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生物质碳膜架的固定床生物膜-污泥复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995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生物质碳膜架的固定床生物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生物质碳膜架的固定床生物膜

污泥复合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应用生物质碳膜架的固定床生物膜

污泥复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在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会在生化池中的好氧池内填充悬浮填料,并且好氧池内也会存在活性污泥,悬浮填料和活性污泥协同作用,构成好氧池内的泥膜共生系统,但生化池中的厌氧池和缺氧池中仅存在活性污泥,会导致污水中的总磷的去除效果不明显,而且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从而导致填料堆积和出水口堵塞,造成水力条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生物质碳膜架的固定床生物膜

污泥复合系统,能够为污水提供碳源,提高污水的总磷、总氮的去除能力,并且降低处理成本。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生物质碳膜架的固定床生物膜

污泥复合系统,包括厌氧池和缺氧池,所述厌氧池与所述缺氧池连通,所述厌氧池的进水口与污水厂的沉砂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缺氧池的出水口与所述污水厂的好氧池的进水口连通;
[0005]所述厌氧池内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铺设有第一生物质碳膜架,所述厌氧池内还设有第一活性污泥,当污水进入所述厌氧池后,流经所述第一生物质碳膜架,并在所述第一生物质碳膜架上形成第一生物膜;所述第一活性污泥和所述第一生物膜协同构成第一泥膜共生处理系统;
[0006]所述缺氧池内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铺设有第二生物质碳膜架,所述缺氧池内还设有第二活性污泥,当污水进入所述缺氧池后,流经所述第二生物质碳膜架,并在所述第二生物质碳膜架上形成第二生物膜;所述第二活性污泥和所述第二生物膜协同构成第二泥膜共生处理系统。
[0007]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厌氧池内设有第一水力混合装置,和/或,所述缺氧池内设有第二水力混合装置。
[0008]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水力混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潜水搅拌器,当所述第一水力混合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潜水搅拌器时,所述两个第一潜水搅拌器设在厌氧池的对角处。
[0009]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水力混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潜水搅拌器,当所述第二水力混合装置包括两个第二潜水搅拌器时,所述两个第二潜水搅拌器设在缺氧池的对角处。
[0010]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厌氧池内还设有第一反冲洗装置,所述第一反冲洗装置设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当所述第一反冲洗装置开启时,能够使得老化的所述第
一生物膜从所述第一生物质碳膜架上脱离;
[0011]和/或,所述缺氧池内设有第二反冲洗装置;所述第二反冲洗装置设在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当所述第二反冲洗装置开启时,能够使得老化的所述第二生物膜从所述第二生物质碳膜架上脱离。
[0012]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冲洗装置采用气洗和/或水洗;当所述第一反冲洗装置采用气洗和水洗时,所述气洗和水洗的流向相同。
[0013]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反冲洗装置采用气洗和/或水洗;当所述第二反冲洗装置采用气洗和水洗时,所述气洗和水洗的流向相同。
[0014]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为不锈钢支架。
[0015]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生物质碳膜架由至少一个生物质碳膜块拼接而成,和/或,所述第二生物质碳膜架由至少一个生物质碳膜块拼接而成。
[0016]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生物质碳膜块均包括一块长方体型的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的前后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端面凸块和端面凹槽,且所述端面凸块与所述端面凹槽的尺寸相对应,所述主体结构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分别等距地设置有若干个侧面凸块,位于同侧的相邻两个所述侧面凸块之间则形成侧面凹槽,且所述侧面凸块与所述侧面凹槽的尺寸相对应,所述主体结构的上下两个平面上开设有若干个贯通的大圆孔和小圆孔。
[0017]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生物质碳膜架的固定床生物膜

污泥复合系统,与以往仅在厌氧池和缺氧池内设有活性污泥相比,设置自带碳源的生物质碳膜架,能够兼具无机类载体的机械强度高、化学性质相对稳定、比表面积大和有机类载体富含有机质的特点,并且形成的生物膜上的生物固体停留时间较长,利于世代时间长、比增值速率小的微生物生长,如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有助于提高污水厂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脱氮除磷能力,解决市政污水碳源不足、水量不稳定、氮磷去除能力不足的痛点问题。
[001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21]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应用生物质碳膜架的固定床生物膜

污泥复合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应用生物质碳膜架的固定床生物膜

污泥复合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生物质碳膜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的附图标记:1

厌氧池,11

第一支架,12

第一生物质碳膜架,13

第一水力混合装置,14

第一反冲洗装置,2

缺氧池,21

第二支架,22

第二生物质碳膜架,23

第二水力混合装置,24

第二反冲洗装置,3

好氧池,4

生物质碳膜块,401

主体结构,402

断面凸块,403

端面凹槽,404

侧面凸块,405

侧面凹槽,406

大圆孔,407

小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生物质碳膜架的固定床生物膜

污泥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池(1)和缺氧池(2),所述厌氧池(1)与所述缺氧池(2)连通,所述厌氧池(1)的进水口与污水厂的沉砂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缺氧池(2)的出水口与所述污水厂的好氧池(3)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厌氧池(1)内设有第一支架(11),所述第一支架(11)上铺设有第一生物质碳膜架(12),所述厌氧池(1)内还设有第一活性污泥,当污水进入所述厌氧池(1)后,流经所述第一生物质碳膜架(12),并在所述第一生物质碳膜架(12)上形成第一生物膜;所述第一活性污泥和所述第一生物膜协同构成第一泥膜共生处理系统;所述缺氧池(2)内设有第二支架(21),所述第二支架(21)上铺设有第二生物质碳膜架(22),所述缺氧池(2)内还设有第二活性污泥,当污水进入所述缺氧池(2)后,流经所述第二生物质碳膜架(22),并在所述第二生物质碳膜架(22)上形成第二生物膜;所述第二活性污泥和所述第二生物膜协同构成第二泥膜共生处理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生物质碳膜架的固定床生物膜

污泥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1)内设有第一水力混合装置(13),和/或,所述缺氧池(2)内设有第二水力混合装置(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生物质碳膜架的固定床生物膜

污泥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力混合装置(1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潜水搅拌器,当所述第一水力混合装置(13)包括两个第一潜水搅拌器时,所述两个第一潜水搅拌器设在厌氧池(1)的对角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生物质碳膜架的固定床生物膜

污泥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力混合装置(2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潜水搅拌器,当所述第二水力混合装置(23)包括两个第二潜水搅拌器时,所述两个第二潜水搅拌器设在缺氧池(2)的对角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生物质碳膜架的固定床生物膜

污泥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1)内还设有第一反冲洗装置(14),所述第一反冲洗装置(14)设在所述第一支架(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红莺滕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智泉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