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氨燃烧器和煤粉掺氨燃烧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等离子体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氨燃烧器和煤粉掺氨燃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经济低碳化的发展,全球主要大国都在制定相应的碳减排目标及规划。我国制定了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利用零碳燃料代替传统的化石燃料是行之有效的碳减排方式之一。
[0003]煤粉燃烧技术在国内外长期广泛应用,对其燃烧特性和氮氧化物排放都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技术相对成熟,但在双碳目标的影响下,就需要考虑煤粉燃烧的碳排放问题。
[0004]氢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储能、转换以及智慧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有很大的潜力。然而,氢能发展的瓶颈之一在于储运,因此有高压、液化、物理吸收吸附、化学结合等多种储运氢的方式。其中,氨作为氢的化学载体,在储运氢、供给氢和代替氢应用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例如,等体积条件下液氨的储氢量比液氢高出50%,氨液化比氢容易很多,在一定条件下氨可以直接燃烧,理想燃烧产物是水和氮气。氨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粉掺氨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氨燃烧器、氨燃料源、氨气/煤粉燃烧器和电厂锅炉;氨燃料源依次连接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氨燃烧器、氨气/煤粉燃烧器和电厂锅炉;所述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氨燃烧器包括高频高压电源和介质阻挡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介质阻挡等离子体发生器上设置有氨气入口以及裂解产物出口;所述介质阻挡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由内向外同轴套设的棒状高压电极(2)、圆筒状绝缘介质管(3)、地电极(4)和发生器壳体(5),圆筒状绝缘介质管(3)的外壁贴敷有地电极(4);棒状高压电极(2)位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的中心轴线上,棒状高压电极(2)与高频高压电源(6)连接;所述介质阻挡等离子体发生器选择圆柱状同轴结构;所述发生器壳体(5)顶部设置顶盖,顶盖上设置有等离子体发生器入口和中心口,棒状高压电极(2)从所述中心口伸入到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内部;发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燕,孙王平,程宇,林启富,崖华青,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