值,关闭电机泵组。
[0026]压力调节完毕后,去掉外接油源,电机泵组作为系统动力输出端,为齿轮齿条组件提供压力油。齿轮33与舵机轴5轴连成一体,壳体1相当于缸体,齿条相当于活塞杆,通过液压油推动第一、第二齿条两侧的活塞7,活塞7推动齿条做直线运动,齿条带动齿轮33做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舵轴5旋转,实现舵面的偏转。运行过程中通过角度传感器检测舵轴转动角度,实现舵机运行状态的控制。
[0027]整个舵机系统为闭环控制系统,通过角度传感器及伺服电机相互配合完成舵机的速度、精度及角度调节。系统运行过程中,蓄能器主要作为储油装置使用,单向阀主要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液压舵机,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闭环控制系统,壳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闭环控制系统包括蓄能器,单向阀,溢流阀,角度传感器,平衡阀组,伺服电机和微量泵,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蓄能器,单向阀,溢流阀,角度传感器和平衡阀组,所述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相邻设置,壳体内设有与闭环控制系统连接的齿轮齿条组件,齿轮齿条组件两端设置在第二板体上,所述壳体上设有伺服电机和微量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液压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与微量泵连接形成电机泵组,电机泵组与齿轮齿条组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液压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与蓄能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液压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阀组与电机泵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欣,陈洋,马军国,李杰,赵莽强,唐爽,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重工重庆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